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你好,杜若 > 第3章 第 3 章我受不了你

第3章 第 3 章我受不了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杜若没有搭理李飞,愤恨着李飞刚才说自己是丑八怪,心里暗戳戳地痛骂着后座的陈凯,诅咒他放学后不能回家,被李老师留下受罚。下午放学时,陈凯如愿以偿被留了下了,杜若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到了李老师念出“杜若”的名字。

原来自己也要留下来?!这可是杜若第一次被罚留校。因为杜若的数学作业大于小于号全部出错了。看着满是大红×子的作业,杜若用橡皮狠狠地擦着,重新写作业,杜若心不在焉,反正两个符号,非此即彼,只要把错题的符号变一个方向不就得了吗?杜若想赶快回家,逃离这个让她羞愧万分的地方。

李老师坐在讲台上,深思凝重,脸色越发暗沉,教室里的低气压让杜若大气不敢出。李老师看着一多半留下来的孩子们,尤其是看到班上最听话、最聪明的杜若居然也要留下来改作业,杜若头都不抬地趴桌子上写着,李老师内心暗涌的挫败感让她更似夜叉般得凶。当杜若小心翼翼地把改好的作业放到李老师面前时,

李老师抬眼看了一下,声嘶力竭吼着:“全是错的!!你是猪脑子吗?怎么就学不会呢?”杜若这时候彻底懵圈:“答案不是大于号就是小于号,两个答案总有一个对的嘛!怎么两个答案都不对呢?”杜若彻底整不会了。

好不容易走出了校园,杜若在回家的路上检讨着、琢磨着,嘀嘀咕咕嘟哝着:

“都是那个爱字惹的祸!”很后悔!要是时间能倒流,杜若绝对不会把自己搞得这样难堪的。

迎面兜头就碰上了出门找杜若的妈妈,原来妈妈下早班,回家没看到日复一日都趴在饭桌上写作业的杜若,等了半个小时还没见杜若的身影,出门来找了。

杜若第一次撒谎说班里有活动,放学晚了。今天真是有生以来最倒霉的一天,比幼儿园那天的梦魇般的经历还可怕。杜若知道如果和妈妈实话实说,那就不仅仅只是心里难受了,心里的伤又看不到,身体上的伤都能看到,带着面上的伤第二天上学,会更加难堪。

杜若木讷,呆头呆头,什么委屈、难过和各种不开心,来得快,去得也快,

睡醒一觉后,早起又没事人一样背书包上学去了。

后来杜若从妈妈的闲话里得知,李老师二十八岁了,还没有结婚,相亲总不能如意,所以心情时好时坏,没个准普。李老师没有家庭的拖累,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祖国花朵的大任中,对于作业完不成的孩子们,深恶痛绝,严加管教,没完成作业的孩子会被赶到教室外,以操场的台子当桌子,站着写完作业,才能回到教室里。冬至那天,杜若从教室里看着班里的谢小茜站在水泥舞台前,缩着手写作业的样子,心里发疼,眼睛潮湿,发誓自己不要经历这样的羞辱和折磨。

杜若从不敢不完成作业,有一次和小伙伴玩耍时,不小心从操场的台子上跌落,右胳膊脱臼了,杜若忍着疼,坚持写完了作业,晚上快睡觉时才告诉爸爸胳

膊疼。爸爸骑车带着杜若去医院,才发现胳膊脱臼了,大半晚上值班医生匆忙打了夹板,叮嘱第二天白天要在骨科复查,第二天爸爸问杜若胳膊怎么样了,杜若说不感觉疼了,背着书包就去学校了。这一周,杜若不完成作业也不会被罚了,杜若很开心,心里涌出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一周后,去医院骨科拆夹板时,杜

若被告知,骨头没复位,胳膊将来会有一点点歪。杜若不在意,反正胳膊可以和以前一样让杜若灵活地使用,歪一点就歪呗,自己看不见,那么别人也就看不见。

能正常使用就行,好看不好看没关系。

妈妈却很生气,嘴里反复抱怨着爸爸,然后从纺织厂里寻到一位祖传的会正骨按摩的阿姨,爸爸和妈妈一大早带着杜若去做康复。到了正骨阿姨家里后,阿姨问:“吃过早饭了吗?” 妈妈说:“孩子从小都没有吃早饭的习惯,杜若,你不饿吧?” 杜若沉默着不说话,点点头。

“空肚子不能按摩,孩子身体承受不住。” 杜若被爸爸妈妈带到街上的一家清真饭馆,坐下来,买了一碗鸡蛋汤,一根油条,鸡蛋汤上飘着油花花,杜若尝了一口,从来都没有过的滋味在舌尖荡漾,汤里不知道放了什么调料,油油的,不腻,也不是味精的素味,真是言语形容不出来的滋味,太好喝了!看着杜若没吃过东西一样、狼吞虎咽的馋样子,妈妈感

觉有点丢人,厌弃地剜一眼:

“你就差吃人心了,没出息的死馋样儿!” 爸爸说:“让孩子吃呗,娃都馋别人家的饭。” 杜若装作没听见妈妈的话,飞卷残云般就把面前的早饭一扫光。杜若抬头,被热汤暖暖照顾的肚子,被美食细润过的舌头,还有爸爸的笑、妈妈的嫌弃,心里泛起涟漪:这就是幸福孩子的感觉吗?

看着杜若红红的眼圈,妈妈问:“你这孩子,怎么了?哭什么?”

“没事,就是胳膊疼了!”杜若捂着胳膊说。

后来有一次放学,刚出校门,按摩阿姨正好到学校找人,看见了杜若,问:

“小朋友,你的胳膊怎么样了?怎么不见你来找阿姨按摩了?”杜若低头不语,穿着布鞋的脚不停地蹭着地面。阿姨带着杜若在校园的花坛边坐下,边按摩边和杜若聊天。阳光照在杜若光光的右胳膊上,阿姨轻柔地一下一下的按着、推着,杜若暗自许诺着:“长大了做个医生,就和阿姨一样的医生。” 阿姨和身边她的朋友笑语盈盈地唠嗑:“我不是医生,按摩是祖传的,我是业余的!哈哈!”

很快又迎来了新学期,杜若八岁,二年级了。认真负责的李老师一如既往地对五班的孩子们严格要求,加大作业量,可是成绩还是排在五个班的末尾,据说一班二班是好学生,厂子里头头脑脑的孩子都在前面的三个班,一班的张老师和二班的任老师和蔼可亲,三班刘老师和杜若的妈妈同名,有一年作为优秀班主任

上台发过言。

杜若突然想起来新生报名时的陈默金了,那个不太开心的男孩子,他爸爸的病是否好了?开学第一天,杜若一边想起了陈默金,一边心有戚戚地走进李老师的办公室,因为上课时,杜若交头接耳和后座同学聊天,被李老师叫起来罚站听

完了一节课,然后被告知放学后,到办公室走一趟。

李老师不在,二班班主任老师坐在办公桌的椅子里,一个瘦小的男孩子趴在老师肩头小声抽泣着,任老师也默默地流眼泪......杜若一时不知道该离开还是留下?

正在她不知所措、紧张慌乱的时候,男孩子抬起了头,任老师说:“难过你就

哭出来吧!没关系的!改名字也没有什么,新名字很好听。” 男孩子说:“谢谢任老师,我要回家了!” 任老师说:“再见!默金!” 男孩子抬头的一瞬间,杜若认出了他。

这时候脸色铁黑的李老师进了办公室,眼睛从男孩、任老师身上扫过,停在

了杜若身上,没有任何批评就让杜若离开了。杜若来不及收拾自己的心情,快速

走出办公室,前面三个男孩子慢慢地挪着步子,出校门后,右拐,正好和杜若一

个方向回家。

好奇心驱使着杜若加快了脚步,跟了上去。

穿军装绿衣服的男孩说:“陈默金,陆默金。两个名字我还是喜欢陈默金。陆

默金不如陈默金好听!” 穿藏蓝衣服的男孩说:“改姓也没啥,关键是你的新爸爸喜欢你吗?对你好

吗?”陆默金沉默着,只低头走路。

军装绿衣服的男孩接着说:“陈默金学习这么好,又懂事听话,我爸爸总夸陈

默金,希望陈默金是他的儿子。全班同学的爸爸都希望有陈默金这样的儿子。他

的新爸爸怎么敢不喜欢他?” 穿藏蓝衣服的男孩说:“喂,喂,是陆默金,你怎么还叫陈默金?笨蛋!” 陆默金继续沉默着,低头走路。后来杜若知道军装绿衣服的男孩叫邓亮,藏

蓝衣服的叫李乐川,都是二班的,三个人住的很近。邓亮和陆默金更是形影不离

的好朋友,在同一栋楼里住着。

三个男孩左拐,进了毛纺厂的小区,杜若右拐,进了自来水厂的小区。

放下书包,杜若一个人跑到了人民路上。春天了,又到了梨花盛开的季节了。

每逢梨花又满城盛开的时候,杜若最喜欢的就是放学后,坐上公交车,站在司机

师傅边上,从东到西,再从西到东,在花海里穿梭,看着花开满树,欢喜满心。

再大些时候,杜若学会了骑车,那就更自由自在了,从杨柳婆娑的碧绿到梨树灿

烂的香雪中,欢快地骑车。不开心的事情,都如浮云掠影般消散殆尽。

满树繁花落去,迎来累累硕果,街道两边的梨树结满了甜梨子,却没人摘。

偶尔碰到一两个偷偷采摘梨子的人,那他肯定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有一年纺织厂有个“不务正业”在暴雨天里跑楼顶拍闪电的小伙子,拍了部电影,在国外得奖,一夜成名,小城里来了很多的记者,看到大马路上的梨子压弯了枝头,却无人摘取,捎带着写了篇夸赞小城市民高素质的文章《梨花颂》,发表在省报上,一时间每个学校都开始让学生们朗读,杜若只记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八个字,心里期盼记者能在春天梨花盛开时来这里,写一篇真的“梨花颂”。人民路上的梨子无人采摘是事实,但几乎没有没丢过钱包、自行车的市民也是事实,小城的贼真是太多了。

有时候杜若很羡慕那些能松开车把、双手高举着耀武扬威大撒把的小伙子,满树恣意怒放的梨花值得这样被欢迎。街道两边的梨花似通了神,也期盼着一年一次的见面,如期而来,只为与赏花的人们相逢。杜若为此偷偷刻苦练习过,可是想象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刚一撒把,自行车就“咣铛”一声脆响摔到地上,杜

若的膝盖磕得生疼,一瘸一拐回到家,推开门正好碰到妈妈拿着笤帚,妈妈没有注意到膝盖流血的杜若,一眼看到了缺了一个脚蹬子的新自行车,顺手就给了杜若几下子,嘴里唠叨着杜若败家。杜若自知犯了错,一声没敢吭,把饭桌上的盘

子和碗往边上挪了挪,在老妈的碎碎念中开始写作业。

晚上杜若做了一个梦,自己在花下撒开车把撒欢,双臂高举,梨树在微风中

摇晃,白色的花瓣飘落,从杜若的手臂边滑落,嘎嘎地笑声中,爸爸推醒了她:

“再不起床就迟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