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窥风月 > 第23章 第 23 章

第23章 第 2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节虽心悦谢蕴,却到底又他的骄傲与自尊,他的骄傲与自尊决不允许在她已经拒绝的这样明白的情形下,还去祈求她的垂怜。

李节的的身影很快登上马车走远消失不见,雅间只余下周府一家人,周母有些担忧看向谢蕴,问:“弥弥,李大人可是不悦了,我见他未曾用过菜便走了。”

谢蕴看着走远的李府马车,知晓李节日后应当都不会再出现了,微微有些愣神,听闻周母询问,她笑着关上门,道:“李大人身担要职,可能是不敢随意用外面的吃食,无妨,我们的心意他领到了便好,这些菜我们自己吃吧。”

周母将信将疑,她看着满桌子的好菜好不心疼,招呼几人坐下吃这一桌子能抵得上他们一家子吃上两月有余的酒菜。

***

从望江楼回到清水巷,需要穿过两条街巷,在回去的路上,周母与周娴议论着今日酒楼做的这些菜那一道好吃那一道味道不好未曾留意到谢蕴的沉默,唯有跟在谢蕴一旁的钟玄察觉到她异常,以为谢蕴是在为了拒绝李节而惋惜,钟玄忽然问道:“你在你想什么?”

钟玄的语调随意,仿佛不过随口一问,但他眼中的神色却出卖了他的紧张。

未曾察觉钟玄的试探,谢蕴垂眸不语,她浓密纤细的睫毛遮住了她眼中的神色,看不出她心底所想。

见谢蕴仲楞,钟玄脸上的神色变暗,明知她不会想要听,却还是追问:“你是不是后悔拒绝了他?”

钟玄未曾说他是谁,但是显而易见,今日谢蕴只拒绝了李节一人。

虽钟玄不想承认,但李节君子风度,被谢蕴拒绝了他还不忘考虑她的难处,是个可托终身的君子,若非李节要招惹的是谢蕴,钟玄亦不会这般紧张,甚至会称赞一句李节乃真君子,可惜他想要追求的是谢蕴。

思及此,钟玄的目光又落在谢蕴的脸上,想要看出些她心中对李节的态度。

这回谢蕴终于回神,她的目光看向钟玄,微微皱眉不喜,她不喜欢被人揣摩心思,却不可否认钟玄戳破了她心中所想。

谢蕴此时心中动摇了。

李节所言所行,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光明磊落高风亮节,他想要的便会努力争取,即便被拒绝了也不用自己的权势逼人。

以李节的权势地位,他若是真想要逼迫,谢蕴知晓她不一定会有拒绝的余地。

偏偏李节的人品贵重,不屑于用那些下作有失风度与气节的手段,所以谢蕴的心中无端的生出了惋惜。

惋惜恨不相逢未嫁时,若她还是娴姐儿这般年纪,谢蕴想她定然会为了李节这样的男子心动。

若她还是豫州诗书传家的谢氏嫡女,在选择郎君亦是会选择李节这样的男子。

若她还是刚刚从北地难逃,未与父兄离散的谢氏女,得李节这样的男子另眼相待,她兴许也会选择依附他而生。

但她都不是,现在的谢蕴是独自在南地求生数载,以有心算无心嫁给周惩,又亡了夫婿在南郡讨生活的寡妇。

她这样的身份,与李节这样的人注定是不合适的,便是现在凭着李节的一腔情意与他在一起了,这情意能有多久?这情意能否抵过门第之见?能否抵过日后日日相处时不同的理念与脾性的消磨?

不是李节不算如意郎君,只是与如今的她并不合适,若是勉强在一起,日后是说不尽的烦恼与难处,却还不可与外人道。

只,这样的君子,谢蕴心中生出一股想要维护的念头,她神色有些严肃:“李节是君子也是好人,但非我可托付终身之人,日后莫要再提他了。”

平白污了他的名声,为她这样身份的人,不值得。

钟玄看着谢蕴的神色,只觉这会儿的谢蕴冷静理智的不像是二十岁的女娘,又闻她自言自语:“李节那样的人,今日被样不留情面的拒绝,日后不会再纠缠了。”

偏偏是好人、君子方会被人轻易拿捏,这世道真是叫人看不透,听出了她话中的惋惜,钟玄神色暗淡一瞬,复很亏又恢复如常,李节再好又如何,如谢蕴所言,他终究不会再来了。

***

望李府的马车在南郡街上,马车内的李节闭目神色有些痛苦,他的眉毛微微拧起,这样的神色很少出现在蜀中李氏的嫡长子脸上,他素来是进退有据,鲜少在人前显露真实的情绪。

良久李节睁开眼睛,他眼中的神色有些迷茫,下午他本就未打算去衙门里当值,这般早离开望江楼,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被谢蕴这样委婉的拒绝了,李节的心中有些茫然,他甚至陷入自我怀疑,难道是他何处不好,何处比不上谢蕴亡了的夫婿,难道谢蕴喜欢的是能够上战场的将军?所以才会这样拒绝他?

可是他在家中也学骑射,学兵法啊,在蜀中的时候,所有世家子弟中,围猎他都是魁首,是不是谢蕴还不知晓?

李节自小养尊处优,世家大族的嫡长子,他被当做继承人来培养,从小到大被众星捧月恭维奉承,第一次遇到对他不为所动之人,他想不明白为何会被拒绝。

明明李节打算放下,但是闭眼便是谢蕴绝情的模样,他心中不甘,越想要放下越放不下,他甚至生了转头去寻谢蕴问她为何要将他拒之于千里之外的念头,被他生生压了下去。

李节知道,谢蕴定然不会是因为这样肤浅的原因拒绝他。

可却又实在是想不明白她到底为了什么而拒他于千里之外,马车颠簸晃动后又归于沉寂,车夫询问的声音传过来:“公子,我们是去何处?”

已经走到了回李府与去府衙的分叉之口,李节回神,他道:“回府吧。”

车夫得令,将马车赶往李府方向,李节摸到身侧的盒子,刚刚马车颠簸,将盒子的盖子震开了些。

里面装着的是两套笔墨纸砚与一只玉镯,这是李节原本准备的分别之时送给周母、周娴与钟玄的礼物。

他摸了摸怀中,这些连带他怀中的簪子都没能够送出去,露出一抹苦笑,恐是送不出去了。

自望江楼宴请李节之后,南郡有些有心之人关于李节与谢蕴的谈论逐渐消失,却又起了一起新的谈资。

荆州总督褚绍,要迎娶健康谢氏女为妻。

若是这样,那褚绍便彻底与萧氏王庭绑在一起了,旁人可能不知这意味着什么,但依附王谢的家族定然知晓。

褚绍本人有雄才大略,其身后又有蜀军作为依仗和筹码,若是他娶健康谢氏女,那对于谢氏,对于萧氏如虎添翼,对于如今与谢氏针锋相对,胜算七分的会稽王氏将是巨大的打击。

此消息传到荆州各郡的时候,寻常百姓自有奔忙,他们对于荆州的总督是谁尚且不算上心,对这位荆州总督又要娶谁家女,更是毫不关心。

这都是世家大族,权贵们之间的事情,无论娶谁,都不会娶寻常百姓人家的女儿。

周娴将这个消息从书院带回来当个趣事儿说说给谢蕴听,只见原本翻看着医术的谢蕴合上了书,这番动作引起了周娴的注意,她道:“阿嫂,怎么了?”

谢蕴稍作沉吟,果断道:“他是否会娶健康谢氏女还未可知。”

周娴顿时生了好奇,追着谢蕴问:“阿嫂为何这般说,阿娴在书院中听人说,这消息是从健康那一处传来的,就连夫子都在议论,恐怕十有八九是真的。”

因为事关自己兄长舍命相救的上峰,本对闲事毫不关心的周娴,亦是从旁人的谈话中认真听了几句,她听的真切,当不会错。

这时,在一旁整理着书架上的书的钟玄接过话,他语气淡淡:“若我是褚绍,也不会与健康谢氏联姻。”

谢蕴微微垂眸,她虽不喜褚绍为人,但亦是听过褚绍的事迹,若是褚绍是欲借助夫人母家势力为自己筹谋之人,当初他势微之时在蜀中便会设法攀附蜀中的望族。

那时他未曾攀附世家大族,那今时今日,褚绍手中已经有筹码,旁人轻易奈他不何,更不会用自己去攀附本就逐渐势弱的健康谢氏。

况且,褚绍如今的处境,恐怕未必会希望与谢氏扯上瓜葛,他心中有所图谋,定不会甘愿为谢氏驱策。

谢蕴与钟玄这两个局外人看的通透,但,这消息却还是令荆州有些人心中焦急,譬如说荆州依附王氏的世家官员和想要嫁给褚绍的女子。

袁府后宅,秋日池中的荷花已经开过,水中的莲蓬被一阵风吹过摇晃,池中央的亭子被袅袅薄纱覆盖,隐隐约约可见亭中绰约的身影。

燃香点茶,是世家大族一贯追求的风雅之事,亭中姑嫂叙话,袁茯在一旁乖巧的抚琴,仿佛听不见二人的对话。

袁瑛面色不好,她峨眉微蹙,对着貌美夫人语气不快:“阿嫂,你的堂姐可是当真要嫁给褚绍?”

健康流传过来的传言落入了袁瑛的耳朵,她向自己的嫂嫂,也便是健康谢氏女出身的谢元云兴师问罪。

谢元云淡笑摇头,安抚小姑子:“我也许久未曾回健康了,对健康之事并不知晓太多,但是阿瑛放心,我倒是对我那嫡姐有几分了解,便是她如今守寡在家,亦是不会同意嫁给那褚绍的。”

“这倒也是,元朝姐姐我也曾见过一面,相貌才学皆是南梁一等一的,自是眼高于顶,看不上我瞧上的人。”

这般说着,在荆州是天之娇女的袁瑛,为自己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谢元朝,为自己想要嫁的人是谢元朝看不上的人而气恼,心中亦是生出几分对褚绍出身的不满意。

若是他是出身世家大族,便不会让她在其他闺女面前那般抬不起头了。

“阿瑛莫恼,褚绍如今的身份地位,便是我们健康谢家也要以礼相待,我那堂姐不愿嫁给褚绍,不过也是心有所属的缘故罢了。”

谢元云看穿袁瑛心中所想,虽非真心,却顺着袁瑛想听的说。

袁瑛听完,脸上的神色好看的多,却还是骄矜模样:“若非褚绍如今得陛下信任,我袁瑛才不会想要下嫁给他。”

谢元云对着自视甚高的小姑子莞尔一笑,并未反驳点拨,这看不起褚绍出身的态度,不会被褚绍所喜。

这些年袁府与其他世家的小姐在她背后如何议论她的她又不是不知,旁人不真心待她,她又如何要真心报之,便不做言语。

袁瑛心中的郁结散去姑嫂说说笑笑,但荆州总督府中却仍旧不安生,荆州的传言传入总督府,没有袁瑛又消息那样灵通的嫂嫂,只得心中焦虑,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在老妇人面前还需要装作无知的模样。

只敢在下人面前发作,在听闻丫鬟婆子在背后议论,赵璃没了往日的温和,她从假山后面走出来,上前打了为首的丫鬟一巴掌,神色难看呵斥一众吓的跪在一地的丫鬟,怒斥:“谁给你们的胆子在背后妄议是非?”

赵璃阴沉着面色,满头珠翠因为她刚刚大幅度的动作碰撞的叮当作响,面色可怕。

地上的小丫鬟未曾想过背后议论竟然被抓了个正着,当下连声求饶:“赵姑娘息怒,奴才们是无心之失,请赵姑娘宽宏大量饶了我们吧。”

往日,丫鬟们犯了错,赵璃都不会计较,最重的出发也便是罚没半个月月银,那些丫鬟便也以为这回赵璃仍旧不会重罚。

却不料,素来和气的表姑娘今日只是阴沉着一张脸不说话。

这时,还有人火上浇油。

“赵姑娘你何必计较,不过是私下里闲谈而已也不是什么大罪过,若是论到老夫人哪里,也顶多是罚罚奴才们,赵姑娘便大度宽恕了我们吧。”

说话的是平日里有几分机警小聪明哄得褚母喜欢的小丫鬟,这丫鬟相貌出挑身形婀娜,是老夫人从蜀中带过来,原本打算给褚绍做通房丫头的。

这丫头也不是个好惹的性子,此时虽是在求情,却隐隐有威胁之意。

原本赵璃可能要成为这总督府的夫人,她的生死拿捏在赵璃手上,这丫头还忌惮几分恭敬些,此时褚绍要娶健康谢氏女了,赵璃顶多也就是个妾室。

都是妾室,便没了往日的忌惮。

赵璃的面色铁青,袖子中的手紧紧攥住衣袖,在掌心掐出一道血痕,她看着说话的俏丽丫鬟,压抑着怒意一字一句:“我自会给姑母禀明,再向姑母给你们求情的。”

明明仍旧是温和的,却给人一种数九腊月般的寒意。

她说着要给几人求情,却并未叫几人起身,带着自己的小丫鬟离开向老夫人的院子去。

走到褚母的院子里时,赵璃面上的狰狞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眼位点点红意与委屈,伏跪在褚母一句话不肯说,只是哭着。

看着她梨花带雨,褚母心疼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