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英美娱摇滚]金发女郎 > 第68章 Pitchfork乐评二览

第68章 Pitchfork乐评二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Rombel第二张专辑:『Undine Rising Water』

评分:10

简评:

「洛蔓贝尔在第二张专辑中展现了与以往表现出的狂妄全然不同的溺水感,某种类似午夜嚎叫般的沉重,从噩梦惊醒后的急促呼吸与闪闪发光,如同柠檬汁的泪水。」

Genres:Dark Rock,Indie Rock,Piano Rock,Blues,Grunge

乐评全文

作者:莎拉·坎贝尔

一九七零年六月二十七日这一天,洛蔓贝尔毫无征兆的向看起来有些枯燥,无味的音乐界投掷了一枚名为《Undine Rising Water》的原子弹,所触及之处被其威力点燃,在熊熊烈火与议论风暴中心,她却依旧如水中女神般安然无恙。

那些作为摇滚歌手的“叛逆性”虽然在男女恋爱中得到了验证,但若想成为真正令人尊敬且赢得听众心服口服的传奇歌手,洛蔓贝尔显然知道她该如何应对。

刺耳的电吉他节奏,充满诗意的歌词,宛若透过雨雾中发出的呐喊……

这一切无一不将听众瞬间拉入一种充满冲突,矛盾的世界里面感受由这位十六岁的女孩创造出的压抑与无尽的挣扎和情绪洪流。

不难分辨,在这张专辑中的洛蔓贝尔总是表现的过于悲观。

在《He's The One I Hate》这首歌曲的开头,她以“短暂人生像是香烟,将其点燃后塞入嘴唇”这样极端的方式描绘现实。唱着那句讽刺性满满的“truth is disguise”,用带着失真、颤音、延迟和混响的电吉他节奏,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澄清类似“LSD thing”的谣言。

延续上一张专辑的风格,洛蔓贝尔仍然不曾改变自己般在作品里质疑着上帝,爱情,以及其中最占比最高的那个“他”

——“如果他无法令我感到幸福,那么他就是那个会令我感到憎恨的角色。”

如此个性鲜明的表达解放女性对于爱情的索求,洛蔓贝尔正在告诉我们,她才不是那个站在男人身边等待真爱降临的女孩,如同她前段时间在杂志中说出的那句话般,她的一切都由女性“自我”角度出发,又或者是她还太过于年轻,太过于无法了解爱,但那又如何?艺术如“橘子果酱”,正在《Protector》中被她淋到自己的大脑上面,装饰般令其变得栩栩生辉。

排序在专辑中第三首歌的位置,这首曲风略显压抑与沉重的歌曲首次展现了洛蔓贝尔对于情感困境时的低落,带有痛感的折磨,以及她对于“保护者”的渴望,还有那些她想要说服自己停止感到悲伤的尝试。

从副歌部分的那句歌词“上帝从未伸出援手”到达“我的爱缓慢的将我灭杀”,她沉浸在谁的爱中无法自拔?

答案显而易见。

回到专辑的开篇曲《Angie》,回到那由钢琴旋律缓慢展开的乐章,回到当她思念母亲时,写在纸张上的文字,来好好的用三分半钟听听她的想念与崩溃。

显而易见的,在这首歌中的洛蔓贝尔陷入了极大的自我纠结中。

她反复的在歌词中问出类似酒醉后自相矛盾的问题:“你为什么不回来?你为什么不离开?”

在黑暗中,她感到孤独,试图在过去的回忆中寻找安慰,而现实的无情却使她的痛苦更加沉重。在客厅里与她共处的“朋友”究竟是谁?答案不过又是她某一个因为思念母亲而产生的幻影而已。

漂浮的名誉,赞赏,奖项……我们似乎总是忘记在这之下的洛蔓贝尔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十六岁女孩。是的,她太过成功,太过美丽张扬,甚至可以靠着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安稳的度过一生,可这在她眼中却并不是能使自己安于现状的缘由。

在《Undine Rising Water》发行前,如果有人告诉我:“你知道吗?那个在舞台上弹着电吉他的摇滚歌手,会在有一天唱出蓝调旋律”的话,我几乎想象不到自己该怎样说服自己相信如此说辞。可六月二十七号,她就是这样做了。

谁影响了她的写作方式,又是谁教她将一些爵士元素掺进蓝调乐中?well,这儿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原因将她的几乎有些可怕的艺术性成功解释。

人们说着:“她不可能写出这样戳中心事的歌曲”,可在那些被人潮占据的音乐节开场表演之前,嬉皮士们手中的口琴旋律却仍然在吹响《Summertime》的节奏。

以“夏日生活,无比惬意”展开,洛蔓贝尔用如同诗歌般的歌词构造出了一场属于无数人的“橘子梦”,却又在临近副歌部分展露着足以切割开表面平稳的残酷。

而做出这一切,单单只需要两句歌词而已——“Sometimes I Felt Like A Motherless Child,Sometimes,It's Long Way From My Home…”

洛蔓贝尔总是在唱一些无法被捕捉到的路灯下方的影子,蝴蝶翅膀运动的轨迹。在被开的飞快的凯迪拉克中伸出双手,一边唾弃着所谓的“爱”,却又在同时渴望着。当然,她也同样在触碰到时感到惧怕,回避,一遍又一遍的说着:“这是愚蠢的想法。”

存在于她身上的复杂性像是一道无法被解出的公式,在《Burning Ends》里,她延续了开篇曲《Angie》里面意识不强的自我纠结与拉扯。

电吉他旋律下,她正唱着:“我不知何故爱你,又不知何故恨你。”省略掉那些“洛蔓贝尔与母亲”的传闻,我没在她的作品里看到任何的明确的黑或是白,更多的却说模糊不清的,融入血管中的爱恨两难。

歌曲继续进行下去,低沉的心在看到熟悉的身影穿过长廊时被点燃,她问:“你为什么觉着你可以在说爱我之后还放任离去?又为什么会在说在乎我之后走向死亡?”

至此,被洛蔓贝尔表现在歌曲中的含义不再是爱与恨,而是更加偏激的“我为你而活下去”与“因为你,死亡才变得如此甜蜜。”

专辑曲目进行到这里,我们已经没办法继续对着那首有着杰夫·贝克参与的《Smoking Rings》视而不见了。

排在第二名的位置,浓重的雨雾感穿透其中似解脱又似煎熬的尖叫,世界上究竟还有哪位歌手可以在歌词创作这方面超过伟大的洛蔓贝尔小姐?如果你无法理解我的这段话,不如多花些时间看看下面的内容:

do u know

i still have ur letters,full with tears in

if i ever sent it to ur new lover

maybe he will get maddest

well,smoking rings can't save me

i saw the note u left in ur diary

paint me,paint me

在这一首歌中,洛蔓贝尔完美发挥了自己的“小聪明”,选择用令人遐想连篇的单词“Paint”代替了“Pain”的存在,几乎能令所有听者想象出夹在日记里面的笔迹化作夜晚的猛兽,在缠绕女孩的同时,悄悄的在纸张上面勾勒她的模样。

仔细听着曲调之间的内容,是她在一遍遍的问着,想着:“为什么你无法对我做我能为你做出的事情?”

这样多的相同疑问究竟在什么时候才会被解答?

洛蔓贝尔在最后一首歌《The World》中似乎成为了对一切感到已经绝望的失落者,用简短的句子:“Made My Bed”,“Take A Pill”来带出后面的歌词

——“Wandering What's Goin On? I Made You Leaving”

她展现出的,对人生的厌倦感在专辑末尾表现的淋漓尽致,不惜以挖苦自己的方式向自己证明“如今的孤单原因是自我本色”,哪怕叫嚣着想让自己“Get Out From The Past Painful Game ”,可狂欢与毫无目的的调情到最后却留给她了两颗小小的药丸。代表痛苦现实的蓝色,与现实与代表虚假的梦境之地的红色究竟应该怎样抉择?

她是那个无法直视其他人双眼,随时会对炙热的,直白的情感感到惧怕的女孩,是那个哪怕被夺走酒杯,但却会再次找回狂欢之路的女孩。

她坚强,坚强到像是歌词里那般作为此刻的“洛蔓贝尔”安慰着过往的她。但与此同时她又十分脆弱,脆弱的像是毫不费力便能使其四分五裂的薄薄松饼。

她写出有关于自我拯救,写出对母亲的阴影与依赖,更写出了同她年龄般的不羁,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洛蔓贝尔写出的歌词并不关于男人,甚至不关于那大名鼎鼎的,她并不想在公开场合谈论的(前任)男友,来自英国滚石乐队的主场——米克·贾格尔。

Well

Mick,Sorry!

You're not invited…!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