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也想不出,道:“姐姐莫急,我消息灵通,明早我去打探打探。”
“也好。不过,万事小心。”萧然握住日照的手,嘱咐道。
第二日,日照终于冲了进来。
“如何?”萧然问道。
“姐姐别怕,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呢。”日照的脸红彤彤的,以手作扇,扇了扇风。
萧然倒了一杯茶:“凉的,快喝了压压暑气。”
日照喝完后,呼了一口气,道:“我向叶公公身边的小太监打听消息,打听到,皇上拿了几封书信,连夜召来翰林院大学士,让他们对着烛火,辨认是否是武襄王的亲笔书信。”
“这是为何?”
“小太监没识多少字,不知书信有什么问题。”日照缓了口气,“但有几个字,却是一入宫就要学的。其中一个字,就是‘叛’。而书信上,恰好就有这一个字。”
萧然低头沉思一番:“武襄王手握重兵,驻守一方,若是他有谋反之意,对叶梁绝对是一个威胁。怪不得内方格会急得在半夜禀告,皇上的脸色也如此难看。”
日照补充道:“娘娘忘了,武襄王,他不是三皇子的舅舅么。此事若为真,三皇子也逃不了干系。”
萧然敲了敲桌子,沉吟道:“依三皇子谨慎的性子,想必会千方百计的将自己摘脱出去。况且,朝中大部分都是三皇子的人,他的结果如何,还真不好说。”
“总之......”萧然道,“此事既与我们无关,那我们就不要再多有行动,静观其变即可。”
“是。”日照点头。
棠梨宫一切如旧,淑贵妃宫中却已经乱做一团。
日照能打探到的消息,深耕后宫多年的淑贵妃亦能打探到。
甚至,她打探到的还更多。
武襄王虽并无谋反之意,但也好不到哪去。
内方格查到武襄王私通戎敌,将叶梁的重要军事情报、军事部署卖给戎敌,换取高额银两,造成所属驻地百姓、士兵无辜丧命。而且,武襄王还冒领军功,他下令将这些无辜丧命的百姓头颅割下,当做戎敌士兵的头颅,向朝廷邀赏。
这种交易已秘密进行了数十年,原本发现不了的。
但或许是坏事做绝,老天有眼,内方格一位暗卫途径武襄王驻地,亲眼看见其旗下士兵将还在奄奄一息的老妇的头颅一刀割下。
温热的血,溅在了暗卫脚面。
“军爷看不见她还活着吗?!”暗卫质问。
士兵哈哈大笑,眼睛里闪着幽冷的光;“活着与死了有什么区别?在我们眼里,只要有头颅的,就是赏钱!哈哈哈哈。”
暗卫气急,抽出刀。
瞬间,冰冷的剑锋抵在士兵的脖颈处。
“好汉!好汉!饶命!”士兵迭声道,几乎要跪下求饶。
暗卫的刀更递进一寸:“欺软怕硬!你都不配做我叶梁的士兵!说!谁指使你这样做的!”
士兵颤抖道:“是武襄王。咱们老打不过戎敌,武襄王怕朝廷怪罪,就让我们割些头颅当做戎敌的头颅,好向朝廷要点赏钱。”
暗卫听了,更加生气,握着剑的手都在抖。
“好汉!我也是一个小兵,听从上面的安排罢了。我有罪,以后再也不敢了,好汉,求您饶我一命!”士兵连连磕头。
暗卫收回刀,掏出内方格令牌,冷声道:“我姑且饶你一命。你去向武襄王禀告,说,内方格已知晓此事,必会上报皇上,让他好好地等着朝廷的‘封赏’吧!”
“是是是。多谢好汉!”士兵一溜烟地跑了。
暗卫看着老妇尸体,长叹一口气。
天色刚刚擦黑,他走进一片小树林中,打算夜宿此地休息,忽听一阵风声传来。
他拿刀一挡。
“铛!”一声,急速飞来的箭矢偏转方向,箭尖没入树干,箭尾嗡嗡振动。
“谁?”暗卫惊道。
“怪就怪你知道了不该知道的。”
一个黑衣人出现,他挥了挥手,暗卫四周出现了更多黑衣人,他们手拿弓箭,泛着冷光的箭矢齐齐对准暗卫。
“放!”
箭矢疾风骤雨般袭来,暗卫翻身躲避。
“哼,身手果然不错。但也到此为止了!”
随着话语,几道铁链从四面八方袭来。
暗卫一边躲避箭矢,一边还要避免被铁链缠绕,时间一长,体力有些不支。
他大声道:“我乃内方格的人,你们想杀人灭口,也先想想武襄王能不能承担起这个后果!”
黑衣人大笑:“和事情被暴露比起来,杀了你,实在算不上什么后果。”
笑完,黑衣人冷声道:“弓箭手退下,其余人包围他。务必灭口!”
更多的黑衣人涌上前。
这些黑衣人训练有序,极擅长互相配合。即便暗卫武功高强,一时也找不到突破口,只得被动拼命抵抗。
先前的箭矢攻击,加上如今的车轮战,暗卫体力渐渐耗尽,身上血迹斑斑。
喘息加重,暗卫知道自己撑不了太久,咬咬牙,拿出一枚闪光弹,用嘴咬掉盖塞。
闪光弹“嗖”的一声窜上天,在黑暗的夜幕中,绽放出一朵蓝色的火焰。
蓝色,代表着生死攸关。
这是内方格独有的信号。
因为发送信号,暗卫分了心,一时躲闪不及,四肢被铁链紧紧缠住,趁此时机,为首的黑衣人一剑穿胸,让暗卫当场毙命。
“哼!”黑衣人轻蔑的哼了一声,转头吩咐道,“找几个贫民,扮成戎狄的样子,再将他们与这内方格的人一起烧了。”
“是。”另一个黑衣人拱手,继而又犹豫道,“刚才的闪光弹,怕是会引来其他内方格的人。”
为首的黑衣人不在意道:“怕什么,杀他的是戎狄。到时候火一烧,内方格还能查出什么?总不能怪我们来晚了吧。”
黑衣人又拱手:“少将英明!”
少将双手抱胸,亲眼看着那些被装扮成戎狄的百姓被推入火海,与暗卫的尸体一起焚烧,直至百姓的惨叫声、求饶声停止。
他深吸一口气,勾起唇角:“饿了。本将请兄弟们吃烤肉!”
“多谢少将!”
树林恢复了寂静。
黎明破晓,内方格的人终于找到了发射闪光弹的位置。
现场被打扫的很糟糕,甚至根本就没想到要打扫。
虽放一把火消灭了罪证,但这根本瞒不过身经百炼的内方格的眼睛,反而证明了行凶之人有恃无恐。
看出此事重大,前来探查的内方格之人不敢冒险,连忙回程,向统领禀告。
内方格的人最为护短。
组内人若是因任务牺牲倒也罢了,像这种明目张胆的被杀人灭口,内方格定要其血债血偿。
统领李沧月听闻此事后,震怒异常,立即抽调所有内方格人手赶往武襄王驻地,誓要为手下讨回公道。
这一查,不仅查出了暗卫的死因,还查出了武襄王暗中与戎狄勾结,贩卖情报,驻地百姓民不聊生,仅饱了武襄王一家之私。
甚至,内方格还取得了武襄王与戎狄首领交易的亲笔书信。
事关重大。
李沧月留下人暗中看守武襄王,他则携带书信,一路披星赶月前往皇宫,向叶梁帝禀告。
果然,叶梁帝得知此事,立刻召集大学士比对书信笔迹,一旦确认为武襄王所写,恐怕立即就要将武襄王一干人等押至京城处斩。
*
自打探到消息后,淑贵妃就在宫中焦急万分,却又不敢找皇上求情。毕竟皇上还未对武襄王做出处罚,她贸然求情,岂不是坐实了武襄王的罪责。
但淑贵妃知道,处罚是迟早的事。自己弟弟一向视人命于草芥,绝对是能做出此等丧尽天良之事的人。
她实在没了主意,只能暗中派亲信去找三皇子,问他有何对策。
亲信满头大汗的回来了。
“皇儿怎么说?”淑贵妃焦急道。
亲信犹豫了一下,偷偷看了她一眼,结结巴巴道:“奴婢......奴婢没见到三皇子。三皇子府的门卫说三皇子身体抱恙,不见人。”
“那你有没有说是我安排你去的?!”淑贵妃厉声喝道。
“说......说了。”亲信慌张道,“那门卫一听,立刻将奴婢轰了出去,把门关上了。后来,奴婢再怎么喊门,都不开了。奴婢没法,就回来了。”
闻言,淑贵妃重重地坐回椅子上,面色白如纸张。
“娘娘?”大宫女平梧赶忙替她抚胸口,急道,“娘娘别慌,总会有办法的。”
缓了好久,淑贵妃方才吐出一口气,脸上渐渐有了血色。她咬着牙,恨恨道:“我的好皇儿这是在明哲保身,怕卷入这漩涡中呢。”
殿内人皆沉默,不敢接话。
一边是儿子,一边是亲弟弟,淑贵妃做不到明哲保身,却也想不出法子解救,只得祈祷老天,事情能有转圜的余地。
但,很快,她失望了。
早上比对完笔迹,确认是武襄王亲笔所写,叶梁帝立即下旨,将武襄王一干人等,以最快的速度押往京城,并安排刑部、大理寺对武襄王的罪行进行联合会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