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叶满池塘夏至时 > 第3章 送幸福

第3章 送幸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八点零一分,高涵终于进了教室。

三十多岁,很有气势,这是池舒对她的第一印象。

她站在讲台上,面带笑容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未来两年也将担任大家的英语老师。我叫高涵,你们也可以叫我涵姐,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有问题都可以积极跟我沟通。”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几个她之前教过的学生带头鼓掌。

高涵笑着喊停,按名册点了人数,就开始交代一些事项:“今天是我们十班组建的第一天,我们先开一个小班会。首先,我来讲一下座位安排……”

不少人倒吸一口气。

开始了又开始了,他们之前都是高涵班级的学生,对她的性格了如指掌。

这是一个非常负责非常细致的老师,可以把几句简单的嘱咐扩写出一篇八百字的文章,别的班级二十分钟能结束的班会她可以拖到五十分钟,一个简单的知识点她能拓展出至少三个课外故事。

一开始,这几个人还略带同情的观察其他人的表情,但很快他们自己也幸灾乐祸不起来了。

因为从座位安排,到班委选举,再到住校走读要求,高涵都极其细致地讲到了每一个点,包括学生卡丢失要如何办理,同学之间产生分歧该怎样解决,比校领导开会讲话还要漫长。

直到下课前十来分钟,她舔了舔发干的嘴唇,终于意识到自己说多了。

但是沉稳大气的风范不能丢,高涵平静地走下讲台,让大家按学号做自我介绍,彼此之间熟悉一下。

按照点名册上的顺序。

第一个,就是叶幸。

在满场的“噼里啪啦”声中,池舒鼓掌鼓得格外卖力,给足了新同桌面子。

叶幸走上台,站在高处,表情淡然不可侵犯。

高涵温和含笑地看着他,班里同学期待地注视他,而他开口,好像没有一丝感情:“我叫叶幸,希望和大家在未来的两年里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几秒钟之后,全班陷入了一丝诡异的寂静。

这就……结束了吗?

还真是够简短的。

这个新同学,惜字如金呐。

气氛有点尴尬,高涵忍不住问道:“没了吗?”

叶幸点点头:“嗯,说完了。”

“好,你先回座位吧。”

高涵对叶幸早有耳闻,她对学生很包容,挥了挥手让他下去,喊道:“下一个,齐浩然。”

“大家好,我叫齐浩然,我喜欢做数学题和搜集资料,如果你们有好的数理化卷子可以拿过来,我们一起分享……”

“各位同学好,老师好,我叫于半夏,我喜欢唱歌跳舞……”

“大家好,我叫李鹤如,我喜欢看书,听音乐……”

“赵晨阳……”

“刘月月……”

“下一个同学,池舒,大家欢迎一下。”

窗户大开,微风阵阵,池舒却并未觉得凉爽。

一道道目光像胶水似的粘在她的身上,从上到下,细细观摩。

池舒莫名有些忐忑,高涵笑眯眯地看着她,轻声道:“别紧张。”

“嗯。”

池舒站上讲台,露出标志性的笑容,落落大方。

“我叫池舒,喜欢绘画和音乐,希望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一起奋斗,争取考入理想的大学。”

很简单的介绍,却让所有人都移不开眼。

讲台上的少女穿着白色短袖,黑蓝长裤,过肩长发低低扎起来,以丝带束好垂于胸前,额头上覆着一层薄薄的刘海,一双眼睛水晶似的澄澈清亮。

淡淡阳光落在她脸上,显得格外清泠柔和,像是在诉说一段美好却萧然的往事。

整个人像极了插在水晶瓶里的白色玫瑰花,明明未做过多的装饰,却有着天生的好颜色。

教室里直接炸开锅。

追求美是人的本能。

由于地域时代的不同,各个阶段的人对美的看法可能略有差异,但对于真正的美人,任何规则都似乎成了不合时宜的枷锁。

池舒上台的一瞬间,阳光倾泻而下,遍布她全身的那一刻,教室里的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冰肌玉骨”这个词。

这是真正的美人。

每个学校都有校花校草,一中也不例外。

但林海一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他们每年评选校花校草,首先要看成绩,其次才是颜值,最后一项是才艺。

据说这是身为重点学校学生的自觉。

而去年的校花评选,不知道是谁把池舒也给投了上去。

虽然最后她还是落选了,但是在才艺未知、成绩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仅凭半张侧颜照,她的名字硬生生冲上了投票榜第二,并且票数直逼第一。

这让很多人都对她的长相产生了兴趣。

尤其第一名还是高一实验班的韩鸢,明艳大气、名列前茅。

这些见过韩鸢的实验班学生就更好奇了。

这个叫池舒的女同学,正脸究竟是什么样?

可惜池舒从不住校,上下学都有人接送,他们学习又忙,很多人至今没能见过她的正脸。

这下大家才明白什么叫百闻不如一见。

“好了好了,”高涵拍了拍手,终于维持好秩序,“大家不要吵,下一个同学,苏宁。”

又对池舒说:“你先下去吧。”

池舒赶紧下了台。

她并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从小到大,她见的太多了。

她只是不想被人围观。

她愿意怀着善意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不仅仅是养成的习惯,更是骨子里扎根长出来的脾性,轻易不会改变。

四十个人,一人几句话的自我介绍,很快结束。

高涵走上台,点了一个同学的名字:“赵晨阳,这几天你暂代一下班长,等第二节大课间找几个人到办公室搬书。”

赵晨阳笑着回:“放心吧,涵姐。”

高一他就在高涵的班,也是当班长,经验丰富,办事能力也很强。

“大家都遵守校规校纪,好好学习,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来找我,好吧?”高涵又关切地补充了这么一句。

众人点头说好,她才满意离开。

大课间二十分钟,而且十班又在一楼,搬几趟书绰绰有余。

因此,赵晨阳喊人的时候,呼啦啦冒出来十来个人往办公室窜。

他一把揪住一个窜得最快的,喊道:“别去那么多,四个人就行。”

说着,点了几个个子高的,包括叶幸。

等他们把书一趟趟搬回来,几个人的脸上都出了汗。

本来以为只有教科书,没想到还有教辅资料,来来回回搬了七八趟,放得讲台都摆不下了。

班里的女生赶紧帮着把书和资料都发下来,整个班里忙得热火朝天,很有一个集体的样子。

上午的课很轻松,各科老师跟同学们彼此熟悉一下,没讲什么重要的知识点,时间很快也就过去了。

池舒几次观察同桌,想看看年级第一的学习方式,发现他上课下课都在看书,别人的脚步声、说话声、打闹声似乎都不能影响到他。

几个课间下来,她跟人说话也控制着音量,连起身落座都是轻轻的。

直到放学的时候,池舒背上书包,转身跟正在收拾东西的同桌打招呼:“叶幸同学,下午见哦。”

声音甜丝丝的,很好听,他想。

叶幸声音有些低沉,虽然还是略显平淡的语气,却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温柔:“下午见。”

池舒笑着跟他挥手。

等叶幸从恍惚中回过神来,人早就已经走远了。

像一阵风,轻易就会从指缝中穿走。

任你用尽全力也抓不住。

池舒走出校门,绕了半圈也没找着自家的车。

一中住走自由,家境好的学生也大有人在,加上今天是新生开学,各种各样的车将校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她又等了两分钟,终于接到了家里司机的电话,跟着他的提示,才找到车的位置。

司机叫赵明,四十多岁,在她家工作了十几年,和张姨一样几乎算是看着她长大的。

池舒平时喊他赵叔。

赵明长得高大,远远的就看见了池舒,先给她打开了车门。

池舒坐进车里,笑着问:“叔,你今天怎么迟到了?”

赵明无奈道:“小舒啊,你们学校门口的车也太多了,就这两条街,我都走了半个小时了。”

池舒眉眼含笑,故意逗他:“那赵叔你以后都得早点来了,不然可找不着我。”

赵明含笑应下。

他的车开得很稳,池舒有时候会在车上看一会儿书,睡一会儿觉,从来不会感到晕眩。

车里有淡淡柠檬薄荷的味道,放着舒缓的音乐。

池舒放下书包,靠在柔软的椅背上,一不小心睡着了。

梦里,她看见了小时候的家,在林海市老城区南边,一片低矮的平房,他们已经不常回去的地方。

夏天,葡萄藤翠绿一片,攀过低低的墙沿,将一株株晶莹丰润的葡萄垂在墙上。

她们家的葡萄是青色的,自己长出来的。

第一年结果,她日盼夜盼等着葡萄成熟,等到青色的葡萄瘦成了干,烂完了壳,才发现人家这是实打实的青葡萄。

跟爷爷奶奶家的紫葡萄同出一脉,却又不是一个品种。

直到第二年,她才尝到了自家葡萄的味道。

清甜,爽口,带点酸,带点凉。

那时候,她还处于心脏手术后的恢复期。

对五六岁的她来说,这是能带来幸福的味道。

梦做到一半,池舒就醒了。

赵明轻声喊她下车,将车开进车库里。他平时专管接送池舒一人,偶尔池爸池妈的司机有事才帮着接送他们,自由性很大。

池舒家住的是新区的别墅,独立住宅,私密性很高。

她走进门,院子里大抵刚刚修剪过,花卉与草坪都很有艺术气息,是她喜欢的风格。

一进客厅,池妈就先迎了过来,热切地嘘寒问暖。

“宝贝啊,上午过得怎么样?同学们还好相处吗?”说着,给她递过来一杯热果汁。

池舒伸手接过,客厅的沙发很柔软,一坐下就能陷进去。

这是她和妈妈一起选的家具,每一次坐在这儿她都有种想把整个人埋进去的念头。

“妈妈,你就放心吧,同学们都很友好,而且,班里的学习氛围很浓郁。”

“那就好那就好,我生怕你受欺负呢。”

池舒乐呵呵说:“老妈,我又不是什么受气包,哪会白受人欺负呀。”

“好好好,你乐意就行。”

池妈坐在女儿身边,摸着她的头发,眼中无限怜爱。

她的女儿是世界上最善良可爱的孩子,两三岁知道把零食给长辈吃,五六岁会打着伞给蚂蚁挡雨。

如果不是她生下来心脏就有问题,也不会连年的做手术,中药西药吃不断,哪怕痊愈了也留下诸多限制。

要是没有那该死的病,她现在不知道有多快乐。

想到这里,池妈眼里不由得逐渐蒙上一层水汽。

池舒躺在她怀里,疑惑老妈怎么不动了。

她仰起脸,瞬间反应过来她这是又要伤春悲秋,急忙开口打破眼前忧伤的气氛:“妈妈,我饿了。”

池妈刚做好准备要追忆过去,心疼宝贝女儿的经历,就听见自己闺女喊饿。

她立马不低沉了,站起来走向厨房,边走边问:“张姨,饭好了没?”

张新红从厨房探出个头,大声喊:“好了好了,太太,小舒,马上可以吃饭了。”

池妈满意地点点头,又上楼把池爸拎下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午饭。

张新红最近新学了几个菜,今天中午特意做了一道金桔牛腩,等着听听池家人的意见。

金黄色的小橘子围在牛腩四周,摆盘都让人很有食欲。

池舒尝了一口,牛腩炖得酥软香浓,带着淡淡的橘子清香,整道菜品清新不腻,让人眼前一亮。

她由衷夸赞道:“张姨,你的厨艺又长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