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rains nine months of the year in Seattle.”①
年少时初次在电影中听到这句台词那会儿,尽管不曾亲身去过大洋彼岸那个陌生的城市,却仍感到有几分共鸣。
冉明茱不喜欢雨水氤氲的气候,可惜只在本科读书时短暂逃离过多雨的环境。
后来即使为了完成项目常常到西北地区出差,终究不可能四季长居。
初到西雅图时,整座城市已然入冬,凌冽寒风伴随着淅沥雨水迎面而来。
湿淋淋的机窗外天幕阴沉,当地时间才刚刚下午四点半,夜色却早已浸染了天际。
冉明茱推着巨大两个行李箱排队入境,随后才又乘坐摆渡车前往机场租车中心。
从机场到华盛顿大学的驾车路程大概半小时,冉明茱沿着导航指引一路向北,顺利找到了之前在国内就已经租好的房子所在。
租房中介比冉明茱稍早十五分钟抵达,是一位慈眉善目的白人老妇人,梅·阿姆斯特朗太太。
阿姆斯特朗太太双眼前架着一副厚重镜片,看得出虽然上了年纪,倒还是精神奕奕。
由于冉明茱租住的是一套自给自足的单人公寓,不需要介绍那些与他人共同使用的厨房以及浴室等公共区域的注意事项。
所以阿姆斯特朗太太只是告知了她房屋使用的基本守则还有楼下洗衣房所在。
接着,又递给她一份社区地图,标注出了附近的超市、银行、地铁站、公交站以及各类餐厅。
临到告别时,才指向房间那扇大落地窗笑道:“Mingzhu, this room is absolutely beautiful. On a clear day, you can see Mount Rainier rising in the distance.”
之后三年,每到天朗气清的季节,无论是透过这扇落地窗,还是匆匆行走在华盛顿大学校园内,冉明茱无数次遇见远处的雷尼尔雪山。
她在临夏东乡族的村落生活时,也曾与雪山遥遥相望。
当地村民称其为太子山,是昆仑山—巴颜喀拉山余脉,瑰丽雄壮不逊色于雷尼尔。
人类并非从初有文明之际便崇拜山岳。
根据段义孚在《恋地情结》中的观点,无论中外,都经历了对山脉从恐惧到憧憬,再到将登山赏景视为游玩之趣的缓慢发展过程。
冉明茱亲近山脉,或许是由于幼时记忆的缘故。她出生在格尔木,她的父母长眠在那里,与昆仑山毗邻而居。
比起三水市连年不断的雨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巅,更像是她心底深处最原初的恋地情结。
冉明茱将家中办公桌移到了那处落地窗附近,看文献看到眼酸头晕的时候,眺望雷尼尔雪山,总会让她感到很放松。
放松的心境确实能令人更为清晰地重新审视内在自我,正视自己的真心。
她比从前更为频繁地想起纪逐渊,也会忍不住尝试从各种渠道了解他的近况。
结束国内巡演后不久,纪逐渊跟随剧团一道返回纽约。
第二年年初,他如愿收获了金剪刀奖最佳男主角,事业更加如日中天。
本以为他会继续在百老汇发光发热,但大约一年后,泉河传媒突然官宣了他们的最新签约艺人名单。
纪逐渊的名字赫然在列。
他刚一签约就作为一番男主进组了国内知名青年导演的冲奖电影,对方想借他的名气打开奥斯卡大门,他当然也不会拒绝利用对方的资源在国内站稳脚跟。
电影上映后反响热烈,凭借导演与纪逐渊互惠互利的合作,确实也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最终虽然未能获奖,但也帮助纪逐渊正式进军国内电影圈,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至于曾经希望借助网络舆论和八卦绯闻打压纪逐渊的那位流量小生余飞白,却早已在几年之内销声匿迹,目前更是查无此人的状态了。
……
冷觅夏参加的是一个小型文学类会议,与冉明茱熟悉的人类学或是民族学不同,因此她并没有去凑热闹。
结束之后,她又专程开车将冷觅夏送到机场。
说到底,冉明茱始终觉得自己亏欠冷觅夏许多。
如果当年没有出现那些事,或许冷觅夏可以一直在她门下学习,直到顺利毕业。
冷觅夏似是察觉到了冉明茱的情绪,准备前往登机口与她告别时,特意强调道:“冉老师,当年你没有错。”
如果换做是她:“我也绝不会想要搭理彭家那些人。”
更何况:“配型不合适,反而说明是老天,是你母亲在天之灵在救你。他们绑架怀医生才是真的无耻。”
冉明茱有些错愕地看向冷觅夏,怔了半晌,不禁低声失笑:“觅夏,谢谢你。”
冷觅夏亦是开怀道:“客气什么。我真的很开心能再次见到冉老师!以后咱们常联系!”
冉明茱原本紧抿的双唇绽开笑意,真诚回应道:“好,常联系。”
与冷觅夏分别后,冉明茱独自下到地下停车场取车。
她今晚还得作为顾问专家去参与一个经典作品改编电影的剧本围读。这会儿必须赶紧从机场往市区赶,否则恐怕会遇上晚高峰拥堵。
这个项目的原著《征途》是由C大毕业的一位校友创作,出版当年作为一匹黑马打败了无数前辈作家,屹立于那一年全国各个渠道的图书销售榜榜首。
改编电影则是由当地政府、文旅部以及C大文学院、历史学院和民族研究中心牵头,即将在整个甘肃省内展开拍摄。
原著中有很多涉及东乡族文化的部分。
因此裴主任专程把这个顾问的任务交给冉明茱,希望她能跟原著作家还有演职人员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裴主任正是当年祁连想要给冉明茱介绍C大工作时提到过的那位,她母亲的老朋友。
这次回国前,冉明茱主动联系了祁连,向她表示自己希望能去C大任教的意愿。
祁连依旧热情:“裴阿姨人很好,你的实力也摆在这儿。我把你的简历发给她,到时候好好准备面试就行。”
华盛顿大学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远超屿大和C大,有过在这里做科研型研究员的背景,哪怕冉明茱想要回北大也不是没有机会。
之所以选择C大,是因为兰州靠近临夏,她能够持续展开对东乡族的研究。
此外,她的成果颇丰,凭借这些筹码,足以作为人才引进的正教授前来任职,还能收获一笔巨额安家费和住房补贴。
这是裴主任看在祁连的面子上,尽心为冉明茱争取来的最高档引进标准。
冉明茱很感谢裴主任,对她交代的任务自然也十分上心。
《征途》这部作品取材自东乡族民间传说,讲述了英雄米拉尕黑与爱人海迪娅的故事。
在新的创作背景中,作家林悟清创造了一个地下王国。
米拉尕黑不再是人人称颂的英雄,而是被地下王国群众们镇压在地心的万物之主,海迪娅则利用他的信任篡权夺位,成为女王。
她既不爱米拉尕黑,也不爱原版故事中强迫她成亲的另一位男性配角。
海迪娅全身心地投入地下王国的建设之中,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便是冲入地面,占领整个地球。
在她实现夙愿,从地面返回地下王国的过程中,遭遇了无数困难。
神谕告诉海迪娅,只要向作为万物之主的米拉尕黑提出祈求,他一定会帮助她。
但海迪娅始终不屈不挠,最终成功返回地下王国,带领她的臣民走向了地面。
作品中加入了更具现代性的意识流创作,同时涉及种族与性别的多重议题,英文版发行后,在国际上也引发了相关讨论。
冉明茱与林悟清其实很熟。
他是C大知名校友,但在硕博阶段就已经保研去了北大。
林悟清博士一年级时,冉明茱读大二,有门选修课正好由他担任助教。
因为冉明茱期末论文中关于东乡族部分的论述非常惊艳,他还专程加了她的联络方式探讨相关问题。
冉明茱那时不知道林悟清是为了写作和修改这本小说,还打趣他这么喜欢研究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怎么不继续留在C大读书。
故人相见分外惊喜。
但冉明茱没想到,除了林悟清之外,还有另外一位故人与她也是久别重逢。
裴主任很是热情地向冉明茱引荐:“这是我们林大作家钦定的男主角。纪逐渊先生。”
话音未落,纪逐渊已然率先摘下墨镜,视线越过裴主任,落在冉明茱身前。
感受到他的目光所致,裴主任又向他隆重介绍了冉明茱:“这位,纪先生或许有所耳闻。”
“是我们中心刚刚从美国人才引进回来的青年学者,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学界,都是研究东乡族文化数一数二的佼佼者。冉明茱,冉教授。”
裴主任毫不吝啬地向旁人夸赞自家后辈,听在旁的学院负责人和顾问耳朵里,都是羡慕得暗暗咬牙,不知道自己这边什么时候也能来一两个高级人才。
一别数年,纪逐渊变化不大。
一如既往的光鲜亮丽,即使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穿着普通纯色T恤和休闲裤没有准备上镜,也始终是众人目光的焦点所在。
冉明茱却有些懊恼。
她回国前去迈阿密度假晒黑不少,又因为染了一头金发没及时打理,这会儿正是一半新长出来的黑色和一半稻草似的暗黄色耷拉在脑袋上。
上半身穿着的宽肩吊带是专门做旧的皱巴巴形制,下半身的阔腿工装裤则显得有几分邋遢。
她尴尬地下意识后退半步,看在纪逐渊眼里,却是写满了抗拒。
他自嘲般扯起唇角,突然觉得自己接下这部戏的理由在此刻显得无比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