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安有点紧张:“你说我是不是放弃这个名额?”
纪晴奇道:“为什么要放弃?”
沈念安抿嘴,不说话。
“你是想和我一起高考?”
沈念安点点头,但是他怕他说出来纪晴会生气。
果然,纪晴气的在他脑袋上狠狠点了好几下:“我说沈念安你是不是傻?这么好的机会你竟然要放弃?!再说了,就算你不出国比赛,你保送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不需要跟我一起经历高三,你先去帮我打前站,不好吗?”
沈念安一想确实,就又高兴起来,掏出本子开始列计划。
国家集训队也在燕京,沈念安没上几天学,过完年后,又回到了燕京进行训练,为国际联赛做准备。
高二进入下学期后,时间走的更快,暑假除了最热的时间放了小半个月假之外,基本上都在上课。
纪家现在是纪文川主内,负责几个孩子吃饭穿衣学习,当然,学习是不用怎么管的,有纪晴珠玉在前,过来城里上学的几个本家孩子,包括纪诗然和纪蕊,成绩都非常不错,不用怎么操心,顾云秀则是和田英带着几个人忙事业去了。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愿望向前走,未来充满了希望。
高三正式拉开帷幕的时候,沈念安飞到国外参加联赛,国际联赛的初赛和决赛时间离的很近,当国家队抱着世界第一的名次回来的时候,高三已经经过一次大型联考了,纪晴的成绩始终保持在第一位。
校方笑得合不拢嘴,心里想着让纪晴冲一冲全省高考状元,又怕纪晴压力过大,发挥失常,从校长到老师都小心翼翼的。
纵然纪晴心理已经算得上成熟了,也还是很紧张。
联赛成绩下来后,沈念安回来陶安,燕京大学,华清大学纷纷发出邀请,连国外的顶尖大学也发来了邀请函,提供全额奖学金,希望沈念安能够去读大学。
纪晴心里挺希望沈念安能够去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希望能够有更好更高的平台呢?
不过这是沈念安的人生选择,她不能替对方做决定。
沈念安也做好了选择和规划,本科四年他会待在华清大学,之后可能会到国外深造,不过最后他肯定还是要回来的,不仅是因为家国情怀,还有更私密的原因,他知道纪晴肯定会留在国内,他希望能够陪在她身边。
虽然没有明说,两人心意早已相通,既然沈念安已经决定,纪晴唯有支持,以及更加努力的学习了。
十二月份,陈子鳌参加校考,成绩非常不错,现在就看文化课成绩了,沈念安义不容辞的开始替陈子鳌上课,同时又引来了更多的学生来听课,老师也没阻止,甚至乐见其成,毕竟沈念安可是世界金牌,这也是陶安一中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校领导又高兴又惆怅,高兴自己任期内竟然有这样惊才绝艳的人物,而且因为两人带动,整个学校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去省里开会都是被点名表扬的。惆怅的是,这样的人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遇到。
时间就在一场一场的考试中默默往前走,不显山露水,不惊天动地,就来到了高中学习的最终点,毕业照结束,无暇顾及离别的伤感,又开始投入到最后的冲刺中。
今年的高考下着小雨,天气不冷不热很舒适,当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学生们欢呼着奔向大门,也宣布了高考正式落下帷幕。
一周后,陶安一中如惯例一般灯火通明,校园广播播报着考试扣分细则,纪晴被拉着坐在会议室里对答案。
六月底可以电话查询分数了,不过纪晴被免去了这个步骤,在公布分数的前一天,喜报就发到了陶安一中,今年的理科状元还是在省城,文科状元落在了陶安一中。
有记者来采访拍照,纪晴一律婉拒了,她并不想把自己过多的曝光出来,这也不过是人生的一个站点而已。
不过,这并不妨碍,纪晴当年以小学联考第一的成绩进入华英中学,又以中考第一的成绩进入一中,现在又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大学的事迹在人们中宣扬。
搁古代,也算得上是连中三元了。
填报志愿的时候,纪晴毫不犹豫的填了燕京大学,毕业后,她将会到地方,尤其是那个特定的地方,她希望,自己能够力挽狂澜一次。
沈念安陪她一起,未来,正在等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