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秀也没有退房子,不仅如此,还把上面一层三间全部租了下来,也就等于把这一栋租的房子全部包圆了,一间房是给大伯娘田英留的,纪文权不想让纪诗然留在花水中学读初中,让纪诗然努力往市里考,华英如果考不上,就上私立。
其实本来是准备考不上就还是回花水的,因为私立如果不是成绩特别突出有奖学金,纪文权是供不起的,但顾云秀力劝说是大嫂可以过来帮忙,到时候分成一年万把块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为纪诗然提供学费。
纪文权一年工资也不到一万,闻言也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还有一间空着,是准备纪文权纪文川两兄弟到市里来住的,免得到时候住不下。
万一要是再忙不过来,纪奶奶可能也会过来帮忙给孩子们煮饭。
在市里呆了一年,这一年就光靠卖炕饼就挣了小一万,顾云秀底气足了,人也自信了,全部租下来就意味着楼下的厨房全部都可以自用了,厨房上的平顶也可以不用跟别人抢地方晒东西。
最重要的是,她不想光卖炕饼,也想开发新产品。
纪晴当然是全力支持,中考结束,不少学生已经开始上预科班,提前学习高中阶段的内容,她没有,也觉得没什么用,要是提前学了,知道了一点半点的,上学后就很容易听不下去,也不容易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而且她也早早决定了要选择文科。
到了高中,在数理化上想要考到非常漂亮的成绩光靠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天赋,纪晴清醒的知道,如果以一百分来算,初中她可以拿到满分,但高中她想要八十分以上,其实很难,或许她能考到一个很不错的学校,但是想要进入全国最顶尖的那几所大学,太难。
顾云秀想开发的新产品是凉皮米线,这种吃食,汤的味道是关键,而她恰恰知道怎么能熬出好汤。
这也是一段际遇,顾云秀和纪文川结婚的时候去镇上买结婚的东西,正好碰到一个异乡人被偷光了钱走投无路连饭都没得吃,两个人商量了一番,匀出好几十块给了对方,也没有要对方还。
那人就把祖传的方子给了纪文川,然而此地人并不怎么吃凉皮米线,也没什么人做,两个人知道了也没当回事,事情过去就过去了,现在做炕饼的时候想起来,顾云秀决定试一试。
中考完后,纪晴把沈念安留了下来帮忙,而且还给工钱。
沈念安想要帮忙,但不想要工钱,纪晴生气了,说勤工俭学本来就这样,如果不要钱就不要帮忙了,沈念安明白她的好意,最终没有拒绝。
正好另外两间房没人住,顾云秀收拾了一间出来给沈念安住。
知道沈念安也在,陈子鳌兴冲冲的跑过来,问要不要一起毕业旅行。
毕业旅行对纪晴和沈念安两个人来说是很小众的词汇,纪晴没好气:“没钱,自己去。”
陈子鳌有些委屈:“我爸说费用他全包呢。”
纪晴知道拂了陈子鳌的好意,也有点不好意思:“不是不想去,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于是陈子鳌又兴致冲冲起来:“什么事什么事,我能加入吗?”
初中三年,陈子鳌也褪去了一开始阴郁,和家里关系也有很大缓和,尤其是暑假寒假跑到农村去野,天地广大,戾气也渐渐消失不见,整个人变得很阳光,就是中二倒是没什么改变。
“捡垃圾,你愿意吗?”
“啊,捡,捡垃圾?”
在物质生活享受上,陈子鳌在整个陶安市也可以说是顶层了,完全没想过自己要去捡垃圾,当下就退缩了。
“对呀,捡垃圾,去不去?”
“去,老大要去,我当小弟的必须誓死追随呀!”
陈子鳌觉得要为兄弟两肋插刀,别说什么捡垃圾,就是让他尝尝垃圾,也不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吃垃圾那到不用,我还没那么丧心病狂。”
其实也不能说是捡垃圾,那个异乡人留给顾云秀的祖传秘方就是用水果皮,尤其是荔枝皮来做柴火熬汤,熬出来的汤味道里就会带着果香。
荔枝味道美,也很贵,苏轼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杜牧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写的就是荔枝的味美难得。
陶安市能吃的起荔枝的不算多,顾云秀想着其他果皮是不是也可以替代。
纪晴和沈念安的任务就是去找荔枝壳和桔子皮,回来晒干,然后试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