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门口的炕饼特别好吃,软饼特别有嚼劲,硬饼酥脆,调制的酱鲜香无比,成了又累又热的高三暑假补课生活中最慰藉的美食。
每天两百个饼供不应求,尝尝卖光了,还有学生过来找,看到没了,遗憾的叹气。
不仅如此,住在附近的住家也知道这饼好吃,常常提前来买,等学生来买都已经卖光了,顾云秀不得已,只好在早读课下课铃响起来才过来,尽量保证学生能吃上。
等到暑假结束,所有的学生都开学的时候,顾云秀靠卖饼已经攒了一千多块钱,差不多接近一年的房租了。
纪晴开学后,就没办法帮顾云秀一起去了,同时纪蕊就要跟着过来上小学,小学上课时间要迟一些,顾云秀就带着纪蕊去卖饼,卖完了正好可以送去上课,可谓是无缝衔接。
在农村生活,人们起的都很早,纪蕊虽然年纪小,对早起也没有什么不适,且也很能吃苦,觉得卖东西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儿。
于是,一中早上出来买早饭的学生就看到那个十来岁的漂亮女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个长的甜甜的萌萌的更小的女孩,举个纸牌子,睁着圆圆亮亮的大眼睛:“大哥哥大姐姐,吃饼吗?”
萌的人会心一击,吃!必须得吃啊!
甚至有学生特地出来看人的。
生活全部上了正轨,顾云秀手里有了钱,做事也更加大气了起来,加上纪晴在初三,正是紧张的时候,除了做饼,其他时间都在想着法子补身体。
华英中学作为陶安市首屈一指的初中,竞争最大的反而是学校内部,不过初中的课业相对比较简单,纪晴称得上是游刃有余,可以达到免试直升一中的标准。
初中课业之外,纪晴已经在学习高中的知识了,只是跟初中不一样,高中的难度显然高了好几个层级,尤其是理科方面,纪晴拿到高中物理书的时候,很快就感受到了其中的难度。
这让她多少有点焦虑,她未来的规划是准备选择理科的,可是选择理科就意味着无法保证未来的成绩到底如何。
这时学校找到了她,意思是希望纪晴能够参加一下中考,近几年,不少私立初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势头直指华英中学,华英中学需要特别出色的中考成绩来稳固住自己的位置。
学校讲的隐晦,纪晴却听的清楚明白,她这两年受到学校的照拂很多,自然是答应的,考个高分不难,考个最高分还是有难度的,她最终还是将精力又回归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三的下学期。
顾云秀大概两个星期带纪蕊回去一趟,打扫家里,同时把酱什么的做好,每次回去,纪晴都会让她将自己学校最新的全科试卷和一些笔记带回去给沈念安,笔记留下,试卷再带回来,她来批改,并把错的地方写上详细的解答过程再带回去。
一开始错的很多,最后错的越来越少。
时间在每一天的忙碌中过的很快,即使是曾经爱玩游戏的,吊儿郎当的,心神完全不在学习上的,也都开始认真学习起来。
学校为初三生提供了各种便利,老师在办公室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作为数学老师,被问人次最多的常怀远,又身兼班主任,即使学校没有要求,也自发的搬了一张桌子到教室里,全天陪伴。
按照常怀远的说法就是你们好好干,没准到高中我会继续带你们。
初中部和高中部的老师之间是流通的,一中规定想要来高中任教必须在初中至少待满三年以上才行,考核不通过时间还要延长,这是为了高中老师能够更好的了解初中的教学情况和学生情况,能做做好衔接。
不少学生开玩笑说到了高中我可不想再见到你,但即将毕业,即使是华英中学,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考到一中去,同班同学即使考到了同一所高中,能再一次成为同班同学的可能性也很小,班级里弥漫着一股分离的忧伤氛围。
这一天,纪晴到班就发现位子里放着一盒巧克力和一封信,她以为是男生送的情书,毕竟这两年,她收到了不少情书,当然她一心只顾着学习,只接受好意,全部委婉拒绝。
信封上写了“纪晴收”三个字,字还有点熟悉,纪晴有些奇怪,难道是班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