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秀看到厨房有自己的想法,又去学校周围逛了逛,回来对纪晴道:“晴晴,我想做点小生意你看怎么样?”
她想要做点工作挣点钱,虽然养猪场现在规模和势头都不错,但未来发展谁也说不清,纪晴和纪蕊以后还要上大学,肯定是要多攒点钱才行的。
对顾云秀的想法,纪晴当然是支持的,其实家里没有人来陪自己也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大伯很看重这个,觉得初三非常辛苦,想要冲刺一中,不仅学生要全力以赴,家里也同样要全力支持,纪文川觉得有道理,和顾云秀商量了许久,最终决定过来陪读。
再者,诗然马上要上初中了,按照大伯的想法,也很想考到市里的中学来,如果能进,到时候也是要陪读的。
但是陪读很熬人,上辈子诗然初中还是在花水中学读的,中考分数离一中只差三分,最后选择交了择校费才上的一中,诗然刚一上高中,大伯娘就跟着来陪读,纪晴回来还看过两次,虽然诗然最后考了相当不错的大学,那三年的陪读,大伯娘却苍老了至少十岁。
纪晴不想让顾云秀也这么辛苦,既然有想法,就可以去做,有事业的女人才能找到力量感和成就感,也会因为成就感而变得自信,又因自信而变得开朗年轻。
纪晴不想母亲被自己困住,自然全力支持顾云秀的想法。
顾云秀的想法也很简单,她会做点吃的,之前做的炕饼让纪晴带到学校分给大家吃,听纪晴说很受同学们欢迎,李思思的妈妈还说过好几次,顾云秀就想做点炕饼,早上带到学校高中部的门口卖。
为什么不在初中部门口卖,顾云秀也有自己的想法,她怕到时候会有人嘲笑纪晴家里穷。
对此,纪晴一脸无所谓:“妈你放心,我可是年级第一,我家就算现在是捡破烂的,那也捡的是金破烂,不会有人瞧不起的。”
不过纪晴也觉得去高中部门口卖好一些,毕竟高中生年纪大一些,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能吃不说,还比初中生有钱,在高中部门口自然是更好卖一些。
“不过,妈你不是说做炕饼很费事吗?”
顾云秀做炕饼吃的时候很少,纪晴听的最多的就是因为麻烦。
“到时候找人订做了工具,比在家里用大锅烧方便,而且如果做的多的话,其实也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