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晴这才想起来,她去二奶奶家里的时候,村子里大喇叭就响了,她听得不太清楚,也没关注,现在听起来,似乎是跟在村子里要办养殖场有关系,正在集资说要建个养猪场,以后是大伙公共财产,年底会分红。
如果办养殖场的话,那父母是不是就不会想着一定要出去打工挣钱了?
纪晴的眼神亮了起来,想要加入两人谈话中,却听到纪文川和顾云秀两个人吵了起来,一个说要出钱出力,到时候分红应该够用了,一个坚持要出去打工。
“上次大哥说他们学校都不养猪了,鱼塘也不特意去放鱼苗了,以后大家肯定都要买着吃的,咱们养猪养鱼肯定有赚头的!”
顾云秀坚持加入村子里的共同养殖计划,纪文川却并不同意。
“你看看咱们村子里,谁家里不养几头猪啊鸡鸭什么的,靠卖猪什么时候才能攒够钱?”
现在农村日子好过了,家家都会养一些鸡鸭鹅之类的,也有很多人家养猪,吃肉在目前还算是比较奢侈的事,极少有人家天天吃肉的,靠卖肉肯定是赚不了什么大钱的。
至于大伯学校养猪什么的,纪晴也知道,大伯他们学校自己就有猪圈,养了三头大肥猪,修学校的时候,挖出来的土石砌出来一个大池塘,专门用来养鱼,等到年底,就分猪肉和鱼,纪晴还跟着表妹去看过,场面还挺壮观。
“咱们可以对猪肉进行深加工啊!”纪晴在一边插嘴道。
“深加工?”
纪文川一愣,他没有听过这个名词,很有些茫然。
“是的,我们又不是一定要直接去卖猪肉,我们可以把猪肉加工成速冻水饺啊,猪肉脯啊等各种小零食,现在国家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人们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各种产品也会越来越丰富,对肉类需求量肯定也很大的。”
纪晴虽然年纪小,但因为读书读的极好,纪文川夫妻两个也并不完全像其他父母那样,只觉得小孩子懂什么,就呵斥走了,纪晴的话多少还是听入了纪文川的耳朵里的。
“而且爸呀,你想,为什么村长会突然说集资要办养猪场,肯定是因为有什么契机,比如说有人投资啊之类的,咱们最好去问问清楚。”
纪文川觉得纪晴讲的很有道理,跟顾云秀立马风风火火的就去往村长家里了。
纪晴进屋里面去写买的练习题,没过多久,又见到顾云秀匆匆忙忙的回来搬了把椅子进屋里,又跟着喊:“晴晴,快过来扶我一下!”
纪晴刚好解完一道难题,神清气爽,闻言进了屋,就看到顾云秀正站在椅子上想把衣柜最上方的红皮箱子往外抽。
那红皮箱子纪晴认得,是顾云秀的陪嫁,后来她带走了,里面装的除了结婚时候的衣服,贵重的东西之外,还有别人借钱的欠条和钱。
农村人不经常到市里去,现金更多的是放在家里,不过,这个年代,就算有再多现金也多不到哪里去就是了。
看到顾云秀踮起脚,椅子摇摇欲坠的样子,纪晴心里一紧,赶紧冲上去扶住了,她现在有些杯弓蛇影,特别害怕看到家人有这些危险的场面。
顾云秀将箱子拖了下来,揭开上面蒙着遮尘的毛巾,拿把小钥匙将挂在上面的铜锁打开了,从里面掏出一个橙色的圆筒铁盒,打开盖子,里面是一小叠蓝色的百元大钞,被卷成一团,看起来很新。
看到熟悉的那一笔钱,纪晴眼睛有点酸,想哭。
顾云秀压根就不知道,只是将钱展平,数了两遍,又递给纪晴帮忙数,纪晴认认真真也数了两遍,然后递过去:“两千六百八十块,没有错。”
拿着手里的钱,顾云秀沉思了一会儿,而后从中数了六百八十块出来,卷起来,用皮筋捆了,小心的放回盒子里,又将那两千块钱放手帕里包好,将箱子放回原来的位置。
纪晴一边帮忙一边问道:“妈,你们是准备加入养猪场么?”
顾云秀点点头:“有农业大学的大学生下来做指导,讲了以后会怎么样,叫做什么‘前景’,我觉得讲的挺在理,可以试试。”
“我也觉得可以试一试,书上说了,现在要发展市场经济呢,以后肯定会走商业化产业化的,你看海亮哥他们今年回来不是说去沿海打工的人不是越来越多么,说明以后做买卖的肯定越来越多,生活会越来越好,吃肉的人也肯定会越来越多,对肉的需求那可不也越来越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