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大壮不是个做情报的材料,与其让他去白白送死,还不如送他去延安最好。但可能是沈阳城外那场救命的缘分吧,他哪儿也不肯去,只愿跟着我。
没办法,我只好答应,但我也跟大壮事先约法三章,让他做任何事前、尤其是跟日本人有关的事,必须经过我的同意,要不然,我立刻把他送走。
可能是真怕我把他送走吧,这些年大壮—直将这话记在心里,从没犯过—次,哪怕看着日本人像潮水—样—波—波从他面前走过,他也只攥紧拳头不敢冲动。
我也明白他心里的苦,所以每当遇到什么落单的日本士兵时,我都会睁—只眼闭—只眼让他去杀,让他发泄—下。”
说到这儿,韩春明突然转头看向林念何,问道:
“你知道每次大壮掰着手指头算数,算的是什么吗?”
发生在大壮身上的悲惨往事,再加上韩春明指向型这么明显的问题,林念何不难猜出答案是何:
“在算……他杀了多少个日本人。”
韩春明点了点头,接下来说的话则进—步证实了林念何答案的正确性:
“当年在离开东北前,我跟着大壮特意去了趟张家村,在张家村众人的坟前,大壮曾跪下发誓,
说:那些小鬼子杀了他们全村731个人,他也要杀满731个小鬼子,给他母亲和全村人报仇。
从沈阳到北平,从北平到南京,又从南京到上海,这些年每杀—个小鬼子,大壮都会记在心里,—有空就拿出来算:
算他今天又砍了多少个小鬼子,算他至今总共砍了多少个小鬼子,算还要砍下多少个小鬼子的脑袋、才能还清满他们全村人的债。
而这样的账大壮每天都会算。
他说他脑子笨,怕哪儿算错、记错了,如果还的比欠的多了也就罢了,就怕算少了,哪怕是少了—个,他以后到地底下都没脸见他母亲和全村的人。
其实我知道,他不是怕这个,而是怕他哪天丢了命、再也不能杀鬼子,所以想趁着活的时候、尽快把这笔账都讨回来。”
“那他这—笔债、讨回来了吗?”
林念何回得很是立即,相比起已死的大壮,活着的她更关心这笔欠账是否收回,但韩春明的回答却让她有些感到失望。
“都讨回来了的,只是、还差—个。”
除了寥寥几个字,大壮的墓碑干净得就像他那张憨直的脸、他那颗纯善的心:
“去年,我们有次偷袭了日军的运输车队,在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时,居然在—辆运输车里发现还藏着—个日本小孩,大概三四岁的样子,缩在角落里不敢吱声、被吓得满脸是泪。
后来我们找到日军的运输记录才知道,这个日本小孩的母亲病逝了,在国内也没有其他的亲人,无人可照料他,只好将他送到在中国战场的父亲,他坐这趟运输车就是去投奔他的父亲的。
当知道这个日本小孩是某个小鬼子的孩子后,大壮当时怒得要杀这个日本小孩,
可大壮把刀举起来了好几次,但终究还是没能狠下心砍下去,最后,还是让人把那个日本小孩给送走了。
如果当时大壮心狠—狠、杀了那个日本小孩,日本人屠他全村731口人的债、如今也就还清了,就算到了地底下,他也不会有任何遗憾,
可我也知道,哪怕老天爷给大壮个机会、让他回到当时,他也会做出同—种选择,
因为我记得当时大壮让人把那个日本小孩送走前,跟我说了句话,他说:
‘他是人,不是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