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走秀,走得挺好的,但是比起走秀更喜欢看秀。广告也就是拍服装鞋帽配饰包包,就是奢侈品牌,潮牌,还有安瞾泽的品牌,时尚表现力无敌。手里的小金库还是很充实的。
安羲和甚至还有站子,从做模特的时期就开始关注她,延续到了现在。
她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演奏乐器,喜欢画画,喜欢舞蹈,做音乐,学曲艺,也对设计很感兴趣,对新闻传播学感兴趣,对心理学感兴趣。她有很强的天赋,家里会给她提供很好的教学资源。
dance、vocal、rap、创作每个单项都强,综合也是当之无愧的强,特别有星像和星味。
安羲和一直住在姐姐安望舒家,不做练习生以后就是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音乐剧,也研究数学换换脑子。
转折发生在2022年的1月,。
闵熙珍和安望舒的关系很好,刚好就来安望舒家里吃饭。
三个人就一起聊天,三个人都喜欢自然和人文艺术,对未来科技幻想和元宇宙世界不感冒,是属于创作者之间的惺惺相惜。
闵熙珍就这样找到了她人生中的又一个灵感缪斯,安羲和。
安羲和还给闵熙珍听了自己正在制作的迷你专辑,有七首歌,也就是后来的NewJeans团体专辑《Get Up》,再加上《Cookie》这首单曲。
安羲和的音乐工作室在安望舒家,安望舒搬家,她的工作室也跟着搬,反正她也是跟着安望舒住。
闵熙珍就是觉得安羲和非常适合自己在准备的女团企划,是自己要找的人,很有潜力,不仅是实力强者,品味也好。
就问她是否还愿意做爱豆,给她讲了自己的企划。
安羲和不愿意做爱豆但是她喜欢ADOR的团队,喜欢每一位创作者,喜欢每一位工作人员,相处得十分融洽。
几个月后,安羲和就在英国正式出道了。
长得好看,虽然金发碧眼,是外国人的长相,但是五官能很明显地能看出来是混血,挑着优点长的。
才貌双绝。
什么都强,什么都是顶尖。
安羲和的艺术天赋和时尚天赋也不差,家庭有很浓厚的氛围,深受熏陶,特别是女性长辈们的影响,也有这方面的基因。
家里人很清醒很包容很相信安羲和能力,也给予了安羲和很大的支持和保护。
就是展现出这个年纪青春的感觉,就是那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她认为的青春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做喜欢的事,这也是她在经历的。
安羲和马上就要发新专辑了,时间定在四月底,她在认真地练习努力准备着。
安羲和也有一些其他工作,有的是线下的商业活动,有的是拍广告,还有就是拍杂志封面。
安羲和有非常多的个人代言,就比如Saint Laurent、GENTLE MONSTER、RIMOWA、TIFFANY&Co. 、New balance、Dr. Martens、HUNTER、Tamburins、安瞾泽的同名时尚品牌、彩妆品牌、洗护品牌Emmanuelle……
还代言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时尚品牌Fabrique,Fabrique是一个由设计师驱动的社交化时尚品牌,旗下产品都是设计师联名款。由楠鹤创立,但这是另一个,楠鹤还有自己的同名时尚品牌。
安望舒和安羲和的代言是真的很多,代言质量和品牌推封都很牛的,有奢牌有中国和韩国本土知名度超高的牌子,地广也是真的多,全世界都有,铺满六大洲21个国家地区,大街小巷、交通枢纽和公交车上都是她的广告。真的是各大品牌商的宝贝。
安望舒和安羲和在韩国是真的红,顶流中的顶流,大势中的大势。
搜索量第一,死忠也牛,粉丝购买量极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但是安望舒和安羲和姐妹俩的发展路线不太一样。
安望舒从韩国的团体爱豆做起,走的国民度路线,在综艺刷脸很强势,上了大热综艺,还有好多档(韩综)常驻,她一直有演戏,一部接一部大爆,观众缘好,大奖也拿到手了。
安羲和就是单人出道。
就是流媒体时代的红,就是外表、个人魅力和个性很吸引人,实力很强。
不虚伪,不装模作样。自然和真诚是吸引力的关键,不过分焦虑于与他人的比较,自我接纳和不比较能带来内心的安宁和幸福感,做真实的自己,专注自我成长,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成为一个值得他人尊重的人,而不是追求大众的欢迎。
这就是安羲和。
就是自然,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也能引起大家的喜爱
安羲和也不演戏,新时代歌后。
安望舒来到韩国之后,她和安羲和的相处时间肯定不如之前多。
但在那之前很多啊,她们都在同一所学校念书。
但也不是时时刻刻黏在一起,要兼顾学业和各种课外活动,还有玩乐。
年龄差距又比较大,又都有自己的小伙伴,庄月潇、庄月笙当时就开始谈恋爱了,安望舒虽然没谈但是也有喜欢的人。
但她们之间的感情是很好的,这一点永远都不变。
她们虽然差了好几岁,但是是同年上大学的。
后来,庄月笙、庄月潇、安羲和在美国,庄暮霭、庄曜灵和安洲晏在英国,安望舒在韩国。
安望舒很反对妹妹做爱豆,因为很累很辛苦,做爱豆的人太多了,但真正成功的人并不多。
很显然,反对有效,虽然NewJeans很成功,但是也很辛苦。
安望舒对小妹就是在养孩子,而且很乐在其中,很享受。
是家人,也是朋友。
在一起瘫在椅子上都能疯狂叭叭一天,既可以聊到很深层的有价值观的东西,聊一些学术的东西,也可以聊聊小八卦,真的很爽。
她们的童年其实差不多,因为爸妈不希望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所以会严格管控电子产品的使用。
而且又都在在国外长大,文娱体生活很丰富,所以真的不沉迷,主要看纸质的东西,查文献的时候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