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疏影有有两个年纪相近的堂弟,霍暄,霍檀。
霍檀的爷爷、霍暄的爷爷和霍疏影的爷爷是结拜兄弟,只是碰巧都姓霍而已,这一代就只有他们三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的,就是亲姐弟。
姐弟三人的名字都取自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
霍檀和霍暄有未婚妻,盛长卿,楚白起,都十分热爱艺术。
家里也出身显赫,特别有钱。
盛长卿和楚白起都是广州人,年少时也都出国留学学艺术,家里分别是广州第一有钱和第二有钱的富商,愿意成为红色资本家,愿意全力支持抗战,支持武装起义,支持武装暴动。
他们的信仰坚定,要放下笔杆子拿起枪杆子,要进行武装斗争。
霍疏影飞问了弟弟们几个问题。
如果你们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变得完全陌生了,你们会怎么办?
共同的敌人没有了之后,人们会走向内耗,这是必然的,人们总是说要铭记历史,但人类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学到任何教训,那时,你们又要怎么办?
如果你们战时未能马革裹尸报效疆场,却在和平时期死于权力斗争,又该怎么办?
霍疏影知道他们四个将会走上一条怎样的路,难于上青天啊,打江山难啊,守江山更难啊。
如果耗费无数牺牲打下来的江山被一伙别有用心的人所侵蚀,又该如何?
如果跟你们原本站在一起的人想像以前的王侯将相一样希望打下江山享荣华富贵,希望权利地位的传承,需要家族的传承,又当如何?
每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乱世都有还抱着远大理想的斗士,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名留青史,流芳百世。
霍霜,霍樽,霍暄,霍檀,盛长卿,楚白起,是霍疏影手把手教出来的。
霍疏影是他们的老师,倾囊相授啊。
她让她们去办报纸,报纸需要强有力的宣传能力和说服力,让她们去锻炼。
他们比她厉害,比她伟大。
中华儿女,家国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就应当站出来。
他们无惧无悔,有问题,那就把那些问题解决掉。
他们很自信,很理想。
霍疏影很聪明的,极其聪慧,她自幼研读兵书和史书,也没有什么大志向。
她不想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和压力,她没有勇气,她是个懦弱的胆小鬼,她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一种只能安慰自己的方式。她选择回美国做科研,开始教书,她教了很多中国留学生。或许,这些学子身上就肩负着新中国的火苗,或许有那么一天,会有一个新的中国,这些学子有机会报效祖国,会为新的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后来,霍疏影的梦想成真了,她知道自己回不去了。
但这些学子可以,在美国扣留这些学子的时候,她和高清安也是不断奔走。这就是她们的家国情怀。
霍疏影参加了在湖北武昌举行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枪,不能交,一定要武装革命,一定要推翻这些政府。
霍疏影的想法很实际,意识形态的统一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军事实力,近现代,列强都对中国虎视眈眈,都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了,中国人居然还在内斗?
□□都制造四一二惨案了,都在清共了,居然还信那个小人?
尊严只在剑峰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不被欺负的方法就是强大,要用军事力量武装自己,要动员农民。
霍疏影展示了什么叫做民国第一嘴炮,口吐莲花,把□□说得哑口无言,她掷地有声地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不完全适用的,城市暴动,没有用,在中国,革命,要由农民为主体,采取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从零开始,没人找人,没枪□□。
霍疏影留下了一千万支持抗战,她会倾囊相助。
然后霍疏影就和Franklin去到了上海,为了抵抗美国好莱坞文化不断侵蚀打造中国自己的好莱坞大片,霍疏影牵头成立了联华影业公司。
盛长卿和楚白起也曾在联华影业公司做导演和编剧制作自己的作品,抗战前在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做教授,还是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
在祖国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她们选择从戎。
1936年,霍疏影和Franklin回到美国,霍疏影决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
霍疏影自己非常敏感敏锐,也是政治上极其敏感的人。
她在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与新中国的风向是不匹配的,才选择出走美国的,一个人有选择是好的,尽管不是那么的顺利,但总比只能水波逐流无自主选择的要好。
后来也有进行文学创作,依旧取得了巨大成就,和世界很多文坛大佬都是好友。
霍暄,霍檀,盛长卿,楚白起。
这四个人可以用同一段话来形容。
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马列主义理论家、政治家、军事战略家、中国现代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和外交家。
识大局,有远见,眼高手高,稳重又不失果断,军政双修文武双帅的完美型人才。
擅长指挥打仗,擅长战略部署,有极高的知识涵养和极高的军事水平。
不仅有极高极深远的军事战略眼光,政治动员无敌,建设根据地更是一把好手。
集政工军事于一体,基本可以算得上是完人了。
四个人都带兵打仗指挥战役,战功赫赫。
证明了什么叫有些人生来就是带着使命的。
并非如流星一闪而过,而是向太阳一样熠熠生辉。
什么叫做天神之资,战神之态,是有理智的战争机器,真在做到出场就是巅峰,所攻必取,所战必胜,大军纵横驰骋不败。
文武双全,文采和艺术造诣也极高。
战略,战术,思想,气魄,无一不是巅峰级别,知行合一,实事求是,是切实履行实践出真知的人,越了解,越是觉得庆幸中华大地人杰地灵,能出这这些人物。
霍暄和霍檀在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朝鲜战争、金门炮战、西藏和平解放都有突出贡献。
盛长卿和楚白起没有参与北伐战争,当时的年龄还是偏小,于红军时期开始军事生涯。
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
抗日战争中,他们捐出全部私产支持抗战,共计一亿。
在美国的高清安和霍疏影捐的钱财物资比这还多,捐了三亿。
家里也都是爱国实业家和红色资本家,全力支持共产党抗战。
霍暄和霍檀名列开国十大元帅。
盛长卿和楚白起是开过十大将军,是军队当中少有的女将领。
是近世界现代军事史上最杰出的两位女将领,巾帼不让须眉。
他们是党、军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第一代□□集体的核心。
□□和总理曾公开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说他们是当代“霍去病和诸葛亮的结合体”。
武能打仗卫国,文能治国发展经济为外交事业做贡献。
是顶级大才。
是综合能力最强悍的元帅和将领,军政单挑出一样都是实打实毫无争议。
将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人的政治动员思想坚决贯彻的伟大战士。
他们想到了霍疏影告诉他们的话,意识形态的统一很重要,坐江山比打江山还要难,攘外必先安内,但更重要的是国家要强大,国力要强盛,要发展重工业,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近现代,列强都对中国虎视眈眈,不被欺负的方法就是强大。
实力是维护正义的基础,国防才是外交真正的后盾,尊严只在剑峰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所以霍暄和霍檀在建国之前就提出一定要研发核武器,并且要尽快研发出来,同时也要尽快建设发展空军和海军。
建国后,给解放后的新中国做了很多事。
用一百年走完了别人四五百年的路,当然会有问题,可走得那么快那么拼命,是为了生活在这个国家中的我们能够有底气去和其他国家抗争。
他们也是第一次处理这些事情,也是摸索着道路,也错过,也付出了代价。
他们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兼任高级职务最多的领导人。
霍暄是国防部部长,霍檀是国防副部长。
是□□副总理,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享受正国级待遇。
盛长卿和楚白起是外交部副部长,□□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副总理,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副主席,享受正国级待遇。
霍暄和霍檀是□□和总理指定的接班人。
□□和总理去世后,大霍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主席,小霍担任□□总理和□□主席,成为党和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是党内最高领导人。
立刻开始拨乱反正。
动荡的那些年,霍暄和霍檀及家人都没有受到波及,霍暄和霍檀在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情况下,让他们尽量过得好,尽量护住老战友,不害人,也不被人害。
免于动荡的原因很简单,身居高位要位,不敢惹他们,因为一个比一个狠。
他们完全理解□□的思想和信念,是一致的,他们是真想革命,想从头到尾改变历史走向,对历史看的太透了,想改变历史规律的洪流,想让人民永久的站起来,他们对于争权夺利没兴趣。
他们只想做实事,为人民谋福利,要的是公平公正平等。
但他们发现了霍疏影在几十年前的那一夜的话,一语成谶了。
跟他们原本站在一起的人想像以前的王侯将相一样希望打下江山享荣华富贵,希望权利地位的传承,需要家族的传承。
特权是消除不尽的,阶级再次固化。
霍檀和楚白起育有一子一女,霍羡青和楚培风。
霍暄和盛长卿有两子,霍影来和盛图南。
楚培风和盛图南是老来子,和哥哥们差十几岁,全家人都特别宠,特别喜爱文学、电影和戏剧。
长相都随父母,外形都特别出众。
霍暄和霍檀是翩翩公子是有名的美男子,身材高大,清正沉稳坚毅儒雅,楚白起和盛长卿也是极其俊美英气有书卷气的女子,但经过战争的洗礼变得更杀伐果断。
霍羡青和霍影来都是空军。
霍羡青的妻子叫做澹台思鹤,既是话剧演员,也是中国现代剧作家,戏剧教育家,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电影导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也是第一位演员出身的院长,曾任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教授,拒绝担任北京人民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长、北京戏剧家协会会长、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长。
祖父和外祖父是抗日期间选择投诚的军阀头子,手握重兵的那种,一个称霸四川,一个称霸广东,是开国元帅。
祖母都是留欧归来的富家大小姐,红色资本家。
父母是电影导演和电影演员,是中国默片时代著名演员,是1930年代中国影坛最突出的明星之一,抗战爆发后也一心报国,绝不逃脱,母亲在延安抗大培养人才,父亲在前线带兵打仗,是解放军大将。
动荡中生存得很好,没有被人害,也不主动害人。
霍影来的妻子叫做上官惊鸿,是中国艺术成就和国际声誉最高的舞蹈家之一。最开始是东方歌舞团的首席舞蹈演员,东方歌舞团都是在国家事务上演出的,既要舞蹈天赋和业务能力,也特别看脸,进去两个月就成首席了,是国家派人出国进行艺术交流的时候名单上的人,后来选择转幕后,去中国歌剧舞剧院开始了自己的歌剧和舞剧创作生涯,并任院长。
出身于杏林世家,家里十几代中医,全是名医,但家中也有学西医的,全是大佬,纷纷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一部分去了野战医院一线去治病救人,一部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培养战地医护人员;上官惊鸿的父亲是例外,选择弃医从军,是真狠人,论身手,论军事才能,是中央特科的奠基人之一,屡立奇功。论人品论对革命的忠诚,□□俘虏时高官厚禄相劝,都没正眼看过□□,四十岁的大将啊。
那个年代的名将太多了,都很能打的时候就得选资历老的,资历都挺老的了,就得看谁犯错少了,上官惊鸿的父亲还真没犯过错,而且战功赫赫,解放后任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
动荡中也生存得很好。
霍羡青和霍影来各有一子,霍敬亭和霍霁尘,特别热爱文学和电影创作。
小的时候,楚培风在大院里的时候就经常打架,精力是真的旺盛,打遍无敌手,还经常和别的大院的孩子打,每次都打赢了,长得又高高大大的,下手又狠,比他大好几岁的也打不过他,那些人看到他腿肚子都打哆嗦。
从来不主动挑事儿,都是被对方惹到了才会动手。
楚培风还带着霍敬亭和霍霁尘打架。
楚培风爸妈忙着国家大事,没功夫收拾他,让霍羡青和霍影来替他们收拾楚培风。
所以楚培风十三岁的时候就被家里送去当兵了,而且是隐瞒身份进去的,没有任何优待,一方面是为了避风头,一方面是看他精力旺盛,给他找个地方消磨,而且脑子也聪明,智商也高,部队也缺人才。
后来调到了情报部门,就是抓间谍抓特务抓内奸抓卧底抓恐怖分子的。
楚培风没有当兵的打算,但既然做了就好好做,搞情报搞审讯是真的有一手,铁血手腕,没有任何一宗冤假错案。
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服务。
盛图南八岁进了空政文工团学舞,文工团的门面,十三岁的时候靠着徒手抓了三个特务在军区领导那里挂上号了,她也能文能舞也能武,然后就被调去了情报部门。
因为是保密单位,就再也没有回过家。
1977年,恢复了高考。
霍敬亭和霍霁尘本来也得去当兵的,但是后来恢复高考了,他俩想去上大学,就没去。
1978年。
十六岁的楚培风高分考入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念农学院。
十五岁的盛图南高分考入北京大学法学专业。
分别是北京市文科和理科状元。
之后开始展现自己的电影才华了,在电影领域大展身手。
楚培风是中国第一位具有开创性创始人级别的导演,在全世界导演行业里面留下名声,世界级电影大师,世界级的配乐大师。
楚培风也是农业专家,科研上也有极大贡献,改良粮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拨乱反正后。
霍疏影名下的上海思南公馆的那几栋老洋房、租界的那些建筑和北京的那二十几套四合院也还回来了。
四合院不是那种小小的,是那种王府和大臣的院子,又大又宽敞。
甚至还包括了恭王府,当时溥伟把恭王府和花园抵押给了天主教会,霍疏影从天主教会手中花了二十万法币买下了恭王府,她是打算给自己养老的,但后来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霍疏影也没住成。几十年过去了,干脆就捐给国家了。
思南公馆有两栋老洋房是祖产,但剩下的那些都是当年的霍疏影买的。
反正霍疏影都分给了楚培风和盛图南,让他们俩再给小辈们分,这俩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他人都太打眼了。
1980年,十六岁的霍敬亭和霍霁尘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那个年代,能搞影视的基本都是京圈大院子弟,都认识。
但论背景,整个京圈大院子弟没有人能比得过,家庭背景深厚,在饭局上吃饭都是坐在主位的。
那些所谓的京圈大佬就感觉到很可笑吧。
台面上的都是小丑,巨鳄都潜伏在水底下只会露出冰山一角。
但他们有资格褒贬的人只有自己。
也不会拿乔,也不会去为难别人,没必要,就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分什么三六九等啊,他们是谁啊?
所以姜文和冯小刚每次拍电影都先找他们,先问他们有没有投资的意愿,因为他们几个不图钱也不缺钱。
楚培风、盛图南、霍敬亭和霍霁尘的外形特别出众。
上大学的时候,几个人就靠着拍挂历开始赚外快,还做挂历摄影师,盛图南做挂历女郎。
还会去拍广告。
还有写小说的稿费,因为文学造诣都很高,出版的小说都是好几百万册的销量。
霍敬亭和霍霁尘在北电也打架,盛图南那会儿也不明白他们两个人怎么能那么爱打架呢,和导演系的打架,和摄影系的打架,和表演系的打架。
在北电打架也就算了,还来中戏打。
盛图南在中戏念表演系,是1978级的,霍霁尘的未婚妻修拂星也在中戏念表演系,是1980级的。
因为他们会来中戏看,她俩长得好,会被人惦记,不只是本校的,还有校外的人来找,也是那种心思不纯的。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纠缠她,这不就是找揍吗?
当时他们几个隔三差五就去六国饭店吃洋餐换换口味,但那个地方也容易打架。
因为自己写小说,稿费版税很多,所以他们手里可宽松了。
但也不会去干坏事,也不会去秀去张扬。
想买的照相机和摄影机也都能买了,想买的古董文物好东西也能买了,还因此成为了文物专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
嘴巴又挑剔,妥妥的老饕,绝对不会虐待自己的嘴,也能满足自己的胃了。
他们也特别喜欢逛胡同,闲了没事儿就四处溜达,是有任务的。
说实话,霍檀和楚白起,霍暄和盛长卿,以前都是富贵人,见过用过太多太多的好东西了,活得巨讲究了。
但后来打仗了,没那个条件,就习惯了,心态改变了,也不追求那些了,能吃饱喝足穿暖安眠就好,现在有条件了,就开始讲究了,但并没有那么死板,他们还是很与时俱进的。
毕业后,三个学导演的就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开始拍电影了,又做导演又做编剧又做演员。
都是极其有才华和天赋的人,是优秀的演员、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编剧家、监制、制片人、纪录片导演、电影配乐师、诗人、散文家、作家、画家。
盛图南是非常非常优秀的电影演员,演艺成就极高。
是□□后,中国第一位国际女演员,也是迄今为止成就最高、评审履历最丰富的华人女演员。
盛图南是两岸三地第一位获得金马奖、金像奖、金鸡奖大满贯的演员,同时得到了华表奖和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当时才十七岁。
盛图南也是影史上第二位达成欧洲三大电影节大满贯的影后,也拿到过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有的奖项获奖不止一次,一生获奖无数。
放眼全球,主流国际电影奖项能比她多的演员,就只有朴彩瑛一个。
看奖项其实没有什么意义,要拿作品说话,作品厚底历史地位直接压死。
演技极其优秀,毫无表演痕迹,戏路宽的一批,角色跨度无人能及,极其多样化,她几乎演遍了人性的每一个面,酣畅淋漓,登峰造极,都能拿影后,世界顶级演员之一。
挑剧本能力也是很强,也可以说她背后站着华语乃至亚洲最好的一批导演,代表了香港电影华语电影的黄金年代。
尤其是霍疏影、盛长卿、楚白起、楚培风、霍敬亭和霍霁尘,这七位在世界影史上都有举重若轻的地位的电影大师,时代大师,绝对的重量级人物,中国艺术成就和国际声誉最高的电影家,影响了国内外无数电影人。
是游弋于商业和艺术之间的鬼才导演,天赋值都高爆了。
不一定卖座,但一定叫好。
是华语乃至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电影制作人,获得多个主要国际电影奖项。
包括多次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英国电影学院奖终身成就奖……
楚培风和盛图南更是在乐坛有一番建树,是歌手,是音乐制作人,1985年底去了香港发展,包揽了两岸三地音乐颁奖典礼最佳女歌手和男歌手奖项,还去了格莱美颁奖典礼。
是华语乐坛的代表人物。
楚培风、盛图南、霍敬亭、霍霁尘以前还搞过一支摇滚乐队,就是他们四个人,就是自己写歌自己创作,不改编,全部原创,还用了很多民族乐器,然后去演出。
真的是红遍亚洲,甚至对欧美进行反向输出。
什么日韩、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比不上。
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他们几个就是牛到这个程度。
又成为了华语摇滚乐的代表人物。
几个人在文坛乐坛影坛都很活跃,认识的人也多,朋友缘好,朋友圈特别牛,人脉很广。
特别有意思,楚培风和盛图南制作同一部作品的话,经常就是他们俩一个人拍另一个人就会演。
盛图南的导演成就很高,楚培风、霍敬亭、霍霁尘的演员成就也都很高。
楚培风和盛图南是亲人,是挚友,是知己,是千里马和伯乐。
楚培风和盛图南是一对恋人,也登记结婚了。
楚培风和盛图南就是情投意合,如胶似漆,时常腻在一起,恩爱非常。
但是不生孩子,就是容不下别的人了。
霍疏影是回过中国的。
1971年,中美关系音乒乓外交而解冻。
她回国探亲。
霍疏影还带了自己的一部分最新的科研成果,对美国保密的科研成果。
她那次回来也是遭到了百般阻挠。
飞机上,她很激动,是近乡情怯。
美国不是她的家。
故土故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陌生。
家人,也有几十年未曾见过了。
当时,动荡还没有结束。
霍疏影的背景又极其复杂。
亲人们见到霍疏影见到的第一瞬间就落泪了,很少有大人物表露太多儿女情长,但在那一次表露无遗。
科研不是政治,她不喜欢那个环境,不明白,不理解,很恶心,很讨厌,比美国还要烦。
许多中国科学家不在了,包括她在麻省理工教过的学生,包括她的同学。
这些人才说要回来报效祖国,是她和高清安忙前忙后把他们送回国的。
霍疏影能做的只是保护那些科学家,然后在中国培养人才。
霍疏影是站在世界之巅的顶级科学家,还不只是一个领域。
霍疏影和高清安从抗美援朝的时候就被中情局盯上了,后来频繁赴中,更是被美国不断盘问,那又如何。
她们是中国人。
霍疏影评价楚培风和盛图南就是一对天生契合的疯子,没有贬义,客观描述,天生的,注定的。
霍疏影只能说楚培风和盛图南胆子大,后来甚至还饰演了《甜蜜蜜》的男女主角。
霍疏影知道这几个小的想要开自己的电影公司,不想让投资人限制自己的创作自由,知道他们喜欢收藏古董,反正就给了他们一大笔钱,拍电影很花钱的,收藏古董也很花钱,所以就给了他们一千万美金,是给他们两个人的,也是给霍敬亭和霍霁尘的。
霍疏影和高清安不是空着手回来的。
在国外也收藏古董,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也捐了一部分给中国。
霍暄,霍檀,盛长卿,楚白起,在2004年和2006年年先后因身体健康原因主动辞去所有职务。
不贪权,说放就放。
确实是无事一身轻,放下那些牵挂忧思,身体很快就恢复过来了。
没有什么能比治理一个国家一个新生的国家,更要困难对这个人的要求更苛刻了。
得有高智商、高情商、灵活的道德标准、敏锐的政治嗅觉、有外交手腕、对经济学有深刻的认知和独到的见解、有相当的法学知识、能识人会用人,也能深入基层体恤民情。
但是这个“新生儿”遇到了,遇到了好几任。
退休就是退休了,过自己的日子。
在位的的时候不会利用政治权力在幕后为私人牟利,干预社会改革和进展,退休更不会,别人也别想利用他们过去的政治影响为己所用。
更不怕别人追究他们在任时的劣迹,因为无所畏惧,问心无愧。
退休后有充分的时间,搞自己的爱好,画画写书,下棋读书,攥写一些历史的资料。
研究中国的经济史,去实地考察归纳总结,写一下这方面的书,是实干派。
然后就成为了专家学者,直接和中央对话写报告。
盛长卿和楚白起也不打算重拾摄像机拍电影了。
民国的时候,她们俩就在拍电影和文学创作,散文家、小说家、剧本作家及剧本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十二岁就名震上海滩,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取得极高的文学成就。
那会儿的文人作家的唇枪舌战都是在报刊上公然展现的。她俩也会回怼对喷,语言战斗力不弱于霍疏影,战绩威猛。
她们俩认识的名人也是多得多,圈子就那么大,那些人的破事儿和黑历史都清楚,那些人的生活可真是太丰富多彩了,就是很真实的人吧,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有念嗔痴怨。
现在已经是新中国了,很多人都离世了,她们就拍民国题材的电影,也写了很多小说和话剧剧本。
她们不怀念,只是混乱的年代总是有很多故事,真的是人间百态,都是很好的素材,只是一个表达的工具。
她们能够把记忆、情感、真实完全剥离开。
四位现在都还健在,身子骨很硬朗。
霍羡青和霍影来也退伍了,他们在五十岁之前就已经晋升到了上将,后来一个被任命为空军司令员,另一个是副司令员,又被分别任命为军委副主席和□□副主席,是副国级领导。
为国家培养了无数能够在各个方面可以独当一面的尖端人才。
霍敬亭的妻子叫做琼宛溪,是非常厉害的演员、编剧、剧作家和电影导演,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后来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再后来开始涉足电影也执导过几部电视剧,并担任编剧,87版《红楼梦》,94版《三国演义》,《武则天》,《大明王朝1566》,《闯关东》,《大染坊》,《走向共和》,《亮剑》,《大宅门》;出身于文学世家,家里人都曾在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任教,解放后去了八一制片厂工作,琼宛溪的外公和爷爷是解放军上将,解放后都去了空军部队,奶奶和外婆是外交部副部长,琼宛溪的爸爸解放军中将,也是空军,弟弟从商;琼宛溪的妈妈是文工团的,在改革开放后就开始经商做外贸,还在北上广深买了很多很多地,又很会投资,赶上了每一个风口,避开了每一个雷区,而且特别守规矩,台面上的都是小丑,巨鳄都潜伏在水底下只露出冰山一角。
女儿琼呦呦出生于1982年。
在1996年考入了中央戏剧表演学院表演系,年纪最小,成绩最好,她是当年的北京市文科高考状元。
霍霁尘的妻子叫做修拂星,也是成就极高的演员、编剧和导演,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家里是电影世家,最早在联华影业公司做导演,解放后都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但是外公和爷爷是解放军上将,解放后去了海军,爸爸是解放军中将,是海军,外婆是财政部副部长,奶奶是八一制片厂厂长,妈妈是□□的歌舞演员兼团长,弟弟从商,是北京首富和山东首富,有一个做服装设计师的妹妹,妹妹长期在美国洛杉矶定居,因为妹妹在好莱坞工作,主要是为电影做服装设计的,光是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就拿了十二次……;修拂星主要还是制作电影,但也执导兼编剧过电视剧,比如《太极宗师》,《离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大宋提刑官》,《粉红女郎》,《聊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杨贵妃》,《聊斋》,《唐明皇》,《法门寺猜想》……
儿子修鹿鸣出生于1980年。
在1995年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是年纪最小的学生,是当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
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演艺世家。
琼宛溪的弟弟和修拂星的妹妹是一对,在1999年生下了女儿琼揽月,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那晚的月亮是全年最圆的月亮。
琼揽月毕业于纽约大学导演系,现在就是在美国执导电影和电视剧,做制片人。
修鹿鸣是北电校草,琼呦呦是中戏校花。
多才多艺,外貌出众,身材高挑,一个一米九一,一个一米七三,性格好,有才华。妥妥的白富美和高富帅。
是完美的人。
修鹿鸣和琼呦呦是在北京的空军大院长大的,是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长大,在中戏的校园里长大,在电影院长大,在图书馆里长大,在制片厂里长大,会讲一口流利的广东话还有多门外语。
后来因为琼呦呦想学舞蹈,就送少年宫学舞蹈。
就是那种轻轻松松做到满分的人。
当时是北舞附中的老师来少年宫招生,让她去考,外形条件尤其出众,从小就是个美人,舞蹈天赋和专业能力极其突出,琼呦呦才不去呢。
她才不要住集体宿舍,她才不要天天练习练功,也不能摸鱼,她只是想学舞蹈,志不在此。
她和修鹿鸣在北京四中念得好好的,有多想不开才会去北舞附中?
但还是有跳舞,后来去参加了第四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是中国古典女子金奖,是唯一一个非舞蹈学院和艺术院校出身的选手,但是表现得真的是太好了,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东方歌舞团的人也来招她,她还是不去。
那个时候的琼呦呦就喜欢看书,喜欢文学创作,喜欢写歌,喜欢看电影,喜欢看话剧,喜欢摄影,喜欢演戏。
琼呦呦又聪明,学习成绩还好。
虽然琼呦呦学的是文科,但经常参加物理数学化学国际奥林匹克的竞赛,拿金牌,清华北大就给她家打电话,要抢她,直接给保送名额。
和去年的修鹿鸣是一样的。
琼呦呦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规划来,参加了艺考,但只考了中戏和北影两个学校,别的学校更是完全不考虑。
她也没有什么压力,自己文化课成绩很好,艺考要是没过,她就去考北大文学系。
最后的结果就是,琼呦呦的艺考成绩是第一,文化课成绩也是第一,还是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
最后纠结,是去北影还是中戏,北影有修鹿鸣,但是觉得中戏的表演系更好一点。
修鹿鸣就让她选中戏,到时候去看她就行了。离得也不远,九公里多。
毕竟家里很多人都是从事演艺事业的,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窍早,入门早。
艺术天赋也是拉满的,特别灵,就应了一句话,有些人一出来,观众就已经帮忙演了,有独特的气质真的好重要。
琼呦呦在入学前就有过表演经历,有一次。
她的出道作品是电影,修鹿鸣和琼呦呦是主演,盛图南执导,楚培风做编剧,上官惊鸿担任摄影。
横扫1995年的国际大奖,比如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奖、最佳女主角,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
出道即巅峰,且一直在巅峰之上。
修鹿鸣和琼呦呦是妥妥的高富帅和白富美,家里人投资也很挣钱,从很早就开始拍广告了,挣了好多好多钱,还有自己的小说的版税稿费,还有自己唱片收入,大学学费都是自己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