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罗曼蒂克野史 > 第140章 第 140 章

第140章 第 14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朴彩瑛之前也说过类似的话,那些已经出道了的爱豆也有唱得特别糟糕的人,金娜恩还会跳舞,不只是芭蕾,还有街舞和朝鲜舞,比很多爱豆都强了。

柳智孝一直知道自己在唱歌方面有天赋,她又不是傻子,郑恩地之前在音乐学院上课,她会去找她,那些学生能做的,她都能做到的,那些老师演示的,她能做得更好,但这不包括高音部分,她是后来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够唱好高音的。

她擅长的中音和低音。

高艾琳很好奇,演员对于自己出演的第一部作品是怎么样的感情呢?

金娜恩、郑恩地、朴娜琏都演戏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朴彩瑛因为在美国拍戏的原因就缺席了。

柳智孝就是客串过几部好莱坞电影而已,她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根本不配叫做演员。

金娜恩想了想,就只有感激,“感谢导演和编剧选择了我,第一次演戏,完全的新人,之前就是在拍广告和念书。但真的很想很想做演员,但是试镜一直失败。这部电影上映后,确实火了,广告邀约越来越多,但是试镜还是很不顺利,一年的时间,持续落选。”

郑恩地也是同样的想法,“我也是非常感激,《请回答1997》真的给了我很多机会。”

朴娜琏就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工作,只要一想到是工作,她就不会有太多的情绪,谁的快乐来源是工作啊?!

啊,朴彩瑛是,但限于做音乐的时候。

金娜恩:“做演员,有科班出身的,有跨界发展的。有背后有资本有关系的,有特别有天赋的,有皮囊极其优秀的,有运气特别好的。但还是得看人啊,有没有遇到好剧本合适的角色的运气也很重要。我会收到很多电影剧本,但现在很少有剧本能打动我了。也没有特别喜欢的电视剧剧本。”

高艾琳:“很正常,一个国家的电影行业最繁荣辉煌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就是十年,二十年。电视剧也差不多。有的时候是因为观众的价值观产生了变化,或者是大环境的改变。有的时候是因为创作者缺乏想象力,观众产生了视觉疲劳,会腻,失去兴趣。很多电影类型刚出来时都是充满想象力的,因为从无到有。但等越来越多相似的作品创作出来以后,自然就会引起疲劳,越是刺激的越是惊艳的越是容易在疲劳后一蹶不振,因为没了这些竞争力。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就还是要拍大众的故事。

只要逻辑上没有缺陷,故事讲的好,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所以我就很反感好莱坞的政治正确,最起码要把电影故事讲明白吧。

故事都讲不好了,还要想着为少数群体服务,导致就算影片中的科技很高大上却会与绝大多数观众的生活常识相悖,尤其是人物的行事动机,以至于很难看到一个及格线以上的故事。

故事是写不完的,拍摄手法是有局限的。

灵感再多也要落于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仅靠一个灵感远远不够,不得不加入很多套路化的东西。

所以现在电影题材大于内容的情况才频频出现,靠一个噱头把观众哄进电影院,看起来,题材好像是新的,但都是旧的。

就比如那些超级英雄大IP。

这很正常,再好的东西都会有衰败的时候,人家好的时候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不能因为过度的重复导致的审美疲劳后的衰落就否定之前所有的荣耀啊。可能人类在艺术方面的创造性确实也到了瓶颈期,上限在那里了。

韩国的爱情电视剧挺有特色的,每个时期的作品都有共同点,爱情是最简单但也最容易拍不好的题材,很容易就变成俗套。

爱情是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标准的,但肯定不是自我感动和一厢情愿。

人类的交往就是人性也欲望的体验,爱情,更加复杂。

像异地恋、异国恋这种,对人的要求很高,异地恋谈到后面,全凭良心。

人格的吸引,灵魂的合拍,观察、审视,得出对方是个好人。

直面面对对方的真实、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爱情的主人公越不现实越好,就比如《鬼怪》、《金秘书为何那样》、《大力女子都奉顺》。

电视剧不只有爱情剧,但是拍爱情剧是最多的,也是韩流文化输出的主力。

再加上韩国的电影和电视剧是完全不一样的行业,我的意思是播放平台不一样,电影就是电影院,电视剧还分为有线台和无线台,观众受众和经营模式都不样。

这些年,题材在不断地丰富。

但都想跟风,复制成功,千篇一律,太无聊了。

现在,韩国影视综艺市场也满是泡沫,流媒体的回报率高,诱惑啊,为了迎合流媒体算法、短视频,也没有审查限制,就可以加入大尺度、追求爽感、碎片化、过度挑逗情绪,透支观众的信任。”

剧本是作品的根本,事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要合逻辑,细节满满,每件事都代入感极强,真实不悬浮,塑造的人物要非常有逻辑层次,不是套路化,是通过很多铺垫,让人物形象一步步立起来具体起来。

在剧本围读的时候,演员就要完成完成全部的准备,要理解角色。

高艾琳的剧本围读会不只是对台词,是要理解作品,要理解角色,演员连剧本都读不懂,还演个屁啊。

要把每一件事情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都要讨论很久前因后果,给每个行动每个台词都找到原因。

创作环境和氛围好了,才能齐心协力钻研出一部好的作品。

高恩星:“所以我觉得A24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公司,远离好莱坞主流文化圈,你们真的非常大胆,很有趣,很可爱,很个性鲜明,也开辟一条新的路。”

朴彩瑛承认这一点,“我们支持创作者的想法,尊重导演的自由,不干涉,不指挥。这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的独特之处,因为A24没有那些好莱坞巨头影业有钱,我们就是小作坊,所以我们选择了病毒性营销和口碑营销。创业真的很难,特别是这种独立电影公司,第一年,什么也没有做出来。blumhouse(布伦屋)和The Asylum(疯人院影业)的成绩就特别好,就形成了巨大的对比,让我一度怀疑自己,但现在就好很多。”

金娜恩:“The Asylum也是你投资的吗?那家公司的山寨片真的是简直了,但是烂得出奇,烂得出彩,看着特别爽。用心做烂片,虽然烂,但是很用心,很猎奇,很无厘头,很扯,很离谱,但特别有诚意。真的是我的快乐源泉,好搞笑,就很适合吐槽,适合宣泄情绪,看完以后心情就变好了。”

朴彩瑛:“Blumhouse和The Asylum最开始是我爸投资的,但他已经把大部分股份转给我了。最开始,他觉得这个公司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就是打造小成本优质独立电影,但是后来也是阴差阳错,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种模式能坚持这么多年,甚至还能产出一些高质量的作品,甚至成为了开山鼻祖,也算是很神奇了。”

从朴爸爸喜欢投资初创企业和小公司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赌”性很强的人,他也没有输过,慧眼识珠,说的就是他。

也确实是因为这块的市场是空白的,好莱坞原先的B级片体系要不随着成本增加而升格,要不更加下沉彻底cult化,导致这个阶层的市场成了空白,这个公司靠着硬蹭,还省掉了宣发,再借助互联网,人家这是正经找到了一个聚宝盆。他们把握住了机会。只要欧美和日本还有租借DVD的人群,只要还有Netflix这类流媒体平台,这个公司就会一直存活下去。

The Asylum的每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很低的,像是每部电影的成本绝对不超过五十万美元,就是疯狂蹭热度,把握住流量,然后快速产出作品变现,薄利多销,保证能够收回成本,甚至是盈利,虽然赚的不是特别惊人的数字,但是盈利率高,几乎不亏,就是赚多还是赚少的区别。

高艾琳:“我也会去DVD店里租他们的电影,就是典型的派对电影,大家都知道烂,所以边看边聊天边吃东西边吐槽边干其他事情,并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损失。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如果是那种大制作,我会有很高的期待值,但如果是烂片,我会降低期待,反而会被惊喜到,后着就是The Asylum的受众人群的心理。就是很真实,就是实打实的烂,不包装。我认为能把故事讲好,电影就算是合格了。The Asylum也好,Blumhouse也好,A24也好,这三家独立公司有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电影风格,也没有迎合主流迎合舆论,把这做到了极致,是非常成功的公司。”

朴彩瑛:“我不想让这三家公司变大,不想让他们变得资本化、套路化,我希望我可以让这三家公司一直保持独立,不要被那些大公司收购。这就太没意思了。”

高恩星:“巨星巨资大制作,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票房,保证了收视率,也是宣传的卖点之一,投资了多少亿美金,耗时多久,请了哪位导演哪位编剧哪位巨星。但是也容易玩砸,例子多得很。韩国的现实题材电影,太多素材了。但是韩国的电影市场不能只有这一种题材,有共鸣让人反思的电影固然好,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这份沉重,还有很多人是为了放松是为了消遣而进电影院。也不能只靠着漫画和小说改编,编剧如果都不能靠自己创作出故事,这就太可悲了。”

高恩星和金娜恩都是高艾琳的影视制作公司的签约编剧和导演,没有限定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高艾琳也是,没有限制,她们可以做得很好。

电影是制片人和导演的事,电视剧是编剧的事。

这个规则在美国适用,在韩国也适用。

电视剧行业,编剧起到很大的影响因素,提供最初的想法,创造整个故事,撰写剧本,编剧决定故事的结构和情节的发展方向,一切直接决定着收视率的高低。编剧在选择演员、剧目命名、营销推广等各环节都有很高的话语权。电视台要的是收视率,也就是需要优质编剧。

编剧的行业地位也非常高,甚至在电视台排电视剧档期的时候,编剧的地位也足以影响电视台决策,编剧占的权重超过一半。

编剧地位高、薪酬高,兼任制片人、导演的案例屡见不鲜。

在韩国,最典型的就是高艾琳。

韩国对编剧有完善的保护机制,和物质、精神激励,产生了良性循环,会容易产出优秀作品。

韩国电视剧编剧按照实力、地位、作品个数以及工作年限评等级,也是金字塔结构,越资深的级别越高,薪酬价格也越高。

韩国有一个非常权威和极具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叫做韩国放送编剧协会,这个协会设定了门槛,每个编剧必须有5部以上公开发表的电视、电影作品,才有资格入会。协会可以维护和保障编剧权益和权利,并提供培训、签约机会。和美国那些协会是一样的。

像高艾琳就是特级编剧,位于金字塔尖。

高艾琳、高恩星、金娜恩,她们的背景就比较多元,高恩星是科班出身,高艾琳勉强算是科班出身,金娜恩就是跨界的,在韩国比较少见,但是在美国很常见。

美国的导演和编剧背景很多元化。

所以高艾琳也希望鼓励大家积极创作。

……

柳智孝:“娱乐圈本来就很赚钱,虽然做演员不是稳定工作,但是演员也能接代言拍广告啊,像娜恩和彩瑛这样有代表作、有粉丝基础,已经混出头的演员,咱们又没有搞过灰色收入,老老实实挣钱,老实缴税,又没有搞实体经济割粉丝韭菜,有公司也没有上市割股民韭菜,本本分分唱歌演戏走秀,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只要自己别作妖,遵纪守法,守好自己的道德底线,把演员当成一个职业,专业一些,好好工作,德艺双馨,每年的收入绝对不低。”

高艾琳:“达不到这些要求的人,照样能赚得盆满钵满的。”

朴娜琏:“这个行业,也挺看运气的。”

柳智孝:“看似是巧合,但如果没有前期的那些准备和努力,机会就算来了,也抓不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