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前脚刚走,林晋声后脚就跑了进来,望着门口的校服盯了许久。
严周满看着他傻愣愣的样子好笑地问,“怎么?认不出你之前那脏到不行的衣服了?”
林晋声望着那衣服点点头,对严周满的技能表示肯定,“哥,还得是你厉害”。
“少贫嘴”,他从料理台出来,把放到一旁的苹果递给他,“你一会回去的时候把这苹果带回去吃”。
女人送来的苹果他分成了三份,一份给了张婶,一份给林晋声,还有一份他留在店里谁想吃了就去吃。
“我不要”,林晋声很干脆地拒绝,随即又缓和了一下语气解释道,“哥,我不爱吃苹果”。
“行吧”,严周满也没再强求,把手里的苹果和店里那堆放在一起。
之后每次午饭后严周满都会削一个苹果给大家分,刚开始林晋声也不吃,后来每次严周满都问他,久而久之又开始和大家一起吃苹果。
不知不觉,林晋声到店里帮忙了大半个月,九月月底,严周满叫住林晋声把几张纸钞给了他,“拿着吧,你这个月的工资,你来了差不多二十天,按一个月给你算的”。
林晋声嘿嘿地笑着接过红色大钞,手里摸着的的厚度却好像不一样,他数了数发现有八张,赶紧抽出三张还回去,“哥你怎么连十以内的数数都数错了”。
严周满咬着牙往他脑袋拍了一下,“就不能是我觉得你表现好给你涨工资了”。
“嘿嘿,我表现好吗”,他摸着被拍的头傻乐。
“表现好”,严周满点了点头,肯定地说“尤其是最近开始写作业了,这点表现得特别好”。
林晋声的脸又垮了下去,颇为抱怨地说,“你怎么比我家人还操心我的学习”。
“因为我喜欢学习好的小孩儿”,严周满看见有客人进店,丢下林晋声去煮面。
林晋声听到这话不依不饶地像个小孩般撑着手在料理台上追问道,“我学习成绩好你就喜欢我?”
“对啊,谁不喜欢成绩好的小孩儿啊”,严周满看了他一样故意这样回答。
林晋声撇了撇嘴把钱揣兜里。周末生意清闲,他干脆把作业从书包里套了出来在严周满面前扮演乖小孩。
张婶从后厨出来见了也连连夸赞林晋声懂事了,开始好好学习了。
快中午时严周满接到送货老李的电话,对方今天驾车来送货的时候遇到追尾,说是整个车屁股都给撞凹陷了,万幸人没事,可今天没办法把花椒送过来了,得等几天车修好了才能送来。
严周满店里的花椒从当年爷爷开面馆时就和那家农户合作,现在他继承了爷爷的手艺开面馆,农户的儿子老李也继续在那块土地上继续种植花椒。
他们家的花椒粒小麻味重,无论是炒料还是日常炒菜放进去都格外增香,这个季节正好花椒成熟,原本他和老李约好这周六送来,没想到出了这个差错。要是其他的东西还好,店里的花椒余量都撑不到周一,严周满看着一旁做作业的劳工林晋声直接和老李说下午自己来取货。
午饭后,他提前在碗里备好汤底的佐料,跟张婶简单交代后就带着林晋声出了门。
老李家在乡下,严周满的破旧小三轮经不起这番折腾,只能和林晋声来到客运站乘坐城际客车。
严周满对城乡客车的认知还停留在小时候,细节上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两人拿着票一路经过候车室,空气中弥漫的饭菜味、背篓味以及若有若无的脚臭味,一时间严周满警铃大作,他伸手按住林晋声的肩膀,想叫住他两人一起撤离。
“怎么了哥?”林晋声问严周满。
严周满立在那里几秒,最后还是闭着眼睛用鼻子呼出一口气,“没什么,走吧”。
林晋声哦了一声继续朝着验票闸机走过去,两人一前一后地经过站台找到对应的客车。
去往老李所在镇子的客车有些老旧,还是年代剧时的那种在车中间开一道门的客车,他好奇又兴奋地跨步上车,看见司机台后面的一块没放座位的空地上已经放了好几个背篓,里面装满鸡鸭鱼或者一些食品塑料袋。
身后严周满踏进车又退了出去,险些撞到后面要上车的人,林晋声赶紧下车扶助脸色有些难堪的严周满,“哥,你怎么了?”
严周满没想到车里的味道比大厅的味道更难闻,回望着验票出口的方向,心里一千一万个不情愿。
“哥?”
一声叫喊又让他理智回归,说到底今天无论如何也得去,客车是性价比最高的交通工具,在心里难受和钱包难受之间,他艰难地选择了前者。
车上已经坐了很多人,林晋声找了一处两个连坐,带着严周满一起坐进去。
可他发现严周满的表情有些奇怪,而且正襟危坐着腰板挺得笔直就是不靠椅背。
“哥你到底怎么了?”他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