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双也想帮忙,奈何自己是真没什么劲,他挺有自知之明的,甚至都没想过去尝试一下。重的力气活做不了,薄双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他就去帮忙登记数量和重量,再帮忙算算金额什么的。
今年雨水较往年而言,比较均衡,下得虽然频繁,但没有那种下很多天大暴雨的时候,所以树上摘下来的好果子很多。
来收果子的人也就一个司机和一个收钱的,还有一个搬货的,加上付谨寒,总共就四个人,忙活了快三个小时,才全部装完。
中途有老乡送了些馒头、包子和茶水过来,薄双只啃了个馒头,连茶水都没顾得上喝。他下午还有课,帮着统计完数量和金额后,就先回去了。
这一上午,又忙又累的,别说去问付谨寒什么,两人甚至都没说上句话,只点了个头算打了招呼。
第二天晚上,薄双想了想,晚饭后去了趟王大爷家,除了想问付谨寒怎么跟胡主任说,和想看看怎么谢谢付谨寒比较好之外,还因为他有点好奇。
付谨寒一直住在山上,也没什么事,那他每天都在干什么?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待得有些闷了,山上没有别的同龄人,他和其他来支教的老师们有点代沟。这种代沟来自年龄差距,也来自见识上的差距。
说来奇怪,付谨寒虽然老喜欢和他抬杠,但薄双没在他身上产生过那种明显的差距感。
王大爷家和薄双住的这户人家挨得并不算近,薄双吃完晚饭和胡主任说了一声,就按照记忆中的路线找了过去。
到的时候,付谨寒他们正在吃饭。薄双一看,就明白了一半为什么付谨寒能在山上待下去的原因,他们竟然在吃烧烤!而且烧烤架旁边,还摆放了不少啤酒和可乐。
薄双看着那一盆盆的肉串、鸡腿、和各种各样的蔬菜串,一时没控制住,在这一阵阵飘过来的烤肉香中,咽了下口水。
付谨寒自然看到了,笑眯眯地刚要开口,就被薄双打了岔,“我有事找你,出来说。”
院子里不止付谨寒,还有王大爷和他家小孙子,和另外几个薄双没见过的人。那几个人看上去年龄比他们稍大一些,但也没村子里其他老人一样的那么大年纪,大约30~40岁的样子。
薄双猜测他们应该是和付谨寒一起的,就冲他们点了下头,算是打了招呼。
付谨寒不动,坐在烧烤架边,“什么事你说呗,这里都是自己人,没什么不能听的。”
薄双用眼神示意付谨寒跟自己走,没想到付谨寒反而递了一把烤串过来,“先吃,吃完再说,天大的事也没有填饱肚子重要。”
薄双想了想,接了过来,坐在一旁慢慢吃,真的很香。边吃还边和他们聊起了天,才得知原来那个一直在烤肉的那个的人,以前是厨师。难怪烤得这么香,这味道和宁城最火的夜市摊比起来,也不差多少的。
薄双是头一次来王大爷家,他也是这个晚上才知道,原来付谨寒他们还带了无线电接收器,只要连上他们的设备,网速和在市区几乎没有差别。
等薄双也连上他们的设备,手机瞬间响个不停的时候,付谨寒能在山上待下去的另一半原因,他也找到了。
薄双不喝酒,只喝了瓶可乐,烤肉配可乐,越喝越兴奋。到了最后,薄双也没能找到和付谨寒单独说会儿话的机会。
不过这样也好,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薄双说什么付谨寒都要顶嘴,活脱脱一个爱找茬的讨厌鬼。但这个晚上,付谨寒一次都没和薄双抬杠,他们一起听王大爷说村里的趣事,一听就是几个小时。
又过了两天,大良山一年一度的鬼节到了,家家户户开始往外送鬼。
临近鬼节,薄双却开始心神不宁,他有些担心是不是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不过奶奶恢复得挺好的,人虽然还在医院,但已经能坐起来了。薄双每天都会给奶奶打电话,和她聊上一会儿。
薄双给奶奶打电话,倒是不会刻意避着姑姑。上次他给姑姑发视频后,姑姑回说知道了。之后怎么处理的,薄双不太清楚。
他虽然有江瑜的微信,但应该是被分组屏蔽了。因为已经很久没见过江瑜更新朋友圈了,以江瑜那种什么都爱发出来显摆的性格,不可能这么久了,一条朋友圈都不发。
薄双进山时发的那条朋友圈,路上信号时好时不好的,但到底是发出去了,还收获了很多点赞和评论。
蔡小然也在看到薄双的朋友圈之后,发了私信给薄双,问有时间能不能给打个电话聊聊天,他在家里很无聊。
薄双前几天有个晚上没和其他老师出去溜达、消食,倒是给蔡小然打了电话。但蔡小然当时好像在参加什么活动,有些吵,两人没聊太久就挂了。
其他的评论,薄双挑着回复了几条,网速太差,别的也顾不上。
到鬼节这天,薄双从早上起来就心慌。
薄双甚至在想,是不是因为他死过一次,现在原本也该是只四处漂泊的鬼,只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机缘,才能作为人再活一次。所以他才会在鬼的节日这天,格外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