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醒来,路上满目所见都是松针样的树,赶了一天路的谢风霁路上只吃了果子和剩余的鸟肉,并没有动背篓里的肉干。待到登山第四天,慢慢的针叶林变成了低矮的灌木。灌木丛里有些小动物蹿来窜去,长着一身厚毛,此时气温已有些低。
谢风霁找了一处向阳的地方,吃了两根根茎,眼看食物只剩五六枚果子和一块半大不小的根茎,默了默,从背篓里之前一直没碰的肉干上,掰下一小块,啃了起来。
待填饱肚子,继续向山的顶端进发。
这里有一种长尾、高壮,身披毛发的四足动物出没,由于灌木丛没有树,谢风霁一直手握长矛,警惕着这种动物。不过对方似乎没有把谢风霁看在眼里,或者说并没有列入食谱范围,一直到他走到灌木林边缘,远远似可以看见草甸时,也没有任何攻击行动。
天色已晚,谢风霁升起火堆,打算在灌木林边缘停留一晚。
利用锥篓里的炭块,和周边折来的灌木,足可在这个夜晚,燃烧一夜的篝火不灭。
这个黑夜,谢风霁在朦胧中度过,头一点一点的,眯了一会儿又赶紧清醒过来。——随时给篝火添加燃料。由于怕有动物从后背袭击,谢风霁又在身后特意点燃了一小簇篝火。
黑暗中,窸窣的声响和动物隐绰的轮廓,以及几双幽亮的眸子不时闪现。
待天色渐亮,谢风霁熄灭火堆,——等待木炭上的土把火熄灭。冷却好后,拾捡出来放锥篓里。
在放进去之前,铺了一层潮湿的土,之后在木炭上又盖了层土。确保不会有蕴含火星的炭块,把所有的木炭都点着。
之后谢风霁迈向草甸区域,由于没有高大的植被遮挡,这里的风更大了,气温也更低;谢风霁用一身的皮毛勉力支撑着,全身最温暖的大概是盖着兽皮裙的臀部和背部有背篓遮挡的地方了。
撑过几小时,眼看越来越冷,谢风霁把之前捡的黄羊皮覆在身上,把有毛的那侧朝里。在寒风中边吃东西,边往前赶路。
大约下午到达一片荒漠地带,四周寸草不生,十分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