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用过早饭后谢风霁观察了下地形,顺着选好的路线进入大山。这是一座高耸的山脉,底端这一部分是山林,最顶端是雪峰。
一路向上,刚入林子不久,谢风霁就遇到了生活在其中的黄羊群。等正午时分,休息时透过枝杈目睹了一种强壮的、能四肢着地也能直立的,全身带毛的动物。不过对方只走了几步就停下。谢风霁略有些饥饿,不过为了节省食物,他打算待下午过半时再吃东西,届时再赶会儿路天就黑了,晚上睡前也不会感到饥饿,正好省一顿饭。如此待下午过半,谢风霁坐在树上用了些肉和果子。吃饱后正打算赶路,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黑乎乎,长着獠牙的动物,正在一处草丛里挖着什么。
由于对方体型高大,谢风霁暂时没有下树,而是好奇的看着。这个角度只能看到对方壮实的背部和部分獠牙,本来只是一时好奇,对方传来的声音反到引起谢风霁的注意。
好像是......猪叫?
谢风霁紧盯着那只动物,直到对方抬起头。鲜明的猪鼻子露出来。
确实是野猪①的模样。
这样一来谢风霁就很好奇,对方正在啃食的食物是什么?
据说猪是一种杂食性动物......
等那只野猪吃饱往远处去,周围也没有什么威胁时,谢风霁便向那处走去。发现是一种植物根茎。
看着土坑里啃剩的根茎,谢风霁想了想,又动手在坑里挖了挖;挖出几根小臂粗细的根茎来。
掰了一小块,尝味道。
跟木薯和山药的味道不同,但也还可以。又多了一种食物来源!
谢风霁简单抠下上面的土块,把几根根茎放背篓里。仔细查看了土坑上面的植物,把样子牢牢记在心间,临走前干脆拽了一把这种植物,放背篓里,便继续爬山。
傍晚,谢风霁气喘吁吁的停在一棵树下,爬上树休息时,一边回望自己爬过的山一边在木简上记下来。同时在木简上记道:
「狭长心形叶子,枝液乳白,
根茎可食,约手臂粗细、半肘长。丛生。」底下绘了一幅植物图画。
这一日就过去,第二天醒来谢风霁就被饥饿感不停提醒着:进食。
隐忍到半上午,谢风霁在一棵树上用食,一口气把昨天剩下的半只野兔大小的肉全吃了,这下背篓里只剩大半篓的野果、三根根茎和四只烤好的鸟肉。该想办法寻点食物了。
谢风霁揪了几片树叶尝了尝,一边四处张望,看能不能在这山上找到果树或其他果子。结果反而听到了踢踏声,几只长角黄羊结伴走来。看着长角黄羊,谢风霁想要出手的想法又蠢蠢欲动。这次他打算试一试,于是拿出绳索——把绳索一端留出大约十公分的长度,然后那一端回系到十公分之下的绳索上;绳子另一端穿过这个圆形环扣,形成一个可收紧的回扣。
谢风霁调整好这个回扣的大小,抓着环扣的边缘,把它甩出去,穿过羊角和脑袋,落到长角黄羊脖子那,用力一拉。收紧绳扣的同时,迅速绕着树干跑了几圈,借由树干的力量,把长角黄羊牢牢的捆住。系好绳索后,谢风霁随即拿出一根长矛,向被困住的长角黄羊发起攻击。
待硝烟暂停后,不等谢风霁上前,在附近的其它长角黄羊赶过来,它们走到倒下的同伴身旁,用头颅顶了顶对方的身体,又帮它舔舐脖子上的伤口,另有一只长角黄羊冲谢风霁攻过来。
谢风霁赶忙逃上树。十几秒的功夫,那只受伤的黄羊失去气息,它的同伴再等下去也等不到对方站起,几只长角黄羊哀鸣几声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