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原始人观察日记I > 第12章 火种

第12章 火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一早,谢风霁下树时双臂酸软,估计是用力过度了,待一路跟着猴群来到昨天的觅食点——从昨天开始,它们就开始重复之前的觅食点。

这片灌木丛里、草地上分布着各色野果,在进食时还有一只刺猬跑过谢风霁身边。看对方顶着几颗野果跑远,谢风霁环顾四周,总觉得附近食物资源紧张,加快了进食速度。一边吃一边观察下一处食物所在地。

就这样,大家都在为生存而努力。

翻过草丛、树沿,转过灌木、土丘。谢风霁没放过任一处地方,把找到的食物都放背篓或肚里。

三小时后,谢风霁基本填饱肚子,其它猴子还在寻找蚂蚁等昆虫。

‘新颜料也该试试效果了。’抱着这样的想法,谢风霁跑到不远的树下,继续做手里的木筒,打算趁回去时打一桶水调颜料。

花了一阵功夫才做出外表圆滑,内里被劈成棱形的木筒,大约掌余长。做好后,还找了块儿木塞,甚至把容器口内部都磨圆滑了,避免漏水。

之后谢风霁打算把之前想做的梳子做了。把劈好的木片用墨绿色石刀劈出锯齿,谢风霁放轻力气,尽力劈得细一些。——锯齿一个挨一个,中间只留小小的空余。做好后,为避免毛发被木制品缝隙、毛糙处纠缠,谢风霁用随身携带的细绳在锯齿间,来回拉动打磨。无奈效果不明显,干脆用细绳把锯齿缝里凹凸不平的地方全盖上,每个缝隙里都缠了绳子。

谢风霁拿着木梳,把自己蓬乱的毛发梳理一遍,尤其是发痒的部位;过程不好赘述,但确有驱虫效果。

饱食而归的路上,谢风霁在小河边打水,特意摇晃了几下,确认木塞不易漏水、容器底部也没有泄露才高兴地返回居住地。

回去后谢风霁直奔自己的树窝,从石堆里拿出一块厚石片,又用另一块石头在石片中敲击,弄出一块儿凹槽来。然后把上面的碎渣倾倒,掏出绿色石粉加水调和,用毛笔蘸取写在木简上:

「截止目前共发现六个觅食点,二、四、五号觅食点周围有水源。凶猛的肉食类动物有巨狮、树蜥、似虎、」

谢风霁一边写一边在动物名字下画了一幅图像,把每个动物的特征简单画出来。得益于少年时期有过几年学画经历,工作后偶尔还动动笔的谢风霁很快把几种动物的尖牙、长尾、花纹等特征画了出来。随后继续写道:

「素食动物有:长角黄羊、鼠兔、刺猬......

未知食谱动物:三叉兽、野牛(可能食草,未亲眼见证)大象。

地形:东边有高山,」

写到这儿谢风霁想起之前被困在树上那三天,看到东边有巍峨的大山,以及山顶那一抹雪白。那时在心底闪过的想法,此刻又浮现出来。他想爬上那座山看看。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周围地形是什么样、距离人烟有多远。

他对上次的登山结果并不甘心。。因此继续落笔写道:

「南边有一座岩石山,半天可登顶。

西边是一片平原,植被茂盛,望不到边界。」

对北方了解不多的谢风霁,无从下笔,随后把毛笔、木简收起来。看了看积攒的东西,干脆又拿石斧下树,到旁边树上劈砍树枝,做木简用。

运回来的树枝,被谢风霁劈成根根手指粗细的木片,像之前那样在每块木片的上端,两侧各挖一凹槽,下端同样如此;然后用细绳在凹槽处绕上两圈,第三圈穿过上一圈,继续在下根木片上缠绕。就这样把所有木片排列好,固定住。

把做好的木简卷起,放到一旁。按照这种方法,谢风霁做了三卷书写工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