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刚出炉,较之前所有草叶更加坚韧的绳子。谢风霁满意的收手,把之前果柄系成的扣子取下,用这根细绳先给毛系了个扣,再把它绑在“笔杆”的某一侧。如此一支毛笔就做好了。
毛笔做好后,该拿什么做颜料?谢风霁摘了些树叶、花朵和草叶,各自用石头捻磨;尝试做颜料。无奈这几种材料的汁水很少,难以汇成一定量。最后从背篓里找到一种紫色果子,其色泽和丰盈的汁水,经过试验后成为支撑书写的重要工具。唯一遗憾的是需要多找些这种果子。想到这儿,谢风霁忽然想起之前见过的藤蔓上的红果子。
应该正可以用。
谢风霁把红果子用树叶包好,回到树上挨个挤碎,用树叶接取了足够多红汁后,再用毛笔沾取书写。终于把路线补齐了,谢风霁看着上面浅淡的字迹,这种果实汁液并不容易渗透,还好能看清字形。等忙完这一切,终于能闲下来。
此时大部分猴子早已吃饱,在树上游玩着消磨时光,等待消化完开始第二轮进食。
谢风霁看了会儿猴群,又随意的闲看风景。静享这难得的片刻时光。
下午,谢风霁到树下收集了很多藤蔓上的红果子,打包放背篓里。回到树上又重新劈了很多木片,然后在木片顶端的左右两侧,挖了个小凹槽,连同上午没来得及弄的木片一起。
他解下腰上悬挂的木牌,翻动了一下,这根旧藤蔓恐怕不能再弯折,谢风霁把木牌挨个从上面取下来。按照书写时间,用新藤蔓重新绑到一起。
将(劈过的)藤蔓在凹槽处缠绕两圈,最后用藤蔓越过第二圈藤蔓表面,潜到第一圈下面,然后用钻出来的藤蔓,继续缠绕下一块木牌,直到把所有木牌都悬挂在藤蔓上。谢风霁转了转藤蔓,把要使用的木牌置于身前,然后把这根挂满木牌的藤蔓松垮的系在腰间。
重要的东西还是挂在身上比较稳妥,在野外容不得丝毫疏忽(by谢风霁内心)。至于背篓?跑动间可能会遗漏。
做完这些时间已经不早,谢风霁匆匆用了几口野果就跟整个猴群一起返回居住地。
归程由于不需要记录,谢风霁跑的很快,跟前面的猴子逐渐并行,那只猴子发现谢风霁的到来,哀叫几声躲到旁边。
谢风霁疑惑的看过去,直到发现对方身上那处血洞才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