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就这么结束了。可这个冬天,滨城还没飘过一片雪花。
司静予女儿期末考完,俩人去了趟长白山,深度体验了一把“北方冬天该有的样子”:滑雪,滑冰,雪地里打滚,吃冻梨,吃粘豆包,户外冷得裹成球,房间热的要吃雪糕降温。这种极致对比,只有东北能给予。她若干年前深处其中时,没什么印象,离开多年再重回故地,才发现,这种熟悉感竟很深刻,那些年跟同学跟朋友一起天寒地冻做过的“傻B儿”一件件在脑袋里飘过。
司静予在这些沉沉落落的记忆里,畅快地跟女儿疯了一周。
这一周,她几乎没看手机。除了扫码付款,她都把手机塞进最里层的口袋,生怕掉进雪里找不着,或者冻关机了。
回来前一天,她跟女儿去市集上采购了些土特产。回到酒店给婆婆和妈妈分别打了电话,说好去看他们的时间。
第二天中午,她俩从长白山飞回滨城。没让舅舅接,直接打车去了老城。
婆婆下午就过来司静予爸妈这边了,两亲家一块儿收拾着包饺子、做菜。弟媳妇儿在厨房帮忙,弟弟和爸爸在客厅看电视聊天。司静予她们刚出电梯,侄女就从屋里探出头来。见妹妹来了,喊了声“姑姑”就拉着司静予女儿钻进卧室说悄悄话了。
司静予把给两家老人带的人参、鹿茸、狍子油都分好了,洗手进厨房帮忙。饭菜都准备差不多了。司静予就帮着摆摆碗筷、酒杯。
司静予跟女儿后天一早的飞机,飞LA,女儿寒假要跟爸爸待在一起。今晚的聚餐算是提前过年的团圆饭了。司静予给侄女和女儿一人一个大红包,给两家老人也各准备了一个。举杯换盏,其乐融融。
吃完饭,司静予坐客厅跟大家聊天。老人叮嘱司静予多带些滨城的食物去LA,怕小丫头总吃西餐吃不惯。司静予一一应下。待到十点多,司静予叫了车,说回去还要重新收拾一下行李,就不住爸妈这了。
小丫头在路上就睡着了,到家司静予也没再折腾洗澡,给她换了睡衣就睡了。司静予稍微整理了一下行李,把厚羽绒服、滑雪服、雪地靴都装进大袋子里,明天送洗衣房。贴身衣物挂衣架上,明天一起打包,放进另一个行李箱就行了。
司静予抬眼看了看时间,00:29。差不多了,洗漱睡觉。
第二天下午,司静予叫了专车直接到机场酒店。晚上早早在酒店吃晚饭就休息了。第二天的早班机,先要飞深圳,然后深圳飞LA。她俩早上5点钟就起床了,一番周转折腾,终于,在28个小时后,俩人安全落地LA。
司静予老公开车来接娘俩。见到疲惫不堪的两人走出抵达口,眼神里带了些许愧疚和心疼。
司静予在LA待了六天,安排好女儿的寒假日程,陪女儿去了两次九拍架子鼓在LA的培训学校,见女儿适应的还行,司静予租了一台越野车,决定一个人自驾逛逛加州。
司静予带了几件贴身内衣、冲锋衣、抓绒内胆和羽绒服,羽绒睡袋,充气枕头,简单的洗漱包,两箱矿泉水,一箱能量水,一个袋子装了些饼干、面包、火腿、黄瓜、苹果、橙子之类好带不容易坏的食物就出发了。
司静予之所以选择去自驾,更多是因为她不知道怎么面对跟她老公的朝夕相处。她既不想让自己勉为其难,看他老公安之若怡地享受在这边的自由,也不想为难她老公迁就她的选择。这既已是事实,司静予要认真思考一下,接下来必须要做个决定了。
她沿着一号公路开了一天,夜宿在圣芭芭拉汽车旅馆。之后又转到66号公路开了一天,到了蒙特利尔,她住在小镇上呆了3天。白天去街上溜达,随处可见来自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她饶有兴致跟人家聊几句。晚上在餐厅喝白葡萄酒,吃生蚝。有时坐吧台边,点一瓶有点年份的葡萄酒,请大家一起喝。第六天,她顺路去了趟斯坦福大学,在校园里逛了逛,点了份披萨,尔后直奔旧金山。
她决定在湾区住一晚,然后去纳帕和索诺玛葡萄酒产区。那里,正是她做酒庄投资时候常去的地方,也是跟慕晓阳因为酒庄资金产生交集的项目所在。
她其实并没什么心理预期,只是走着走着就走到这里了。
次日早上8点,她从圣海伦小镇开车去往纳帕的葡萄园。当她驾车又一次螺旋式爬到山顶酒庄时,漫山的浓雾如潮般向山顶涌来,瞬间把车、酒庄、葡萄园都吞噬了。
好在司静予前一天已经跟庄主约好了今天要来拜访。因此,司静予驶入酒庄停车场的时候,庄主也从屋里出来,迎接她。庄主第一句话就是:没关系,这雾来得快去得也快。太阳一出来,它就散了。司静予笑笑说:还真是幸运,这已经是第二次被它紧紧搂在怀里了。
虽然酒庄已经再次易主,新庄主既不认识司静予,也不知道司静予跟这个酒庄曾经有过的交集。但司静予对葡萄酒的了解,葡萄酒中国市场的见解,让庄主两口子觉得十分难得,临别还送了两瓶酒庄的年份酒给司静予,希望有机会合作。
司静予感谢了庄主的盛情招待。作为回馈,司静予说会帮他们推介国内的进口商,希望早点在中国看到他们的产品。
司静予开车离开时,的确早已云开雾散,太阳毫不遮掩地铺满整片葡萄园。行驶下山时,司静予不觉笑了……的确,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她也不必。
她没再往下走,一路返回。从纳帕回了湾区。在湾区住了一晚,第二天早餐后,沿着一号公路径直开回LA。
司静予老公并不清楚她几时回来,根据司静予走时带的装备和物资,以为她大半个寒假都会在外呢。当司静予突然驾车驶进院子时,她老公跟正在喝茶的几个朋友都惊愕了。还没反应过来,司静予就从车里拿了包,过来跟他们打过招呼,径直朝客房走去。
司静予先洗了个澡,换了身轻松的衣服。吹干头发,拿过手机,给慕晓阳发了条消息:
后天上午12:00的飞机,仁川中转休息一晚,第二天中午飞北京。预计北京时间下午3点左右到首都国际机场。
消息发出,几分钟后收到慕晓阳的回复:好。准时接驾。欢迎回来。
傍晚十分,喝茶的人基本都走了。司静予老公开车去接了女儿回来。她简单做了晚饭,开了一瓶她从酒庄带回来的红酒。
吃饭时,司静予跟他俩说:我后天先回去了。开学前一周,爸爸把宝宝送回来。听司静予要先回国,女儿粘了她好一会儿。司静予安抚好她,走进书房。她有必要跟她老公谈谈了。
“聊几句?”司静予问。
“好。”她老公边答应边看向她,等她继续。
“你在这边适应的还可以?”
“嗯,还不错。今天下午你见到的几个,经常一起喝茶,原来在国内也是做大宗贸易和金融的。”她老公回应的很耐心。
“那,妈妈那边你怎么打算?她快70岁了”司静予问。
“以她目前的身体状况看,短时间内她还不需要人照顾。万一,到了需要人照顾生活起居的时候,就让她入住泰康之家,那里的护理比在家找护工专业。”
司静予听着,十分确定了,他是真的不打算回去了。
司静予深吸一口气,顿了顿,还是开口说:“女儿再有一年就读初中了。她现在有自己的思考,对很多事情也可以理解和接受了。这次带她过来过寒假,也是想让她适应一下两边生活的节奏。如果她愿意,中学就可以过来读。我都支持。”
司静予稍停了一会儿,看她老公欲言又止却没说话,接着说:“我走后,剩下你俩。你慢慢跟她聊,了解一下她的想法。无论是什么,你懂得,要尊重。”
“这你放心,我肯定尊重她的想法。”
“那,我们?……”司静予在自己和她老公之间用手指来回指了指。
她老公没看她的眼睛。有点苦笑地说:“还是走到这步了,对不起你。”
司静予轻吁了一口气,笑笑,摇头说:“没什么对不起,这是我们早就说好的。是我没办法follow你的步伐,这不是你的错。”
司静予接着说:“那你寒假结束前一周送她回来,我们去一趟民政局。”
“好。”她老公应允,始终低着头,没看她。
司静予站起来,说:“明天我送宝宝上课,有些话要跟她说。晚上我们去中餐厅吃饭。我后天上午10点的飞机回国。” 说完,她不等他起身,转身走出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