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问到了什么不该问的话,看着宋卿时落寞的表情。
沈辞安一时被唬住了,心中谴责自己为什么要问。
他不擅长安慰人,只能慌忙地开口,想要转移话题道:“仙长,春耕的时候可以在场吗?百姓对你很是推崇,希望仙长赐福,保佑大辰来年风调雨顺。”
宋卿时想了想,愿世界线中,右相派来的方士,也参加了这次春耕。
只是方士不小心在百姓面前露了馅,百姓只觉得被欺骗,加上右相在民间的引导,导致沈辞安在民间的名声更差了。
后续将右相党羽铲除,虽然证实了沈辞安并没有做过那么多的事情。
但是百姓已经认定了沈辞安就是个嗜血残暴的皇帝。
“这次春耕我会去。”宋卿时不自觉地摩挲着手指,他还是先把沈辞安的名声扭转过来吧。
若是沈辞安一直是这个名声,他又是站在沈辞安这边。
右相估计也会拿他做文章,若是百姓觉得他不靠谱,右相等人趁机推一把。
到时候,沈辞安不一定会选择抱他,他岂不是就要凉凉。
刚好京城气温适宜,玉米和土豆也可以趁着春耕种下。
等到玉米和土豆成熟,百姓自会拥护他。
听着沈辞安春耕的计划,宋卿时下意识地点头附合。
只是在某些地方提出意见,比如需要增加人手,又比如某些官员需要注意。
沈辞安也不询问缘由,默默地将原计划书上的一些点划去,添上宋卿时的建议。
沈辞安不知为何,开始一条一条地询问宋卿时。
这计划书宋卿时看都没看,还是系统帮忙将原世界线的变动画了出来。
宋卿时只是照着读罢了,沈辞安说完一条还要和宋卿时商讨。
听着就累,宋卿时和系统都听得头脑发胀,一人一统都快将春耕的世界线翻烂了。
沈辞安十分满意,还想要开口询问时,德福敲了敲门,开口道:“陛下,仙长御膳房的人来了,说是做好了仙长所说的吃食。”
宋卿时闻言黯淡无神的双眼,忽然间睁开,他连忙说道:“进。”
没听到沈辞安开口,福德公公有些犹豫,看了眼沈辞安。宋卿时抬眼,看向福德公公,目光隐隐有些催促的意味。
他实在不想回答沈辞安的问题了,一个接着一个,恨不得将他所知道的全部榨个干净。
“先吃饭,你先尝尝土豆。”宋卿时说道。
沈辞安闻言也有些饿了,开口道:“先送进来吧。”
德福公公带着宫人进来,除了土豆烧鸡,还有许多御膳房的拿手菜。
御厨听闻是仙长和陛下一起吃饭,恨不得使出十八般武艺。
宫人摆好食物福德公公先试了毒,然后才让宫人给两人布菜。
宋卿时不习惯别人这么伺候他,他就让人下去,自己夹着吃。
见状,沈辞安也让宫人退下。
菜品看着很是精致,宋卿时也没有让沈辞安先夹的意识。
他在现代是和同学一起吃饭,也没有这个规矩。
或许是因为沈辞安和他年纪相差不大,他其实很多时候都忘记了沈辞安是皇帝。
沈辞安看着不停夹菜的宋卿时,一时有些震惊。
似乎他才是皇帝,不是皇帝先动筷,朝臣才能动筷。
算了,毕竟宋卿时给了他玉米和土豆种子,他大人有大量,不和宋卿时计较了。
宋卿时察觉到落在身上的视线,抬眸,对上了沈辞安的眼神。
疑惑了一瞬,突然想到,该不会是不好意思吧。
就像他以前去邻居家里吃饭,他也很不习惯,经常只敢夹他面前的菜。
自以为明白的宋卿时,伸手夹了块土豆,放在了沈辞安的盘中,推荐道:“你尝尝,御厨做的土豆真的超级好吃。”
“想吃什么就吃,不用这么客气。”宋卿时看着沈辞安的眼神充满了同情,十分大方说道。
沈辞安:???
沈辞安非常不明白,宋卿时那是什么眼神。
同情他?
还有为什么宋卿时要给他夹,他自己没长手吗?
而且宋卿时换筷子了吗?
宋卿时没有注意到这些,他像只快乐的小蜜蜂一样,这个菜尝一尝,那个菜尝一尝。
吃得十分开心,甚至沈辞安感觉到宋卿时在晃脚。
看着盘中的土豆,沈辞安本想将它扔在一边,重新夹一块。
他拿起筷子,却鬼使神差地夹起盘中的土豆。
土豆绵软,入口即化,味道确实不错。
想到宋卿时描述的土豆,他夹了块土豆吃下,确实可以饱腹。
沈辞安比平时多吃了不少,直到腹中传来饱腹感,他才停下筷子。
御书房今日做了不少饭菜,沈辞安本以为还会剩下许多,没想到两个人竟然吃完了。
他不由得看向宋卿时,明明他看着挺瘦,饭量竟然是他的两倍。
两人吃完,福德公公让宫人撤下饭菜,小福子端来几盘糕点。
福德公公给两人沏了茶水,将地方留给两人谈话,他带着宫人撤了下去。
“吃吗?”宋卿时将如意糕推向沈辞安,然后偷偷把桂花糕朝自己这边拉了下。
如意糕味道还行,但他昨天吃多了。
玫瑰糕他还没尝过呢,玫瑰糕小小的一块,御厨做得很是精致,闻起来还有一股清香。
看起来很好吃,宋卿时捏了块玫瑰糕丢进嘴里。
好吃,宋卿时快乐地眯起眼,果然御厨没有骗他。
他做的糕点是真好吃,决定了,之后他出宫住,一定要让沈辞安将御厨给他。
沈辞安的滤镜忽然间碎掉了,他觉得他好像找到了宋卿时的弱点,难不成仙人都是这副模样。
沈辞安想到暗探今日告诉他的事情,有些心烦。
城外聚集了不少流民,还有右相的人混在其中。
这些人是从合州来到了京城,一路上右相的人一直在蛊惑他们。
合州年前突发洪水,朝廷得到消息时,已经过去了许久。
沈辞安派人前往合州赈灾,谁料中途官员叛变,将用来赈灾的银钱,私吞了大半。
剩余的银钱基本上全进了右相党羽的口袋,买来的粮食全都发霉了,根本不能入口。
合州百姓吃了之后,许多人呕吐腹泻,随行的医师被官员控制了起来。
天高皇帝远,官员让人在百姓中散布流言,说当朝皇帝嗜血残暴,惹得上天不快,才降此大祸。
皇帝不但不反思,还觉得是合州百姓该有此劫,他不愿意派官员前往合州赈灾,还是右相等人联合上书,皇帝才同意派官员前来合州赈灾。
皇帝借口国库空虚,只拿出一点银钱,剩下的都是右相等人拼凑起来的。
百姓一时哀声哉道,对沈辞安的印象更差了。
过了几日,越来越多的百姓因食物中毒而死。官员这才拿出陈粮,掺了大半沙土,分发给这些百姓。
威逼利诱医师,直至医师同意他们的计划,才放出医师给百姓治病。
百姓不清楚这些,只知道他们现在喝的粥,用的药都是右相等人凑出来给他们,右相一众人等收割了一片民心。
官员见时机成熟,蛊惑百姓前往京城,曝光说沈辞安的所作所为。
宋卿时了解此事始末,点了点沈辞安他们的计划。
左相他们的计划,以安抚流民为主,想要让其回到合州,却不知这些流民本就对沈辞安等人有意见。
宋卿时开口道:“记得你在城外似乎有上百亩的土地,而且你庄子附近也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
“仙长的意思是?”沈辞安似乎有些猜测,他询问道。
宋卿时轻笑了声,继续说道:“若是让着大批流民回到合州,想必你也不放心。”
“毕竟合州天高皇帝远,你现在也管不到哪里,若是有人在背地里做些小动作,你更不可能知道,可若是将这批流民放在你眼前看管。”
那当然是极好的,这样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可以迅速得知,不会被右相他们隐瞒。
沈辞安挑了下眉,问道:“仙长有何想法?”
“城外的田地可以趁着春耕还未开始,开垦起来,刚好用来种植玉米土豆。”宋卿时说道。
开垦土地,沈辞安也不是没想过,只是京城人手不足,就算开垦出来,费时费力,还有可能被右相党羽以此事攻击。
城外的流民他也想过,可惜流民一个个似乎如何也打动不了。
“京中人手不足,流民的情况仙长也知晓,根本无法说通。”沈辞安蹙着眉,有些好奇地看着宋卿时。
他倒是想知道宋卿时有什么办法,可以说动城外的流民。
宋卿时弯了弯眼,看起来灵动极了,笑道:“那是因为你没有找到他们的弱点。”
“他们是被右相他们引来京城,可他们来到京城也不全是来讨个说法,他们很多也只是想要来京城讨个生活,既然如此,那事情就好办了许多。”
“我们可以将流民分批管理,派人严加看管,给流民提供住处,每日提供三餐,一日发一次工钱。”
“告诉流民,开垦出的田地以后分给他们,第一年种植的粮食,朝廷收取六成,第二年收取五成,第三年收取五成,到了第四年,他们就和其余百姓一样只用上交四成的粮食。”
沈辞安不禁想着,若是如此,流民确实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