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纷纷分享在急诊室的微信群里,附上文字描述着今天的新奇见闻,不一会儿,手机就叮叮咚咚响个不停,都是同事们的回复和点赞。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屋子里,唤醒了睡梦中的三人。她们洗漱完毕,按照行政人员小李之前的指引,来到医院食堂吃早饭。
食堂里人声鼎沸,餐品琳琅满目,各种南方特色的糕点、粥品,让习惯了北方早餐的她们大开眼界。
小蕊一边咬着软糯的糯米糍,一边含糊不清地说:“这早饭也太丰盛了吧,我都不知道该选啥了。”
美琳笑着打趣:“你呀,悠着点,别第一天就把肚皮撑破咯,一会儿还有正事呢。”
吃过早饭,三人来到急诊室。负责带她们的是资深急诊护士王姐,王姐看起来干练又热情,一见面就笑着说:“欢迎你们来咱们急诊室进修,这几个月可有得学了。”
王姐先带着她们熟悉了急诊室的布局,详细介绍了各个区域的功能,从分诊台、抢救室到留观病房,一一说明。接着,王姐给她们分配了任务:“今天呢,你们先跟着护士们学习分诊流程,观察怎么快速判断病患的病情轻重,做好初步登记。这可是急诊的第一道关,很重要,要仔细学。”
小蕊有些紧张地问:“王姐,会不会先考核我们呀?”
王姐笑着安慰:“别担心,今天主要是熟悉,让你们心里有个底,后面慢慢上手了,才会有一些小考核,帮助你们成长嘛。”
聂莞、美琳和小蕊对视一眼,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
三人紧跟在护士们身后,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错过什么关键细节。一上午下来,她们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病患,有捂着肚子直冒冷汗的,有摔伤了胳膊鲜血淋漓的,还有突发晕厥被紧急送进来的。每一次面对新病患,带教王姐和其他护士们都能迅速且有条不紊地展开分诊工作,她们精准地判断病情,一边安抚着病患和家属的情绪,一边快速记录信息,安排后续的检查与治疗。
美琳小声对聂莞和小蕊说:“这急诊室的节奏也太快了,我感觉自己脑子都快跟不上转了,不过真的好刺激,能学到好多东西。”
聂莞点头应和:“是啊,我刚才看到王姐一眼就判断出那位腹痛患者可能是急性阑尾炎,依据特别充分,这种经验积累太重要了,咱们可得多学着点。”
小蕊也忙不迭地说:“还有还有,她们安抚家属情绪的话术也很有一套,既专业又贴心,我都默默记下来了,以后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临近中午,病患流量稍微少了些,王姐把她们叫到一旁:“上午感觉怎么样?还适应吧?这急诊工作就是这样,忙起来像打仗,但每分每秒都关乎生死,容不得半点马虎。”
聂莞认真地回答:“王姐,我们知道了,虽然节奏快,压力大,但真的学到好多实用的知识,我们很珍惜这次机会。”
美琳也笑着说:“王姐,您就放心吧,我们肯定不会偷懒的,有什么活儿您尽管安排。”
王姐满意地点点头:“下午呢,你们继续跟着熟悉流程,另外,我给你们找了些以往的分诊案例资料,趁着空闲时间看看,加深理解,有不懂的随时来问我。”
三人接过资料,如获至宝,趁着午休时间,坐在急诊室的角落里,头碰头地研究起来。资料里详细记录了各种病症的表现、分诊思路以及后续跟进情况,她们一边看,一边交流讨论,时不时还向周围经验丰富的护士请教。
下午的急诊室依旧忙碌,聂莞她们在实践与理论学习中反复切换,忙碌并充实着。等到傍晚下班,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她们虽然累,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神情。
一进屋,美琳就一下子瘫倒在床上,感慨道:“这一天下来,比我在咱们科室上一天班还累呢,但真的好值啊,感觉自己像块海绵,拼命吸收着新知识。”
小蕊边换鞋边说:“是啊,我今天还遇到一个外国友人来看病,虽然我英语不太好,但跟着其他护士帮忙翻译了几句,那种感觉,既紧张又兴奋,我回去一定得把英语补起来。”
聂莞也深有同感:“咱们这才第一天,后面还有大把的学习机会,我觉得咱们每天晚上都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当天学到的重点,互相查漏补缺,这样进步肯定更快。”
美琳和小蕊纷纷赞成,三人简单洗漱后,又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笔记和心得,为这紧张又充实的第一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