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给孟清许买的院子是个三进的,很大,地方离何府很近。
孟清许的户籍也落在了这边。
因着成亲在即,孟清许提前住进了这边的房子,上次回村后,她就再没见到何未央,许氏难得严肃,说是规矩。
他特意去寺里求了签子,儿子同清许再这样日日相见,喜气会被冲走的,特意花了一百两求了平安符,给二人戴上,嘱咐这些时日不能再见了。
二人听话,反正,就几日的光景。
钱梁,孙佳,李娟三人在成亲前一日到了赶来了县里,与孟清许寒暄一番,被安排在了客院住着。
青山村的族人也来了,孟清许给的帖子将族中几个老人都请来了,府中客房多,也住得下,只是族长等人扯了扯自己半白的衣袖,对比府里比自己穿得体面许多的丫鬟下人,微微有些局促。
孟清许面色没有丝毫变化,似是没注意到他们的异色。
这才让族长等人松口气。
县城里的富户要嫁儿子,街上的孩子都跟着沾喜气,好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玩儿接沙袋,想着结亲时候练成个灵活的小孩儿,接红包喜糖接到手软。
孟清许在这些氛围下心中也弥漫出一丝紧张。
跟着喜娘喜爹练习了好几次迎亲的步骤。
钱梁几人作陪,还是第一次见孟清许这般紧张认真的表情,调笑道:“看来清许是真的想成亲,从未见过你这般态度。”
平常孟清许给人的感官都是从容不迫,儒雅平静,难得见此。
孙佳跟着道:“金榜题名时,洞方花烛夜,高兴是常理。”
“也是,说来,我们四人中,清许比钱姐孙姐小,却是最先成亲的。”李娟笑得眯眼,“也不知你们打算何时成亲?”
“你这怎还帮着清许说话,不是提前说好了逗她一逗。”钱梁点了她额头一下道。
李娟笑道,“这不是忘了。”才怪,只不过也想逗逗两位师姐。
四人出府,孟清许作为东道主,带着钱梁几人去了几家不错的酒楼喝酒吃茶,至于楚楼楚馆,便算了。
好在,钱梁等人也没这个念头。
另一边,何青听着仆妇的消息,心头火热。
上次,这老仆妇跟着她去了府城,认得孟清许结识的几个书生。
其中一个,不就是同知大人的孙女吗!
本有些熄灭了的火苗再次燃烧起来,叫账房那边给孟清许支了一大笔银子,这次,可要争气。
孟清许淡然一笑,忽略何青的话中有话,接了那笔银子。
反正,就何青现在的速度,生意真的做大到府城,李同治应该也升官了。
退一步,生意没有做大呢?
……
京城
唐静这些天颇为焦躁,她刚出发没多久,卖画一人便现身了,听下属汇报,是个面容灰黑的女子。
跟踪到一个巷子中便再找不着人。
虽让表妹安排人手,帮着找,几天过去,也没得个回信。
好在,画已经送到三皇女手中,之后就静等结果。
三皇女也是明了这画作的价值,吩咐唐静务必将人找出来。
这样,也好让她在母皇那儿请功。
……
大婚,如期而至。
何府上下喜气洋洋,仆妇下人被主家多赏了一个月的月银,欢欣鼓舞,后厨准备宴席更为用心,上菜的速度也加快了些。
宾客齐聚,热闹非凡。
后院,何未央的闺房内。
许氏偷抹着眼泪,看着自己长大成人的儿子,再过几个时辰,便要成亲了。
心中突生不舍,拿起一旁放着的梳子,大红漆面,其上雕刻着比翼鸟的样式,寓意喜结连理,成双成对。
撩起何未央保养得宜,乌黑柔顺的头发,慢慢梳了起来,口中念叨着,
“一梳梳到尾”
“二梳白发齐眉”
“三梳儿孙满地……”[1]
越是念叨,心头越是酸涩,“以后就是孟家的夫郎了,离开母亲父亲,与清许经营家庭,可莫要再任性,男儿家就是这般,嫁鸡随鸡家狗随狗,好在清许是个好的,你们自小认识,算得上青梅竹马,清许……”
何未央坐在凳上静静地听着许氏念叨,没有说话,睫毛浓密,纤长,掩住了眸中那一丝不舍,忐忑,以及期待?
红唇微勾,望着镜中盛装打扮的脸,明艳如夏花,微微一笑,便胜过春景。
边上兰生有些看呆,少爷,真美。
……
碧水县新出炉的孟清许孟秀才成亲,声势还算浩大,何府上下喜气洋洋,大红的纱帘布匹用掉不知凡几,大厨早早准备宴席,蒸菜,炒菜,炖菜的香气传得老远,香得几条街都能闻见。
何家的亲戚,生意上的好友来了不少,听说何家大儿子嫁给了秀才娘子,这事儿可不多见。
落水一事虽闹得人尽皆知,但孟清许未考中前,也没人将此事真正放在心上,哪成想孟娘子的运道如此好,一下便考中了,这下,有人坐不住了。
考中秀才,阶级自然而然变化,秀才免去徭役、赋税、见官不跪,已然是士族阶层。
这一下,何家儿子马上从嫁给农人,变为了士族,翻天覆地,在碧水县一个小小的县城内掀起了一层风浪。
富家子弟中对此羡慕嫉妒者不少,他们是不缺银两的,但是士人阶层才能穿得的锦衣绸缎,他们要么不能穿,要么只能遮遮掩掩穿在衣袍内。
不看好这门亲事者甚多,孟娘子一朝成了秀才,要是将来中了举,或是走向高位,传出去自己的夫郎是商贾之子,在同期同僚面前丢了颜面,会对何家儿子好?
哼,早晚被休弃。
锣鼓轰鸣,鞭炮炸响,迎亲的人马抬着轿子,穿过看热闹的人群浩浩荡荡走着。
最前头,一匹白马上坐着个清秀俊逸的女子,腰板笔直,文人气十足,大红的婚服落在她身上,更显眉目清俊。
街边看热闹的男子心都扭成了一团,嫉妒得眼睛泛红,这般好看的秀才娘子怎就成亲了,何未央真是好运气!
迎亲的队伍终是到了。
孟清许慢吞吞下马,动作并不威风利落,却有股说不上来的斯文从容感。
在外人眼中她骑马的技艺只练习了几次,就算有天赋也不能与熟手相提并论,虽她前世便会骑马,但为不引人察觉,不得不表现出一副不熟悉但天赋不错的做派。
大门口的是钱梁几人。
孟清许无奈,她们这算是损友了,本是她的宾客,竟跑来何府这边为新郎拦门。
钱梁站在最前头,淡定地走上前,笑着对孟清许道:“清许是文人,便是成亲也少不得诗词文赋。”向四周拱手,指了指自己和身后的孙佳李娟二人,“作为好友,知道男方这头没人压场出题,我们三人便自告奋勇,做了这拦门的,还请勿怪。”
她这话其实是在与周围看热闹的宾客解释自己的立场,是为着新娘官出的头,不是因着何家的关系。
不少人露出了然之色,脸上笑得客气,嘴上说着,“理解,理解”心里不知扭曲成啥样,这几人一看就是读书的,何家真是捡着便宜了,一个儿婿换来了一堆文人宾客。
她们这些商人嫁儿子,娶夫郎,哪有什么文人书生在场。
阶级,不是那么好跨越的。
解释清楚,三人开始出题,钱梁站出来,慢声道:“这第一题便由我来出,清许听好。”眸中有几分玩味,“出十句寓意成亲,有美好祝愿的诗。”
孟清许听了,眉梢一挑,这人莫不是在暗指当初诗会自己故意落败一事,淡定笑笑,事关成亲,她会认真对待的,张口,十句诗词被她娓娓说出。
“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水伊人共枕时”[2]
“白手齐眉……”
“……”
诗词,很快落成。
周围人皆是一愣,没想到孟秀才这般博闻强记,十句诗词,一下便说了出来,好些她们都未曾听过。
“好。”钱梁最先回神,拍掌夸奖,灿然一笑,“清许文采斐然,我这一关,过了。”
一只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微微打开,将孙佳提到了人前,端方儒雅地笑着,“第二场,就交给孙秀才了。”
孙佳走上前,“我这一关很简单,只需要释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3]
这算是给孟清许放水了,《诗经》这部典籍在这个世界也是存在的,只是内容上有些许改动。
毕竟,这世界以女为尊。
诗词是描写成亲的美好的,题难度不大,却合乎此刻情景,是个应景的题。
孟清许莞尔,眸中含着几分笑意,这份祝福她收下了。
释意很快被她说了出来,周围宾客和着百姓,拍手叫好,不愧是秀才,有学问就是不一样。
第三关,李娟走了出来,眸中带有几分狡黠,看着一身大红,沾满了喜气之色的孟清许,唇角勾起,连弧度里都透露出一股玩味。
边上众人开始为孟清许捏把汗,这第三个娘子看着是要出个难题了,孟秀才要是答不出来,可就难办了。
“别多想。”李娟抬眼看了眼天色,“时辰不早了,清许放心,我这题,不难。”毕竟她们曾探讨过。
清了清嗓子,“听好,第三题,用一首诗描绘与夫郎成亲后的生活。”心里好奇,像孟清许这样温和儒雅,沉静自若的人,会将成亲后的生活形容成如何模样。
今日风和日丽,暖金色的阳光打在孟清许脸上,透出点点温柔之感。
眸中划过一抹深意,正好,借着时机道明自己对婚姻的看法,面上笑意大了些,温和道:“青梅绕枝,竹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中意从二人初相识,青梅竹马,描绘到成亲后,一生一世一双人,白头偕老。
诗词才落,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她们莫不是听错了,怎么有听到孟秀才说什么只娶一个。
凑热闹的百姓也惊得张大了嘴,就算她们没啥文化,那什么“一双人”的还是听得懂的,天娘嘞,孟秀才这是何意?就娶何家儿子这么一个,这咋可能,像孟秀才这般优秀的,三夫四侍才合常理嘛。
“这,这。”李娟张大了下巴,没想到自己好奇的婚后生活会是这样,孟清许居然这般痴情,给出这样的承诺。
踱步上前,拍了拍李娟的肩,颇为意味深长地瞥了她一眼,“多谢”。
这下,李娟还有何不明了的,故意的,这人是故意的。
脑海中忽地记起昨日闲谈时,孟清许在她面前幽幽感慨的模样,言说困惑,不知婚后是何光景。
当时她还上赶着安慰,说些妻夫和鸣的例子,让她找些灵感。
犹记得当时孟清许惆怅饮酒的神态,不知怎么的,变为了傻笑,问她想到了什么,又不说,心中被钓得难受,今日拦门,有了由头,便开口,想套一套话,每成想。
这人,竟是装的!
张嘴,质问的话卡在喉咙里,李娟突然觉得孟清许往日里和煦温和的笑容变了味,渗出一丝贱兮兮的调儿。
“你,你。”嘴再次结巴,不知说什么好。
身后,一道若有所思的目光紧盯着那三道背影……
孟清许对着她眨眨眼,眸中难得透露出丝狡黠,“多谢娟娘子了。”
见李娟一向鬼机灵,钱梁孙佳难得见她这样吃瘪的样子,都好奇二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问了半天,不开口。
无奈,钱梁舍了个羊脂玉的砚台,孙佳也承诺了一只好笔,才将她的嘴撬开。
李娟从孟清许那儿吃的亏,还在了两位师姐身上,心情好了大半,咧嘴一笑,忽然觉着被忽悠了也没甚大不了。
得了好处,李娟笑眯眯地将自己的遭遇说了出来。
二人对视,心中多了些惊奇,没想到孟清许竟然是个黑芝麻馅儿的。
“哈哈……”孙佳肩膀抖得厉害,憋不住笑出了声,这丫头,也有吃亏的时候。
李娟不干了,冲上去要跟孙佳打闹,被钱梁拦住,“好了,快些进去,要接新郎回去了。”唇角笑意未散,“你若是想还回去,就给清许多灌些酒。”
“这提议好。”李娟采纳。
仨人抬步往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