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肚子传来饥饿感,宋明韵慢吞吞地来到厨屋。
她这会不想吃太油腻的,翻了翻柜子,里面有半碗面条。
宋明韵在厨房剥了一瓣蒜,到菜地薅了两根黄瓜,洗后切丝。
简单做个凉拌面条。
面条煮熟,抄出过凉水,撒上黄瓜丝,拌上赵舒自制的豆瓣酱。
嗯,勉强能入口,宋明韵也不嫌弃。面吃起来有点煮过了,口感有些软。
宋明韵一口一口吃掉面前的食物。
她还是想念赵舒做的饭。
“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
哼着年代感十足的小曲,宋明韵拿丝瓜囊,刷好碗跟煮面的锅。锅挂在墙面的钉子上,碗放进橱柜里。
人有时候就是闲不住。忍不住把自己屋整理一遍的宋明韵一边叠衣服一边想。
等清理完,宋明韵彻底不想动。
这货品也弄回来了,就是找个地方卖的问题。
她还是倾向于先在县里卖,距离上最方便。
省下了路上的时间,人群的购买力也不错。她当时在厂子门口那会,最后都不剩什么了。
当时款式还是少的,她这东西拿出去更独一份了。
中途宋明韵到县里的集市上看了一圈,买点菜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婆婆做饭也要食材啊。
看了很久,也只买了一条现杀的鱼,还有一块豆腐。
拎着两样东西,宋明韵走到家。
回家一看,这门是开着的。而她走的时候把门掩上了,看了看天色,很可能是她婆婆回来了。
她一推门,三个人转向她。
冰糖跟荔枝都凑到她跟来,嘴角要咧到耳后跟去,“妈妈,你回来了。”
宋明韵揉了揉两个人的头发,把头发都要揉散开了才放手。
“走,进屋,带你们看看买回来的铁皮青蛙,两个。”
宋明韵用手比了个二,也不管小孩能不能看得懂。
把铁皮青蛙拿出来,她自己先动手玩了一遍,“看,这样青蛙就会动了。”
又给两个人一人喂了一颗巧克力,宋明韵两个人留在屋里玩青蛙。
拿到新玩具,这会正新鲜呢。
她手里捏着两颗巧克力,金色的包装纸,显得高级。
她来到院子,赵舒坐在小板凳上,地上放着带着泥土的韭菜。
“嗯?妈,这哪来的?”
她中午做饭的时候还不见有。
“我外甥送来的,说是家里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再不吃就老了。”
宋明韵打眼一看,这韭菜里已经有长开花的了。
她撕开一颗巧克力,放到赵舒嘴边,“你尝尝,我从鹏城那边带回来的。”
“你们吃就行了,我吃……”
宋明韵不管她这长篇大论的,她一张嘴就塞进去了。
赵舒下意识嚼了嚼,眉头微皱,“还怪苦的。”
宋明韵哈哈笑,“这种巧克力就是苦的。”
说着,又把另一颗塞进赵舒兜里。
“又给我一颗?”
宋明韵转移话题,“妈,你看到我放厨房那条鱼,跟豆腐了吗?我堂哥宋明震跟我跑了个来回,我说今天晚上请他到家里吃个饭。”
“鱼跟豆腐是我刚到街上买的,一会还得看妈的手艺。”
赵舒一转头,“我刚想问呢,你那东西是干啥的,你也不早说,我还能提前准备准备。人第一次到家里来,你买这点东西才能做个两道菜。”
说完,赵舒把凳子跟韭菜都收起来放进屋里,白酒,姜,盐先把鱼腌上。
“明韵啊,看着表,半个小时,我出去看看还有什么能买的。”
“好。”
宋明韵在院子里应了一声。
这会才五点二十五,她先洗个澡去。
顺带拿快用到底的洗发水洗了个头,黄瓶的花蜂洗发水。
因为倒不出来,宋明韵灌水晃匀,才挤出来泡沫。
勉强洗完头,她用毛巾擦了个半干。
心中记下该买洗发水了。
然后就看见赵舒两手空空回来了。
赵舒一张脸拉着,看得出不太开心,一进门就道,“我说去买几颗鸡蛋吧,到那儿发现就剩下几颗,叫人给抢走了。又看到有卖发好的豆芽的,这不是也是个菜嘛,又让同一个人给我抢走了。东边那个周家的老太太,明明是我先排的队,哼!”
宋明韵没想到出去买东西还能碰到这种糟心事,刚想安慰两句。
又听见赵舒语气中带着得意,“叫她好抢我东西,我也没跟她计较,就是沿着街又想买点其他东西罢了。你看我现在空手而归,那人手上满满的,我看她得吃到什么时候。”
真是人不可貌相,莫不是人赚了钱腰杆子也会挺直?要知道赵舒以前碰到这种情况,那都是默默忍着的。
“呦,妈,我没想到,你这还有这一面呢,真中。”
老太太瞥一眼,眼里带着被夸的得意,“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我好歹也活了这么多年呢,那盐也不是白吃的。”
宋明韵顺着赵舒说,“可不是嘛,就是现在我们还做点什么菜。”
“这你别管,我都想好了,摘几个茄子,焖茄子,炸几个鸡蛋,就齐活了。也够几个人吃的。”鸡蛋是好东西,炸鸡蛋那更是好东西,这用的油可不少。
赵舒一看表,“诶,到点了。明韵啊,你帮我拽几个茄子吧。我去把鱼做了。”
“行”,宋明韵选了几个茄子,生拽下来。
看见眼前有长老的黄瓜,宋明韵也四周看了看,该放下来的就放下来。
怀里捧着几个茄子跟黄瓜,她到院子里把几个黄瓜洗了洗。
脆生生的,就是吃多了感觉口腔干了吧唧的。
她掀开帘子,把东西放在案板旁,“还有啥我能做的。”
赵舒专心切着豆腐,听见她的话,“没啥要你做的,去屋里等着吃吧。”
“哦”,宋明韵讪讪地应了一声。
回到屋内,两姐妹到哪儿手上都带着铁皮青蛙,可想而知这两天内她们是不会分开的了,再过两天倒是不好说,喜新厌旧,孩童天性。
宋明韵进了屋,小孩看了她一眼,荔枝来到她跟前,“妈妈,我们一起玩青蛙。”
好,荔枝跟姐姐的青蛙一动,宋明韵就给他们鼓掌。
只要不是跟她玩你追我赶的游戏,她都行。
孩子的体力是真好,你累到不行了,他们都还精神着呢。
那滋味,宋明韵觉着,孩子的耐心还是要培养的,还好她家这俩孩子,不是经常闹腾。
以前赵舒没工作,白天就坐在街门口,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看着街上的小孩一起追逐打闹。
赵舒现在有工作了,两小的白天就不能跟家这边的孩子玩。
倒是听赵舒说,孩子的友谊来得快,最开始冰糖跟荔枝在那边碰到孩子们玩,还只怯生生地看着。
过了两天两人就拖着两条小短腿跟人东奔西跑了。
那地方出现的孩子一般都是所里职工的孩子,以大欺小的事儿一般没有,宋明韵还是比较放心的下的。
好在两个孩子也听话,讲了不能跑出什么范围,孩子要是跑出范围就会到奶奶跟前说。
赵舒搁一个小时就到窗户那儿看一次,瞧见两个小孩还在视野范围内就不管了。
她这样的已经是对孩子上心了,还有的孩子整天在外跑,也不见家长管管的。
孩子嘛,到饭点就回来了,一顿不吃就饿得慌。
想着想着,宋明韵怀里多了一个肉嘟嘟的小孩。
她低头一看,荔枝咧着牙朝她笑得正欢。
“不玩青蛙了?”
“看姐姐玩。”荔枝吐字都没有清晰过。
她记着冰糖三岁的时候说话清晰了才对啊。想到这,她再看向荔枝的时候,就担心说孩子时不时哪儿没发育好。
虽说记忆中荔枝长大后说话也没什么问题。
那就应该没什么大事,可能是家里人说话说的少,学的慢。
这会想到孩子长大,她思绪又飘向苦哈哈的远方。冰糖上辈子没考上高中,孩子自己也不想再学习了,早早地就工作,嫁人生子。
后来,冰糖闹着跟渣丈夫离婚,对方花花肠子不少,爸妈也不是什么好相处的。
荔枝上初二,小时候软糯糯一个孩子竖起来一身刺,见人就伤,家里四个女人,就荔枝一个脾气硬的,其他一个个都只知道哭。那会这孩子敌我不分,经常最后弄得自己也不愉快。
回忆是不美好的,宋明韵也一直克制自己想起第一世。
她很清楚,她跟以前差的太多了。好在在她婆婆这儿,她的转变是合理的,就连赵舒自己不都在变嘛。
至于她爸妈那儿,每个脸上都是苦相的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是那样的。
最起码,宋明韵小时候不是。
她自己也惊讶,原来一个人能变这么多。
今天整理东西的时候,她在衣柜底翻到一本日记。
里面有她十几岁的少女心事,她看着里面有些部分的内容跟描述,脑海里根本记不清当时发生过的事,也体会不到当时的情绪。
人变得太快了。
……
宋明韵蹲下身看着两个小小的人,最起码这辈子能让她们有选择的权利吧。
冰糖缩缩脖子,不知道为啥妈妈笑着笑着就不笑了。
荔枝倒是不怕,两只手轻乎乎地拍在宋明韵脸上,然后开始笑。
宋明韵把两只爪子按在脸上,跟荔枝清澈的眼对上,“能摸上去,可不能打上去,打人不打脸知不知道。”
她晃晃两只爪子,又道,“哎,你瞧我跟你说啥说呢,能听懂不能?”
“妹妹能听懂,妈妈不要说妹妹。”她抬眼一瞧,发现冰糖一脸认真地对着她道。
傻孩子,真当我在对荔枝说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