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那阴官似与传闻不同 > 第39章 倾云难覆(十二)

第39章 倾云难覆(十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吴北那狗贼先前逃命,捣腾了不少兵粮到自家府邸。

虽说她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眼睁睁看着后军少了一大半的粮草,宵明怒火中烧。为了那不值钱的命,索性连脸也不要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战前送达的粮草已撑不过军中半旬。且不说总军带甲三万有余,若是为了填补南营兵力的损失,再去招募流民,届时又怎样发放粮草?

兵粮不足,按以往的方式,最好便是即刻前往最近的粮田收粮。

离军营最近的粮田,归光山管辖。

宵明问身边册立的棕衣男子,皱眉道:“光山的司农司怎么说?十日内可否能送兵粮来?”

巽城紧蹙眉头:“恐是艰难。光山前些日子闹饥荒,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更别提抽些兵粮来了。”

她沉默半晌,回道:“云河那一带呢?可还能□□兵粮来?虽说迟些时日,但总归有解救之法。”

巽城不语,仍摇头。

宵明心里有数了,大约是云河也闹饥荒,无法救济军中。

谁知巽城表情凝重,冷笑道:“那群云河的鼠辈先辈是从叶国来的,眼看叶国直打南下,连征北将军都战死了,竟各家各户撺掇好朝北去了。别说兵粮了,一粒米都没给咱们留下,恐怕都带过去投敌了罢!”

宵明虽不是司马倾云本人,也并非秦国人,但她在秦国也算是呆了三月有余,也算是有感情了,无论如何也干不出这样子的事。

这帮乌合之众——分明在秦国都居住了很多年,都还能干出此番过河拆桥的阴损行当……

真是江河日下,人心不古。

她不禁也气愤填膺,恨恨道:“既是如此,我们也就不求他们了!求人不如求己。”

“你即刻命后军那些个新招募来的流民去曦铭山上挖葵菜和荠菜,轮流派人夜间打猎。能猎来肉食最好。至于兵粮,我让将军府的人运些来,还有林家也能运些来。剩下的,我再想想办法。”

“可曦铭山距此约两里路,地势复杂,恐为冒进之举……”

“你照我说的话做便是了。”

“是,将军。”

巽城正欲出营办事,瞟见李昭,愣道:“将军将这少年带来军营,所为何?”

宵明笑眯眯道:“所以你猜我为何这么急匆匆来找你。”

“……”

**

巽城钦点完毕前去曦铭山打猎的人后,就来中军找她了。

他见宵明在训人,便册立一边站着。

宵明大声道:“你们若就这士气,日后别说是我宵明的兵!我怕你们刚上战场,就要跪倒在敌人面前,自个将头颅献上了!”

在她记忆里,司马倾云就是这样的作风,为了不让旁人起疑,她便依葫芦画瓢了。

这话术倒还挺好使,小兵们个个都卯足了劲,不想给他们的大将军丢脸。

宵明心中腹诽,难道带兵的窍门就在于此,先贬再捧?

她朗声道:“征北将军之耻,犹未雪!我都没有倒下,你们更没有资格倒下!现在,我们总军带甲三万六,叶国带甲大约五万有余。依目前的形势,我们只有背水一战,踏在这片我们守护的土地上,将他们抢占的云河,以及丢失的兵粮全都夺回来!你们大声回答我,你们能不能做到?”

中军响起整齐划一的呐喊声音——“能!”

到中营外寂静处,宵明悄声托付巽城几句,便转头对李昭道:“论习武,我擅近战和枪法,但你身子尚小,倒更适合跟着巽城习心法和内功。这般你再习刀法,也要容易得多。以后你就跟着巽城于中军习武。”

她顿了顿,又道:“日后你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在军中摸爬滚打,总有一日便会了。届时再报仇,也不迟。我总会带你亲手拧掉叶长青的狗头。”

巽城站在她身后,神色忧郁,仿佛一时还没接收自己多了个徒弟的事实。

他轻咳一声,道:“日后你就跟着我习武罢。我没将军那么忙,闲暇之余还可教你心法,其余时候你可以在中军练练使枪。”

李昭缓缓走到巽城身前,乖觉作揖叩首,恭恭敬敬道:“阿昭拜过师父。”

巽城向宵明略微点头,示意他便带李昭入营了。但没走出几步,他见李昭停下了,便也停下了。

少年走到宵明面前,小声询问道:“将军,那阿昭要怎样才能见到你?”

宵明一愣,似是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

他眼下最重要的是习武不是吗?拜谁为师也无甚所谓的。

“你若是想见我,酉时之后可到主营来寻我。但这几日,本将不在军中,你有什么事皆可求教巽城。”

少年眼瞳里跳动着闪烁的光芒,低声道:“阿昭明白了,将军。”

巽城临走前还模仿李昭的语气朝她打趣一句:“巽城明白了,将军。”

“滚。”

**

中军大帐后新辟的演武场,五十具皮甲在晨雾中蒸腾着白汽。李昭的麻衣已被霜浸透,却仍死死握住比他高半头的木枪。

兵营的清晨,总是被号角声早早唤醒。李昭一跃而起。他与其他士兵一同出操,在晨曦中跑步、扎马步。

很多士兵初见他时,还对他不屑一顾,更是不理解为何巽副将要亲自指导他。少年的的身形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单薄,每一个动作都稍显吃力,可他从未放弃,咬着牙坚持跟上队伍。

训练场上,烈日高悬。巽城手持长枪,亲自指导李昭刀法。

李昭紧紧握住长枪,模仿着巽城的动作,一次次刺出。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满是尘土的地上。“用力!腰马合一!”巽城大声呼喊,声音在训练场上回荡。

李昭努力调整姿势,试图让自己的刀法更有力、更精准。然而,由于身体瘦弱,他的力量总是不够,长刀在手中显得有些沉重。但李昭的眼神始终专注,每一次失误后,都迅速调整状态,再次尝试。

“腰沉三寸!”巽城的铁尺抽在少年膝窝,“你在叶国摸爬滚打捡来的功夫,在战场不如一条瘸腿老犬!”

长刀应声脱手,少年栽进结冰的泥浆里。

暮色中值夜的士卒常见奇景:那单薄身影总在壬时潜回校场,将白日所授的回马枪反复刺向梆子更夫划的草人。

某夜,巽城佯装离去又折返,看见少年用冻裂的手握着炭条,在沙盘上复刻白日讲授的阵图。

歇了一会儿,少年起身练习刀枪。月光如水洒在练兵场上,他手中的长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刀都充斥了他对于复仇的渴望。他的脸因用力而涨得通红,汗水湿透了衣衫,贴在他那单薄的身上。

巽城心中暗叹,这少年不过八岁,竟也有这般韧性。

他下马走至李昭身边,重重拍拍他的肩膀肩膀,赞赏道:“小子,以后就跟着我在这兵营习武,有我教你,定能让你有报仇的本事!”

可巽城不知晓,每日酉时,少年都会去将军的主营外守候着,等里面的人传唤他。若无人传唤,他便一直站在外面等候,直到天明再离开。

这种情形持续了很长时间。李昭都不曾等到将军。

直到祭灶日的侵晨,宵明的青鸾车驾再度临营。她卸去甲胄披着鹤氅,直奔中营,查收中军练兵成果。

李昭绕过兵器架,远远便看见她了,立即欣喜地跑来,“将军!”

宵明不语,只轻轻将他的右手抬起,翻过来覆过去地看,随即面色便不大好看了。

她的指尖划过李昭掌心血泡:“可知本将为何择巽城为你师?”

帐外朔风卷起残雪,隐约传来巽城操练陌刀队的呼喝。

不待少年作答,她已掀开舆图:“三年前金明池兵变,巽将军率二百死士凿穿三千叛军,用的正是你前日所习“叠浪阵”——不过彼时他怀中,还裹着个襁褓里的婴孩。”

李昭忽觉掌心被塞入冰凉的玉珏,抬眼正撞上宵明眼底的星芒:“三日后随本将出战,你该见识真正的战场了。”

“阿昭誓死追随将军。”

宵明心底却很苦涩。

这几日她并非在外逍遥,而是莫名接到了文星阁的飞鸽,因而回北城问消息去了。

文星阁阁老其人,性子倔而傲,只愿将消息钉在他们家摇摇欲坠的屋子外。心情好的时候就给钉墙上,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给丢地上。

但对于宵明来说,这消息极为重要。

她只想知晓开境之法,即便是有一丝线索,她也不愿放弃。

文星阁的阁老从未错算抑或是错判过。算人姻缘、生死,皆看天命。只算单日不算双日。司马倾云的母亲林氏曾于他有恩——所以无论如何,阁老也会卖他个关子。

即便那日他确是不在阁中,他也为她寻到了消息。

桦树下好好钉着块竹简,上面刻着两排歪歪扭扭的小字,要仔细辨别才能看清楚。

大约有三个要点。

其一:【此子为叶四,名长照,右手腕下三寸有一点胎记。】

其二:【因其天生异能,为生父不容,故弃之。】

其三:【天命难违,必死之相。】

宵明宛如晴天霹雳,当即便风尘仆仆回到军营。她回营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查看李昭的右手——好端端的,这右手腕下三寸竟真有一点若隐若现的胎记,就像雨滴一样!

难不成,他真是叶国的第四位殿下?那年少便走失的叶长照?

叶长照,李昭……

一切都串联了起来。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李昭。”

“你父母呢?”

“我没有父母……我是婆婆养大的。”

照,抹去下四点,不就是昭了吗?兴许是他初到李家时,身上衣物有照的字样,李家人只看清一半字样,就给他取名为昭。

至于天生异能,她倒是可以作证。毕竟他日后可乃冥界第一懒模,蛟龙查察司,从渊是也。即便是人形,他仍具有蛟龙的能力。

他应该也注意到了,不然也不会在重伤的时候去山里的溪流里疗伤。

但她仍不愿意接受最后一点。

【天命难违,必死之相。】

宵明看着眼前的少年,和记忆里另一人的眉目骨相逐渐重合。

她不愿相信,日后还在冥界为非作歹、陪同她一道开启观旬之境的人,怎会死于境中?

怎会是必死之相?

虽说不愿相信,这短短八字还是如同大山一般沉沉地压在她身上。

事到如今,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在境外,他潇洒度日;在境内,双亲弃他,天要亡她。

可是——她要出境,她得救她。

**

三日后,五更梆子刚敲过第三声,云河北岸三万玄甲已列阵如林。宵明扣上饕餮面甲时,青铜兽首口中衔着的冰霜正簌簌坠落——那是连夜渡河凝结的寒气。

“吹破阵!”

宵明的佩剑尚未出鞘,十二丈高的犀角号已昂首向天。

三声短促如鹈鹄泣血,两声绵长似巨鲸吞海,当第七个音阶撕裂晨雾时,对岸叶军的赤色旌旗抖动不停。

霎时士气澎湃,一往无前。

“听闻秦国君给司马流风追封了个‘征北将军’的名号,近日又派了镇国大将军来。镇国镇国,好大的口气,本殿下倒是期待得紧。”

一道温柔的声音不急不慌从城头传来,宵明只觉耳熟,抬头看去——原是叶国的三殿下叶长青。

她不禁看向身后的少年。果不其然,李昭握紧了手中的匕首,眼里燃起熊熊怒火。

当他提到司马流风的名字时,军中将士们都愤怒地叫嚣起来。

宵明不搭他的腔,兀自冷笑道:“你们叶国是无人了么?竟派了你这么个浪荡子来监军。”

“本殿下只是看着玩玩。大将军可别小看了我们秦国的战士们。”叶长青轻轻咳嗽一声,从怀中拿出个瓷瓶,倒了颗药入口。

宵明担心地看向李昭,知晓他见了那药瓶,会更愤怒。

【天命难违,必死之相。】

这八字沉沉压在她心头,不敢不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