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不太靠谱对不对?】
【但是他在位短短四年,就干了: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联越制楚,攻拔益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这么多事!】
哇!
天幕下许多没了解过秦武王的人听到他堪称荒唐的死法时,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个人也能在奋六世之余烈里站一席之位。
但是马上就被惊叹到了。
不过,为什么驱逐张仪?
“张仪不是功臣吗?”
【驱逐张仪这个事吧,据说秦武王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
【等到他即位之后,就有很多大臣在秦武王面前说张仪这个人为人不讲信用,反复无常,用出卖自己的祖国来谋图国君的恩宠什么的。】
【还说如果大王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所耻笑。】
【然后,秦武王就顺水推舟地将张仪驱逐到魏国了。】
【听起来好像是挺熟悉一流程啊!】
反应过来姜茵嘴里熟悉的流程是哪来的之后,众人再次沉默了。
这个笑话,有点地狱了。
【不过同年,秦武王就和魏襄王在临晋会见,派兵攻打义渠、丹犁。】
【也是挺微妙的哈!】
这......
看着姜茵带点疑惑的调侃,大秦众臣悄悄看向始皇帝。
什么也没看出来。
【前309年,秦武王在秦国设置了丞相的官位,任命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
【前308年的益阳之战也很有意思,不过今天先不展开讲了哦,有机会出战争专题吧!】
“讲诸子百家的时候她是不是也是这么说的?”
不少人心里都嘀咕了姜茵一句。
【毕竟,我想快点讲完先秦的内容,加速进入始皇帝时期!】
?
她说出来了!
果然!
“哼,朕就说为什么今天突然加快进度了?上次被打断了,没夸成秦始皇,很遗憾吧!”
本来对秦始皇没什么感觉的刘彻因为那声陛下始终心下难平。
“这主播是真喜欢秦始皇啊!暴君欸!品味怪独特的。”
本来想在自己王府舒舒服服看天幕,结果被自家父皇召进宫的胤禟悄悄和旁边的老十咬耳朵。
大秦众臣这一次光明正大的看向始皇帝。
一抹愉悦爬上嬴政原本不动声色的脸。
【在这期间,秦武王还平定了蜀国的叛乱,攻打楚国,夺取商於,建立了黔中郡。】
【至于秦武王“荒唐”的死因,我们来看看这起事件的前因后果。】
【前307年,益阳之战之后,秦武王先是派遣樗里疾率领百辆战车到达周都王城,周郝王派士兵列队迎接。】
【秦武王随后到达周都王城,与孟说比赛举“龙纹赤鼎”,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秦武王举鼎过程中,大鼎脱手,折断胫骨,失血过多而死。孟说也因为怂恿秦武王举鼎被诛灭三族。】
【可是,】
始皇帝看着天幕,有点预感,姜茵对武王举鼎的事情或许又会有超出他们预料的评价。
【秦武王的身死根本不会减少他举鼎本身这个行为对周天子权柄所产生的动摇。】
【作为诸侯的秦武王和下臣用代表周天子权柄的九鼎之一来进行力量比赛,这件事情带来的政治印象远比他本人荒唐的死亡深刻多了。】
始皇帝看着下面众臣掩饰不住的惊讶,有点失望。
希望他聪慧的臣子们早日从对傻姑娘的偏见中走出来。
“保成,这位姜茵姑娘有时候看问题的角度很值得我们眼前一亮啊。”
“父皇说的很是。”
胤禟看着上面进行亲子互动的两个人,在心里悄悄撇了撇嘴,父皇既然只想和太子二哥互动,那叫他们来干什么,他自己在王府看天幕还更舒服呢!
胤禩看到老九面色不对,赶忙用手肘轻轻怼了他一下,以示提醒。
【下一位向我们走来的是:】
看着姜茵脸上熟悉的笑容,众人开始回忆,她说道什么东西时会这样笑来着?
昭襄王,有什么值得调侃的逸事吗?
【赢小米!】
赢小米?
这谁?
始皇帝闭了闭眼,想起来了,她叫汉武帝猪猪的时候也是这个表情。
猪猪陛下眼前一亮,心里诡异的感觉到一阵平衡。
【秦昭襄王,赢姓,名稷。】
【这个名字格局很大欸,江山社稷的稷,稷,又称粟,脱粒之后的粟就是小米,所以我们亲切的称赢稷为赢小米!】
后世人真的是......
“很擅长给严肃的东西起有趣诙谐的名字呢。”
二凤陛下笑眯眯的感慨道。
【咱们赢小米可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
【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
【是的,没错,基本都是那个男人的战绩。】
【无一败绩,恐怖如斯!】
【秦昭襄王本人早年在燕国为人质,秦武王去世后,在赵燕两国的护送下,在宣太后等人的拥立下继承王位。】
【在这里,容许我暂停一下,先膜拜膜拜宣太后这位传奇女性。】
看着姜茵做了一个双手合十闭眼的动作,听明白她说了什么的卫道夫们想破防大骂,却上不了天幕。
只能无能狂怒。
刘邦条件反射般看向吕雉:
她的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注意到身边的皇帝在看她,回过头去,直视着高祖,向他递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那抹笑意并未褪去。
刘邦定定地看了她几秒,若无其事地转头看向了天幕。
【公元前304年,年满二十二岁的昭襄王在举行冠礼之后开始亲政。】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在收回宣太后的干政权柄后,赢稷采取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基础。】
【说到这里,让我们隆重的请出那个男人!】
【白起!】
以为姜茵怎么都会为宣太后说几句的古人们又被闪了一下。
已经想白起将军的战绩想的热血沸腾的姜茵不耐烦讲牵藤拉瓜的政治博弈,就跳了过去。
这时,战国时代正在处理政务的昭襄王面前悄悄出现了一个小天幕,开始播放直播内容。
赢小米先是吓了一跳,等听到姜茵在讲什么时就眯起了眼睛。
【白起,中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他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辅佐昭襄王,屡立战功。】
【我们来看看这位将军的战绩吧:伊阙之战大破魏韩二十四万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军主力。】
【白起担任秦军主将的三十多年,攻城七十余座,为秦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充满特色的打仗方式,让我们后世人亲切的称之为“人屠”。】
赢稷无语的看着小天幕:
你要不再说说,“亲切”的称白起是啥?
“姜姑娘还是这么幽默。”
长孙无忌笑眯眯的感慨了一句,惹得众人都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以我们最熟悉的长平之战为例吧。】
【长平之战刚刚开始时,因为白起的赫赫威名,秦国宣称此战不会派遣白起作为主将。】
【但是赵国在数战连败之后,主将廉颇开始固守不出。】
【是的,就是那个将相和故事里的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面对廉颇固守不战的策略,秦国使用了我们熟悉的祖传技能:离间计。】
【秦国派遣间谍在赵国传播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言我们秦国可不怕廉颇,怕的是赵括!】
【赵王果然上当,将赵军主将从廉颇换成了赵括。】
【那么在赵国忙着换将的时候,秦国在干嘛呢?】
【欸!这个老六也在换将!】
老六?
听语气不像什么好词啊。
众人再一回想秦国的操作,好像以一种微妙方式理解了此词的含义呢。
【是的,秦国招呼不打一声的悄悄将主将换为了白起。】
【对面出张二,你扔王炸是吧。】
【年轻的赵括初出茅庐,改守为攻,结果一头撞进大魔王的怀里了。】
【白起分兵两路包围了赵军,截断了赵军的粮草,困于长平。】
【最后,赵军在四十六日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分兵四路突围了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
【数十万赵国士兵投降,被白起下令坑杀。】
各位面的百姓们愣愣的听着天幕上姜茵的讲解,无法共情白起的胜利,只有深深的恐惧从心里升起。
【十分惨烈的一战。】
姜茵的语气也不复轻松,之前对白起的推崇也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对生命的叹息。
【虽然我是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里认识的赵括,好像作为长平之战的丑角存在的他一直以来得到的都是嘲笑。】
【但是,能在断粮几十天的情况下组织几十万人的军队数次突围,屡战屡败的情况下还没有哗变。】
【我认为,赵括本人作为将军的基本素养是具备的,他在秦国的离间计下出任主将,可能只能选择进攻,而非防守吧。】
【结果,一头撞上了“人屠”白起。】
【葬送了赵国的几十万青壮。】
众人默默的看着天幕。
没有想到,姜茵第一时间不是吹捧白起的胜利,而是惋惜赵括的死亡。
【那么下令坑杀几十万赵国人的白起呢?】
【他难道是个魔鬼吗?】
百姓们如梦初醒,开始怒骂!
“他就是魔鬼!”
“那些人都投降了,为什么要杀?!”
【明明那些赵国人已经投降了,不是吗?】
【可是秦军吃不下这几十万人。粮食不够,养不起。】
【也带不回秦国,难道放了吗?】
【那秦国白打了?】
【更何况,白起之所以让人闻风丧胆,不就是他歼灭战的打法吗?】
【在战国时期,今天你攻我一城,明天你抢我一地的玩法里,白起这样全部或大部分杀伤、生俘敌人,彻底剥夺敌人战斗力的作战方式就是他被称做“人屠”的原因。】
【也是他为秦国带来胜利的法宝。】
【可是,我们依旧为这些死亡的士兵心痛。】
老百姓们沉默的看着天上姜茵沉痛地说下去。
【一将功成万骨枯。】
【但是,为了政治家的游戏葬送了生命的他们,难道该死吗?】
是啊!
难道该死吗?!
无数的底层人,死死的盯着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