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红楼贾政很正经 > 第79章 正是橙黄橘绿时

第79章 正是橙黄橘绿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探春和湘云并没有分神去听来人说话,仍然紧盯着棋盘,又听到黛玉笑道“原来是凤姐姐大驾光临!实在是有失远迎啊!”

“凤姐姐,你终于回来了!”听到来人是王熙凤,湘云立刻起身,三两步走到王熙凤身边,就拉着她手臂上下看着。

宝钗与王熙凤一同走来,留下王熙凤与探春湘云黛玉叙旧,她自己坐到了迎春旁边。

王熙凤还在贾府时,与妯娌姐妹们关系都很融洽,也是真心关爱过这些妹妹们的。如今重逢,身份已然不同,况且各自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很难不让人感慨。

叙旧一番后,王熙凤也来到迎春身边问候了几句。只是迎春的变化让王熙凤却很惊讶。

往日王熙凤虽有心照拂迎春,但无奈迎春从来不会对别人诉说自己的苦处,王熙凤便照料不到。

今日到了薛家,她已从薛姨妈和宝钗处听说了迎春断腿的事。王熙凤本以为迎春会是闷闷不乐的愁容满面,却没想到迎春竟然比从前还要开朗几分。这实在是一件奇事。

“我当是谁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原来是凤丫头!”忽然又有一女声说道。

王熙凤不用特意去看,就知道是尤氏来了。

“有远客到来,你怎么推脱到现在才来呢?”王熙凤也笑着回了一句。

尤氏说话间已和李纨走了过来,她先是仔细端详了王熙凤的神情容貌,这才坐了下来,就叹道“哪像你来去自由的!我们总被许多事情绊住脚呢!”

“你哪里知道这半年来我有多忙碌呢?”王熙凤又道。她们二人即使日常说话也要开几句玩笑。

“说说吧,忙什么去了?”尤氏便配合道。

“就是啊!凤姐姐快说说遇到什么好玩的事了!”湘云也附和道。

“少不得给你们说一两个了!”王熙凤笑了笑,便开始思考从何说起。

此时英莲和袭人也走了过来,看到其他人都围坐着听王熙凤说话,便也坐到了宝钗旁边。

“我在泉州遇到了好多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外国人!”王熙凤忽然抬高了声音。

湘云便好奇问道“他们说什么话呢?”

“叽里咕噜一大串,我哪里听得懂?”王熙凤便笑道。

探春轻轻拽着湘云的袖子,轻声道“仔细听凤姐姐说话嘛!”

“泉州真不愧是最大的港口,来往的船只工人都是好多地方的,不仅长相与我们不同,说话做事也完全不一样。我刚到那里时,真是费了一番脑筋,才能和他们谈成一笔生意!”王熙凤又道。

“没有平儿和底下的管事帮你吗?”尤氏也问道。

王熙凤捏了一下尤氏的脸颊,笑道“你和湘云都好啰嗦,不能等我说完吗?”

“这不是为了配合你吗?”尤氏拍掉王熙凤的手,自己也在她脸上报复地捏了一下。

“再不提平儿了,你们看,刚才她和我们一同过来的,现在却不知道去了哪里?”王熙凤笑骂了一句,又继续说道“平儿也确实能干,你们绝对想不到,她现在竟然能将外国话说得极顺!”

“虽然有两个管事也会说外国话,但外国话种类那么多,哪里可能样样精通?平儿这丫头竟然自己想办法,学会了谈生意时常用的一些话,什么西洋话南洋话东洋话都能说上几句!”

“我还笑她呢,现在简直是个假洋鬼子了!洋人见她能说外国话,总少不了对她献殷勤的!”王熙凤笑罢,便看到宝玉和平儿向这边走了过来,就不再说了。

湘云拍手笑道“也许平儿姐妹日后找个洋人姐夫呢!”

平儿突然听到湘云这样说,便有些摸不着头脑,又微微红了脸。

黛玉拽着湘云的衣摆,向她身后指了指。湘云这才不好意思地捂住嘴巴,起身笑道“平儿姐姐你怎么才来啊!我们都等你好久了!”

“平姑娘快坐过来吧,和姑娘们讲讲你遇到的那些趣事!”王熙凤拉着平儿坐到她旁边,自己又给她倒了杯茶。

“我哪知道这些呢?况且又笨嘴拙舌的,还是姑娘给大家说些听吧!”平儿面对这些小姐们,毕竟有些羞涩,也不便这样表现自己。

“你这样伶牙俐齿的,快不要谦虚了!”宝钗也难得打趣平儿。

“平姐姐快说说吧,你看将湘云急成什么样了?”探春指着湘云又笑道。

湘云听了,就笑道“好姐姐,不要吊我们的胃口了,好不好嘛!”

平儿也不再犹豫,便捡了一件事说道“洋人说话都很直接。有一次姑娘要和一家英格兰的商号谈事,那也是姑娘第一次和洋人直接交涉。结果这个洋鬼子一上来就将姑娘好生赞美了一遍,简直是从头到脚的赞美···”

“让你说正事,怎么还来打趣我了呢!”王熙凤在平儿的左肩捶了一下佯怒道。

“姑娘不是说不在意这些了嘛,我就想着说说也无妨的。”平儿柔柔笑着,很耐心地等王熙凤回答。

王熙凤没了脾气,便低了头喝茶,没再理会。

“不仅如此,那个洋鬼子谈起价格也很直接,总之什么事情都要在平面上说了。这样虽和咱们的形式习惯不太一样,但在生意上却也简单爽利。”平儿又补充道。

“这正投了我的脾气!我最讨厌弯弯绕绕的了!”湘云拍手笑道。

“西洋人是很爽利的,有话就直说,只是东洋人却又是另一种样子了···”平儿朝湘云说道。

“做件生意却要和天南海北的人打交道,想一想就很复杂,却有许多趣味!”黛玉也笑道。

“往日我让你帮我打理生意,你却还推三阻四不要帮忙呢!”宝钗却也打趣黛玉,又看着湘云和探春说道“不如以后我忙不过来,便请你们两位来帮我吧!”

这边湘云和探春都点头称是,黛玉立刻走到宝钗身旁,弯了腰搂着她肩膀,讨好道“我以后再也不那样说了,宝姐姐饶我一次吧!”说罢,还轻轻晃着宝钗。

宝玉看到她们姐妹其乐融融,自己心里却有些难过起来。又想到方才和平儿一番谈心,又是默默叹了一口气。

“说来说去,你们就没带点东西回来吗?”尤氏向王熙凤露出右手。

王熙凤笑着拍了一下尤氏的右手,又道“我们今日才到的京城,就已经赶过来要见你们了,哪里来的及分东西呢?”

平儿忙补充道“带的土产都在薛家姑妈处,待明日整理好了再一一送来。”

王熙凤此次进京,是住在薛家在京的一所宅子里。薛姨妈和宝钗因贾政与王夫人的挽留,便还住在荣府的梨香院。

“要不是好东西,我可看不上的!”尤氏仍笑看着王熙凤。

“哎呦!我哪敢把什么破烂玩意送到姐姐那里呢!”王熙凤环视一圈,视线又停留在尤氏身上。

“这还差不多!”尤氏说罢,起身亲自端了果盘放到王熙凤跟前,又拈了一颗葡萄喂给她。

“真真你们这两个,半年不见了,一见面又免不了唇枪舌箭一番!”李纨也被王熙凤和尤氏逗得直笑。

“平姐姐,你们带了什么有趣的玩意呢?先告诉我好不好!”探春掩盖不住好奇心,又问道。

“有一些玻璃制品,玻璃做的屏风棋盘什么的,还有各种乐钟怀表,一些丝织品,还有几个望远镜,就是俗称千里眼的,可以看到数丈外的东西···”平儿仔细回想着。

“我想要一架望远镜!”湘云突然道。探春却说“有什么书籍吗?”

平儿想了想,回道“姑娘和我都不懂这些,随意带了一些英格兰的书,只是都是洋文写的,恐怕小姐们看不懂,所以数量不多。”

黛玉却笑道“你们绝对想不到有人家里有一厚本英格兰文的词典···”

探春立刻道“宝姐姐,是不是你那里有呢?”

“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你们!”宝钗在黛玉和探春的眉心各自点了一下,又道“凤姐姐给我也带了好多东西,到时你们都去我那里挑吧!”

说到这里,英莲也有了兴趣,她问道“英格兰人也会写诗吗?不知道和咱们的诗比起来如何呢?”

黛玉笑道“他们自然也写的,虽然与咱们的大不相同,但也有许多好诗呢!”

“林姑娘读过吗?我也想读一读呢?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看懂。”英莲笑道,又看见黛玉悄悄向她指着宝钗,英莲又将满含期盼地目光投向宝钗。

宝钗笑叹一口气,说道“真是服了你们了!一个个都这样古灵精怪!”

英莲看宝钗这样反应,就知道她是默许了,又走到平儿身边问道“平姐姐,你既然会说外国话,应该也能读懂一些吧?教教我们好不好呢?”

平儿有些害羞地低了头,又道“我也只能看得懂很少的部分,怎么敢教你们呢!”

探春立刻明白平儿在谦虚,便打趣道“平姐姐就心疼一下英莲吧,你看她那么少言寡语的人,也只有说到诗歌才能多几句话呢!”

“和袭人也有说不完的话。”黛玉补充道。

平儿被这样劝说,便点头同意了。而英莲也没有在意自己被打趣,脑中只想着一会儿回到家就去和宝钗借词典。

姐妹重逢,总有说不完的话。晚饭便在林府的花厅里摆了两桌,因都是姐妹姑嫂,互相并无大多需要顾忌礼法的。众人吃罢,又是说说笑笑,吟诗赏月。

忽听得一阵从没听过的乐声传来,与之相和的也是陌生的器乐。姐妹们心中纳罕,却又沉醉在月色下的音乐中,都很专注。

一曲结束,黛玉就看到王熙凤在那里偷笑,心下了然,便问道“肯定是凤姐姐找的西洋乐师!”

“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湘云也问道。

王熙凤故作神秘,笑道“我将她们叫出来,你们看看再说。”说罢,便让平儿叫人。

一会儿,走出来两个汉人女子,只是她们手中拿的乐器都很奇怪。

湘云还伸手拨了一下,就笑道“琴不像琴,更不是笙箫,我哪里猜的出呢?”

黛玉也来了兴致,她会弹古琴,此时见了难免要动手试一试。便问了乐师,得到允许后,才接过来,试着以古琴的方式拨弄了几下,就笑着停下了“确实不好弹奏。”

王熙凤也不再卖关子了,就让乐师解释一下。

“姑娘手中这个叫做小提琴,并不是直接用手弹奏的,需要用上这个。”乐师将手中的琴弓递给黛玉看,又演示了如何持琴,如何演奏。

“这是班卓琴。”乐师又道。

湘云立刻拍手笑说“这像是琵琶呢!”探春也道“的确与琵琶很像,只是不知道又是怎样演奏的呢?”

乐师便补充道“与琵琶类似,只是声音和演奏方式不太相同。”说罢,又试弹了一下。

众人都觉得很是新鲜有趣,便点了几首传统琴乐,让乐师用这两件乐器演奏。

此时月上中天,林府花园中只听得姑娘们的欢笑声和悠扬婉转的乐声。在这样如诗如画的时节,也只有她们可以安心享受如此静好的时光。

王熙凤还要在京城待一段时间,所以今日分别,姐妹们也没有很伤感。虽不能日日在贾府相聚,但是在薛家,总有见面的机会。

黛玉接连几日看到宝玉闷闷不乐,他也不愿意说什么,反而惹得黛玉也很担忧。只是毕竟男女有别,他们如今的年龄也不好成日厮混在一起,黛玉就不好太过频繁去宽慰宝玉。

宝玉也懒得去学堂读书,每日只待在屋子里,折腾一些小玩意。这日,他正拿着贾政带回来的突厥小刀,雕刻一截黄花梨木。他打算给黛玉做手串用。这些日子,他虽意识到黛玉和自己的隔阂,但自己心里有事想不清楚,便在相处时显得冷淡了些。

此时宝玉手中静静躺着二十多颗珠子,他便起身拂去了衣服上的碎屑。雕刻真是件辛苦事,只是相比读正经书,宝玉反而更喜欢这些看起来是“歪门邪道”的事情。

他不敢再直接与黛玉这样说,更不敢拿这些事去问父母。

此时一个人的道来竟然让宝玉生出了“幸好是他”的想法,心里有无数的想法等不及要诉说。

“姐妹们都在太太那里,你怎么一个人待着呢?”宝玉听到来人这样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