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时,学习好的大部分同学都转学,走了;学习不好的大部分同学初中毕业或待业或就业,也走了。诺大个工厂,每年几百个孩子,最终在本纺织厂子弟学校上高中的只有不到二十几个学生,教室搬到了凹字形教室的的最高一层,窗外就是杨树尖,桃心样的杨树叶近在咫尺。
高一上学期,杜若和班里的男同学都玩得很好,说话聊天很随意,就是和陆默金很少说话,好像彼此都自动疏远着对方。陆默金学习好,体育除了跑步外,单杠、双杠都玩得溜,杜若只是偷偷地用眼神搜索他的存在。看着他在双杠上滚圈,在单杠上像只猴子一样灵活。
高一下学期,调整座位后,陆默金和杜若的座位只隔着一条走道,两人逐渐话多了起来,杜若暗自欢喜。杜若感觉到陆默金也更暗自欢喜着。
杜若的英语还是一如既往地差,因为不感兴趣,也因为学英文要记单词,杜若记得自己背单词时,一遍又一遍,结果拼写单词时还是错误百出,选择题正确率很高,但是只要是需要自己拼写,就抓瞎。
有一次英语小测验,陈老师出的都是需要拼写的问题,一道之隔的陆默金刷刷地写着,杜若抓耳挠腮地烦躁着。第二天卷子发下来,杜若才考了40多分,偷偷地把卷子揉成团,装作无所谓的样子。
“没关系的,下次你肯定能考好的!”陆默金悠悠地说。原来他一直关注着杜若拿到试卷时的反应,杜若感觉到了被人关心,被人温暖,杜若想起了给自己按摩胳膊的阿姨,还有那天香得不像话的鸡蛋汤的味道,又暗自欢喜着。
“比如单词,有好几个意思,你可以用一句话,同时记住。I always miss you. Then I miss you. Finaly I miss you!想念,错过,丢失。”陆默贤没有翻译主语我和宾语你。
杜若重复:“I always miss you. Then I miss you。Finally,I miss you...... I always miss you.”“我总是想念你,结果我错过了你,最后我丢失了你.....我总是想念你”。杜若不想用“丢失了你”收尾。
杜若和陆默金就这样隔着过道,探讨着问题,杜若的英语成绩也上来了,拼写真的不是问题了。
4月底,就到了陆默金生日了,杜若是团支书,开学每个学生填表时,杜若留心记下了他的生日,顺便也多记了几个男同学的生日打掩护。到了生日那天,杜若心里惴惴不安,想装作不在意的,随口和他说一句:“生日快乐!”但是从早晨到中午放学,杜若都没有发现合适的机会,一直没说出口。
下午快放学了,杜若和前面的庄小青有一搭没一搭聊天,庄小青一直是二班的,和陆默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班,杜若提议到:
“我的生日总在放假的时候,都不能和大家一起在学校过生日。咱们班上遇到同学的生日,就在黑板上写点祝福的话吧。”
庄小青盯着杜若,眼睛转了转:
“陆默金,他今天生日,对吧?陆默金,你是不是今天生日?”
庄小青跑到陆默金身边,对他说:
“嘿,小子!生日快乐!”
杜若赶紧如无其事、风轻云淡地跟着说:“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只是跟着庄小青礼貌的祝福,是迫不得已,只是礼貌而已,心里暗戳戳地自己安慰自己,杜若装着模、做着样、开着心。
陆默金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雪白整齐的牙:“谢谢!谢谢!”
杜若作为班里的团支书,开始履行职务之便,在黑板上大大方方地一笔一划地写着:陆默金,生日快乐!
杜若还是呆头呆脑着,喜欢自己一个人瞎琢磨,心里却很清楚,自己的心里慢慢有东西在滋长着,丝丝缕缕,牵牵绊绊。杜若不知道陆默金心里怎么想,也不想知道,因为害怕她有而他却没有。与其那样彻底没了念想,还不如这样不知道总好过没希望。
高二开学,陆默金转学了!!虽然期末考试前,同学们一起聊天时,陆默金说过家里要给他转学,杜若还说:
“转哪里都靠自己的。”
他说:“嗯,我也不想转,家里坚持。”
杜若叹口气:“唉,都走了!”
邵真雨牙尖嘴利地说:“谁说的,就走了他一个,还‘都走了?’”
当时杜若脸红心跳,低头不敢出一声。陆默金看着低头不语脸红难为情的杜若,没有说话,心却快跳了一拍。
看着旁边空空的座位,杜若一整天都没精打采。转学走了?!这就走了?连个招呼都没有打一声。
陆默金这个人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杜若心里空空的,不知道他会不会和何俊一样,转了学,就再也见不到了。
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杜若叹口气,自己消化着自己的难为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高二下学期,杜若转学到了五中,杜若考试进的快班,社会中学五中一共七个班,5、6、7班是快班,每年据说三个班能考上近百名的大学生,快班每个班都有将近七十个孩子,杜若进了班后,才发现毛纺厂的学校教学进度慢,物理和化学自己有半本书完全没学过。物理的电磁学和有机化学只能边听课边自学。
考进五中的快班纯属是好运气爆棚,文曲星加持,老天爷照拂。
五中上午进门考,四中下午进门考。杜若想着下午去四中考试,要不要找一找陆默金?
五中只考数学和英语两门课,杜若的强项。上了考场,英语卷子居然和杜若在纺织厂期末考试的卷子一模一样,期末考试后,杜若帮陈老师批阅卷子,整整做了25遍这张卷子,杜若狂喜着,假装慢吞吞的,尽量拖延时间,那也只花了十分钟就交卷了。
监考老师是个秃顶的中年大叔,浓眉大眼,吃惊地看着提前交卷的杜若,怀疑着是不是因为题难,杜若不会,眉头皱着,低头看着答卷,然后猛然抬起头,压抑不住的笑容绽放在脸上:
“明天来7班报道,找我就行,我叫李俊杰!”
李俊杰老师的名字,杜若听陈老师说过,他是市里的特级英语教师,陈老师经常参加市里教师的教学经验分享会,对李老师教学的高水平赞赏有加。
杜若犹豫了一下,因为下午还要考四中,李老师肯定看出来了杜若的想法,四中五中明里暗里地竞争着,想尽各种办法彼此来挖尖子生。每次考试后,五中的第一名就会被四中的老师游说转学,反之亦然。
“下午你就办好转学手续,如果你不抓紧,7班的名额就不给你留了。你看今天来考试的孩子有多少?我们班只有一个名额......”李老师小声的说着。
杜若扭头看了看黑压压一片埋头书写的考生们,忙不迭接过了李老师写的条子走了。
回家的路上,回忆着半年前高二开学时去四中选拔考试的情形。
高二开学时,杜若得知陆默金转去了四中,也想转去四中学习。妈妈说:
“我们车间的人说了,现在考个技校,两年出来就能进工厂,坐办公室,不用当工人的.....”
爸爸一直毫不怀疑地相信杜若是全院子最聪明的孩子,不耐烦地打断妈妈:
“头发长见识短。我们杜若是最聪明的孩子,肯定能考上大学的,还能考上医学院,当医生,救死扶伤,等我老了,我们杜若还能给我看病。”爸爸怼着妈妈。
妈妈说:“考不上怎么办?你看看身边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考不上大学,白吃三年饭,高中毕业也是待业青年,耽误三年赚钱的时间。”
爸爸斩钉截铁地说:“杜若就是能考上!”姑姑从杜若上初中时,就不停地来家里游说,让爸妈找关系给杜若转学,纺织厂的学校就没有学习的孩子,每年高中毕业生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
家长们调侃着:学校今年又剃光头了。纺织厂子弟小学,上学不用花学费,转到社会中学,每学期要花50元的学费,家里妈妈管钱,总是说:
“能考上在哪里都能考上,考不上在哪里都考不上,转个学该考不上也还是考不上。”听着妈妈的绕口令式的固执己见,杜若很同情姑姑的锲而不舍。
杜若在纺织厂子弟学校里有很多的好朋友,而且高一陆默金也在,杜若很开心妈妈抠门,在纺织厂学校天天可以见到陆默金,也坚决不愿意转学。每次姑姑来家了,还是照样游说着,周而复始循环着。高一暑假过后,陆默金转学了,趁着姑姑来家里,杜若赶紧说:“我想转学到四中。”
姑姑很开心,说:“你终于不犟了。”
一周后,姑姑又来到了家里,带着杜若去四中考试。四中的入学选拔考试,考了数学、物理和化学。杜若数学勉强答完了题,物理和化学有一半的题都没有学过,杜若考着试,生无可恋地暗生自己的气,骂自己笨,不会做题。
考完试出来,姑姑在学校门口拿了大大的一兜子水果,让杜若在校门口等她。姑姑在考试的教室门口,等着,一会儿出来了监考的瘦高黑脸庞的男老师,姑姑陪着小心,讨好地和老师说着话,过了一会儿,姑姑不笑了,但是还在和老师争取着,杜若从校门口跑过去,拉姑姑的手,杜若只想带着姑姑逃离这里。
“杜主任,我侄女特别聪明,学习是很好的,纺织厂的学校进度慢,孩子有很多内容没学过,您就想想办法,帮帮孩子吧。咱们还是一个姓,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子呢!”
“来找我的人都说自己家的娃是最聪明的,我们只看考试成绩,你娃的成绩在我们这里的慢班都跟不上的。”
杜主任一动不动冷冷地说,眼里瞟了一眼姑姑手里的水果。“学习太差了,现实点吧.....”
杜若心里难过,莫名的屈辱感觉涌上心头,走在回家的路上,姑姑说:
“你放心,给杜主任塞点钱你就能上四中的。姑来帮你找人办,肯定能上四中。”
杜若说:“姑,算了,我不转学了,先在纺织厂的学校学着,下学期我再来考,我一定能考上的。”
从小到大,杜若见过很多白眼,司空见惯,这些鄙夷的眼神让杜若明白,尊严不是别人给的,尊严是自己的事,哪怕别人再瞧不上自己,自己都不能没有尊严地去祈求别人的照拂。可是这次因为自己,让姑姑干脆利落地这样被人奚落,杜若心里无以复加地难过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