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巫傩 > 第7章 灵童

第7章 灵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说什么呢?”巫成瞪大了眼睛,“什么叫死了的就算了?”

师父没说话,只是闭着眼睛。

他知道灵翊听得懂他们说话,所以他不敢睁眼,他实在害怕看到灵翊失望的样子。

见这师徒二人僵持不下,黄蜀兴正准备打个圆场,可一旁的灵翊忽然开口:“我……”

闻声,三个人纷纷看向她。

迟疑片刻,她才继续说道:“我不想上刀山。”

“为什么?”巫成冷冷地问。

“活人比死人重要。”灵翊细声道,“你不要为我涉险。”

巫成盯着她,脸色逐渐阴沉下来。过了好半晌他才悠悠开口:“是,你就是一个死人而已,我真是多余管你们。”

说罢,巫成起身摔门离去,黄蜀兴看了另外两人一眼,轻声道:“老师傅,其实我倒觉得,如果巫傩师真的受到了正神指点,那让他去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呀。”

灵郭点上烟斗吸了一口,摇了摇头:“你不知道,巫成的话真假难辨,这孩子心气儿高,性子又狂妄。实不相瞒,黄杵师你从刀山上摔下来的时候我亲眼见着他也有想往刀山上爬的念头,当时虽说是止住了,可今日这正神入梦一事焉知不是他编出来想要哄我松口的借口,所以不管他怎么说,我都不会答应的。”

听了灵郭的话,灵翊立即替他分辩:“成哥不会。”

灵郭看着她,勉强挤出一点笑意:“我知道,可我总得想的多些,巫成是个好孩子,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送死啊。”

从家里跑出来后,巫成就在村子里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累了,他就坐到陇上去看着人家犁地。

巫成想救灵翊,也不单单是因为想要报恩,而是机会现在就摆在眼前,如果就这么放弃了,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甘心。

巫成不喜欢留下遗憾,更不想做可能会让自己后悔的事。

而且灵翊虽然嘴上说着不想上刀山,可巫成看得出来,她是想试试的。

灵郭也想,只是他们都不想拿巫成的命去赌。

巫成叹了口气,抬头看着不远处的刀山。那刀山也不知道屹立在那里多少年了,风吹不动雨打不摇,一级级刀阶上也不知道渗进去多少血,更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栽在那削铁如泥的刀刃上。

巫成没有把握自己会是特殊的那一个,可不试试,又怎会甘心呢?

蓦地,他忽然就懂了黄蜀兴的坚持。

就是因为没试过所以执着,想要尝试的念头一旦冒了个头,就任谁都劝不回来了。

巫成抬手搓了搓脸,让自己又清醒了几分。他坐在陇上将这几天了解到的情况细想了一下,大概捋出一些头绪。

“想救师父,就得送灵翊投胎,那么我就要先找到灵翊的尸体……”顿了顿,他又看向那座刀山,“是必须要背着尸体爬上去,还是只带着灵翊爬上去就行呢?”

这件事开路将军没说,巫成自己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巫成记得黄蜀兴曾说过“魂不归体,谈何投胎”一类的话,可若是真如黄蜀兴所说要背着尸体上刀山,巫成心里还真有些没底。

一个人上去都难如登天,更别提还要背具尸体。而且按时间来说,如今灵翊的尸体大概已经白骨化,一想到他可能要背着一堆白骨上去……

巫成摇了摇头,不忍细想。

他从陇上一直坐到日头西沉,眼见耕地的人都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巫成才拍拍屁股站起身来。

“小成!”

巫成回过头,只见大牛远远跑来。

“怎么了?”他也迎着大牛的方向走去。

“我阿婆不行了,我娘让我来找你给引个路去。”大牛叫道。离近了巫成才发现大牛的眼眶红红的,像是刚刚哭过。

“白天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巫成说着,和大牛一起急急往家赶。

“七十多岁的人了,够长寿了。”大牛抬手抹了把眼,“我只求我阿婆走得顺点,别吃啥苦头,小成,你帮帮忙吧。”

听了大牛的话,巫成下意识想说七十多岁的人怎么就算长寿了,可他转念一想,搁这个年代,能活过六十的人都寥寥无几,七十多岁自然算是长寿。

“我去取面具,你先回家去帮我备好香蜡纸烛,别耽误时间。”巫成拍了拍大牛的肩,以示安慰。

回到家,灵翊正在院子里煎药,苦冽的药味盘桓在这座小院中久久不散,她手下正扇着风的那一炉是师父的,另一炉是黄蜀兴的。

听到门响,灵翊抬起头:“成哥。”

巫成点点头,径直走进厢房。这间房子是师父专门腾出来搁置面具用的,墙上、柜上都摆得满满当当。

只是这些大多是练手或者是未完成品,真正开了光的全都被收在柜顶的一个木箱子里。

巫成从木箱子里取出引路灵童后便转身离开,经过院子时灵翊仍盯着他看。

“成哥。”灵翊又叫道。

巫成停下步子:“怎么了?”

“……你还生气吗?”

巫成摇摇头:“没有,大牛的阿婆要走了,我去送送。一会师父要是问起,你就说我把灵童面具拿走了。”

灵翊想了想,泼灭了小炉里的火从凳子上站起身来:“我陪你。”

“药不是还没煎完吗?”巫成说。

可灵翊没理他,自顾自往门外走。

眼下引路是一等一的大事,巫成也不敢再耽误时间,他回头朝屋子里喊了一句提醒师父出来煎药,随后便跟着灵翊往大牛家赶去。

大牛家已经站了不少人,亲疏远近都有,全是来送牛老太最后一程的。至亲都围在床边,掩面呜呜地哭个不停。

“小成。”见他来了,大牛赶紧迎过来,“东西都准备好了,你来看看。”

巫成点点头,跟着大牛走到老太太的床边。

老人张着嘴仰面躺在床上,神态呆滞,一双浊目直愣愣地瞪着天花板,不知道在看什么。

这的确是垂死的人了,她身上的肉都干瘪了,整个人仿佛只靠着一副骨架撑着。巫成伸出手指探了探她的鼻息,进气弱,出气强,看样子也就是这半个时辰的事了。

巫成在老人床头坐下,焚香烧纸,准备将面具上脸。

“小成……”不知是不是焚香的气味刺激了她,牛老太的眼睛眨了眨,竟然回过神来,“我刚看见我爹娘了。”

巫成点点头:“他们是来叫你回家的。”

牛老太嗫嚅道:“可我不认得那边的家,我找不回去怎么办?我爹娘该等急了。”

老人有些着急,说着说着竟然像孩子一样呜呜哭了起来,大滴的泪水从眼眶里涌了出来,大牛他爹赶紧替她擦了擦:“娘,你莫哭,要高高兴兴的走。”

巫成也跟着轻声安慰道:“阿婆你别急,你瞧我这不是来了吗?一会有我在前面给你引路,你还怕啥?”

闻言,牛老太止住眼泪,红着眼看他:“小成,那就辛苦你,带我一程吧。”

面具上脸,巫成用右手指抵住牛老太的额头,高声诵道:

-天黄黄,地黄黄,牛家魂灵起身忙。

-往西南,走明光,三条大道过中间。

-魂灵起身,亲友避让!

唱完,巫成头戴灵童面具径直往门外走去,身后很快传来窸窣的声响,巫成回头看去,只见老太已经翻身坐了起来,目不四顾,跟着灵童出了门。

牛老太前脚刚一离开床,家人便聚到一起高声恸哭起来,巫成引着牛老太往外走,两人刚走出院门,牛老太忽然停住脚步。

“怎么了?”灵童问道。

他以为牛老太是听到家人的哭声舍不得走了,正待再劝,牛老太忽然转脸往灵翊所在的方向看去。

尽管灵童已经上身,可面具下的巫成还是浑身一僵。

感受到牛老太的目光,灵翊也有些愣住了,毕竟自她成鬼之后没有几个人能看到她。

牛老太指着灵翊,语气疑惑:“这不是灵家的闺女吗?你也是来送我的吗?”

灵翊不知道回什么,只能点了点头。

“多谢你啊,阿婆许久都没见到你了,你这两年上哪去了?”牛老太走过去拉住了灵翊的手,“村子里的人都说你死了,可我不信,谁这么说我就骂谁,你瞧瞧,阿婆没说错吧。”

“我……”灵翊犹豫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时辰到了,该走了。”灵童在前面催促道。

牛老太笑笑,又对灵翊说道:“小翊啊,阿婆要走了,谢谢你来送我一程。”说着,她摘下手上的一枚玉戒指戴到了灵翊的食指上,“阿婆没有像样的东西给你,这是早些年从一个道士手里收来的戒指,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就留给你辟邪使吧。”

灵翊摸着指上的戒指,问道:“阿婆,您要去哪儿?”

牛老太道:“阿婆要回家了,去找我爹娘。”

“那您会投胎去吗?”灵翊又问。

“当然会了,我们每个人不都要投胎的吗?”牛老太说着,和灵翊挥手告别。

灵翊留在原地,神色艳羡。

出了院门,村子里的景象忽然就和之前不一样了,金黄的麦田一路连接到天际,微风吹过,麦香扑面。牛老太跟在灵童身后,好奇地四面看着,她的脚步声逐渐变得轻盈,喉咙里“咕噜噜”的痰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悠扬的歌声。

-春播种,夏打麦,秋日折玉米。

-早看天,暮看云,晌午缝新衣。

牛老太胡乱编着歌词,唱到说不通的地方她自己都乐得哈哈大笑起来。灵童带着她一路来到一条岔路,左中右共有三条,蜿蜒着通向一片迷雾,灵童止住脚,侧过身子示意她继续往前走。

牛老太不敢乱选,垂首对灵童说道:“烦您给指条明路吧。”

灵童只道:“按唱词走。”

牛老太想了想,记起自己起身时听到的唱词:往西南,走明光,三条大道过中间。

牛老太颔首:“多谢。”

她抬脚踏上最中间的那条路,往前刚走了一步,眼前的云雾倏尔消散,一间老房子赫然出现在眼前。房前站着两个人影,正是牛老太的爹娘。

“仙官,我……”牛老太回过头,可她的身后早已空无一人。

回到村子的时候天色已经黑透了,巫成没有掌灯,披着夜色回到了大牛家里。

牛老太的丧事办得妥当,有条不紊。巫成刚送完灵有些疲乏,他也没再多陪着,只跪下磕了个头就退了出来,坐到院子里仰头看着墨色的天空。

也不知道自己的爸妈怎么样了。

巫成很好奇,在得知儿子意外猝死后,他们会是什么反应呢?

是难过?还是痛苦?

还是会觉得庆幸,那个不听话的儿子终于死了,再也不用他们操心了呢?

巫成叹了口气,一段并不美好的回忆紧跟着闯进脑海:

“我他妈就不该生你,你去死了算了,早死早超生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