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回到东宫,林十七拿出皇帝给的名单,凑在灯下比对着这次损失的人数。
这名单上的人,安王门下的也占了不少,多少有点各打五十大板的意味。这事一出,林十七猜想安王应当是气急败坏的,但他不在乎,本就是皇帝钳制他的工具,再怎么跳脚难道也不能顶替他的位子。
至于那三个新后的儿子,不过是几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不费什么唇舌,吓一吓,自己就内斗起来了。
林十七数着数着,忍不住露出笑来,揉了揉跪久了有些疼痛的膝盖,扶着桌子站了起来,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寝殿。
他正要睡下,突然瞥见了床头那一束狂野生长的柳枝条,笑容渐渐消失。
几天前临生送回了应请帖,连带着的还有这长得丑兮兮的柳枝,还有一句下属代为转交的话,
“这柳枝是江南岸边特意折下来的,将军说听了这话,殿下自会收下……”
他又想起那晚,在柳平脸上,看到的那条疤痕。
疤痕不长,只斜贯在眉中,像画了一道白,一直延续到眼角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已经变淡变浅。
就如同他记忆里,远远淡去的孩童身影,在那晚渐渐清晰,倏忽之间,就变成了柳平的模样。
皇帝应该是知道的,林十七想,只有自己是被蒙蔽的那个……
他心事重重地睡下,一夜睡得并不安稳。半梦半醒间,听到临生在催他上朝,艰难地支棱起身体,只觉得四肢困重酸痛,一脚下地,像是踩了棉花。
春风微凉,应当是昨日受了风寒。
林十七站在镜子前打量自己,难得生病一次,眼神都变得温柔不少,眉眼间的锐气内敛,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他坐着轿撵,在临生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走上大殿又高又长的石阶,头脑昏沉,竟然生出了正走在登基祭台上的幻觉。
他高高在上,走过的路上,一旁经过的,都不过是过客,偏生有一人的目光专注而炽热,让人难以忽视。
林十七回头去找,正对上万柳抬起的眼眸。想到今早朝会皇帝要做的事,眼神别有意味。
皇帝一上朝,就先杀了几个舞弊大案里的漏网之鱼,借此敲打了一些官员,尤其是安王背靠的势力,敲响了警钟。
当初舞弊案由前皇后一族起头,如今再次被提起,自然需要夹起尾巴做人。
安王站在太子身旁,在听到福生宣旨定罪的时候,攥紧了拳头,绸缎做的衣服,袖子也被他揉皱了,可还得记住自己是个王爷身份,面上还不能露出一丝不满。
万柳从后方望去,安王低垂着头,周身黑云压城,反观太子,难得见他有负手而立的时候,平日总是拢起手揣在袖子里,掩藏住任何能够透露情绪的动作的可能。
万柳能猜到,此时的太子一定是眉眼带笑的。
皇家残忍,登上最高位置的路途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总需要一些旁人来铺路。
安王从出生就被钳制漠视,又经历了第一次母族对父亲的逼宫,看着温和,心中应当是充满戾气,气度上不及太子。
万柳摇摇头,更加确定安王推举他做安防护卫统领,只是为了将他推向刀尖。
落网的文官有人被判凌迟,有的罪轻,被判午后问斩,剩下几个,削官了。
处理完舞弊案,皇帝又着手命令魏溪和林志准备上山灭狼一事。
这事本不应该小题大做,但朝廷需要给京都一个交代,否则城西人心动荡,任其发展,等到围猎时,不仅是皇室围剿山中猎物了,而是城西百姓群情激昂地“围剿”他们。
退朝后,万柳不着急走,靠着殿门等着太子。
林十七达到了目的,心满意足地准备退场了。
温元和气极,伸手拦住了他。
“大哥何至于此啊?”林十七见他目露凶光,反笑道。
温元和被他的漫不经心激怒,
“温!元!泽!”他咬牙切齿,直呼其名。
温元和虽然名义上是他兄长,但年纪却比他小,这让林十七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他面上淡定,似笑非笑,一双眼隐隐透出一丝杀气。
“大殿之上,直呼我辈之名,这等荣光,也只方才下狱斩首的林尤郑彦之徒才有,陛下还在,安王急什么?”
“这刀子你递的,没扎你身上你自然不急!”
温元和气势汹汹,引得没有出大殿的官员纷纷侧首目。
林十七本意是朝堂之上只有皇帝有资格直呼太子之名,而温元和这么做,不仅是无礼而且是对皇帝有异心,却没想到温元和直接扣了他一顶“栽赃诬陷”的帽子。
“安王,东西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空口无凭可就是栽赃了!”
“这世上除了你,还有谁能知晓当年发生的事!”温元和更是气势嚣张,撕下了往日好大哥的面具,直指他伪造证据,党同伐异陷害忠良。
林十七一挑眉,拢起了双手揣进衣袖,慢条斯理地说道:
“这案子是全权由陛下裁决,如此说来…安王是对陛下有怀疑?”
他特意提高了声音,语气急促又坚定不容人质疑,周围探究的目光又齐唰唰收了回去,各个脚底抹油似的溜得飞快。不一会,大殿里人就空了不少。
“你这是颠倒黑白!”
“不及安王半分。”林十七拱拱手,特意气他,“如今还是想想如何自保吧!”
万柳在大殿门口蹲着,眼见着太子黑着一张脸转过身,见了他像是吓了一跳,又转回来,脸色也变了。
“太子殿下。”万柳上前行礼,瞟了一眼不远处站定的安王
“柳将军没走?”太子这会的眼睛里,透出几分欣喜来。
“等着殿下一同走。”万柳笑着看着他。
林十七点头答应了,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大殿。
走到出宫路的分叉口,林十七撩起轿辇的纱帐,探出头对他说,“今日兴致好,孤想约上魏溪和林志几人去靶场,不如将军与孤一同前往?”
“靶场?”万柳突然想起来那天夜闯皇宫,太子手上拿的是一张小弓,拉了满弦。
素来能拉开巴掌大的弓的,都是战场上的神箭手,奇袭战里的先锋。万柳见过的,都是看着身形单薄,实际上臂力腰腹强劲有力,能取敌方首级于千里之外也不夸张。
“殿下箭术应当不错……”他说着,目光慢慢转向了撩开了纱帐的那双手。
衣袖顺势垂落,露出太子一截手臂来,看着纤细,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万柳已经能想象到这双手勾协着他的脖颈时,会是怎么一个模样。
他的眼神太有侵略性,林十七被看得有些不自在,“将军若是着急回去,孤也就不强求,改日围猎时,再一较箭术高下。”
万柳怕太子有误会,连忙收回目光,笑容有些慌张。
“不,不急。”
林十七满意点头,队伍朝着靶场的方向继续前进,等到了卡点,两人换乘了马匹。
路上两人都沉默着,万柳抓着缰绳,心里想着该如何开这个话匣子。
他扬起嘴角,撑起一个微笑,试探道:“殿下这一招出的妙……”
“什么?”太子回头看他一眼,似有所悟,“你也觉得方太尉的那封信是我做的?”
他似笑非笑,万柳瞬间觉得自己不仅马屁拍到马腿上了,还要暴露自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有些怂了。
“只是殿下此番获利颇多……”
“你这么想也没错,”林十七唇角微扬,“孤与安王朝堂对立多年,如今他这一派出了那么大漏洞,转念一想,也只有孤是坐收渔翁之利,有心人自然会在此做文章。”
他拉住缰绳慢下来,与万柳排骑行,指尖轻轻划过嘴唇,“只是这次是陛下做的裁决,真是我伪造证据,那可是欺君之罪……”
他声音突然变得低沉沙哑,把“欺君之罪”四个字咬得重重的,缓缓靠近万柳耳边,像是来自地狱的声音。
万柳明白欺君之罪太重,身为太子的林十七,没必要主动去背,说明信是真的,只是万柳还好奇,这信是从哪被翻出来的?
但事情牵连过大,万柳也不想引火烧身,也就及时止住话头,转而说起花灯宴来。
林十七听他转移话题,不禁转头看他一眼,微不可察地点点头,有几分赞许。
“孤听说这花灯宴每年都有趣的很,只可惜无缘得见。今年父皇大寿,又有将军陪伴,自然是要瞧上一瞧!”
万柳低头,羞赧一笑,“臣有些期待殿下那日的模样。”
“孤也和将军一样期待。”
说话间,靶场就已经到了。
靶场里人早已经把弓和箭都备好了,林十七选了个重弓,万柳随手挑了把趁手的。
万柳接过小兵递来的箭,拉了满弓,双目虎视眈眈地盯着远处的靶子,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时候,耳边响起了太子的声音,一时走神,箭羽破空而出。
他说,“只是将军那株柳树,真是将军从江南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