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常良骥率先回过神来,声音略显颤抖:“究竟是怎么回事?请你细细说来。”
郑立诚悲痛地叙述道:“就在不久前,三皇子的贴身侍卫突然请求面见皇上,并在皇上面前指控三皇子杀害御药房太监灭口、对皇上下毒,意图谋反的惊天大罪。说完这番话后,那侍卫便在皇上面前自戕身亡。皇上震惊之余,立刻派人去寻找三皇子,却发现他已然……”
叶空青脸色苍白,急声追问:“三皇子是如何去世的?”
“据说是自戕,但具体的死因尚不清楚。”郑立诚的声音中充满了不确定。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常良骥喃喃自语,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
郑立诚继续说道:“皇上已经下令调查此事。如果三皇子的罪名被坐实,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你前方带路,我们这就去走一遭。”常良骥强压下内心的波澜,决定立即行动。
走了几步后,常良骥发现叶空青并未跟上。他疑惑地回头,只见她呆立原地,双眼空洞无神,泪水无声滑落。常良骥叹了口气,缓缓走到她身边,轻声宽慰道:“叶神医,还请节哀顺变,收拾好心情。此刻,尽快确定这件事的真伪才最为重要。”
叶空青迷茫地点点头,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悲痛,随后跟随着常良骥的步伐,向三皇子的宫殿走去。
两人一路沉默,心中皆充满了无尽的疑惑。当他们抵达三皇子的宫殿时,只见那里已被守卫重重包围。
正欲踏入宫殿大门之际,殿外的守卫迅速上前阻拦。
“站住,你们是何人?”守卫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警惕。
常良骥沉声回答:“我乃宫中侍卫统领常良骥,这位是神医叶空青,我们有要事需进入宫殿。”
守卫略显犹豫,但依然坚定地说道:“常大人请回吧,刑部尚书丁大人正在殿内查探案情。”
常良骥皱眉问道:“是关于三皇子被污蔑一事吗?”
听到这话,守卫的脸色微微一变,语气也变得更加谨慎:“关于三皇子的事,皇上已交由刑部全权负责查探,常大人还是请回吧。”
常良骥和叶空青对视一眼,心中明白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
常良骥在原地焦急地来回踱步,片刻后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守卫说道:“皇后娘娘特命我们调查御药房太监身死一案,而这三皇子与我们正在查的案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三皇子突然离世,此事或许与我们查的案子有着莫大的关联。”
守卫面露难色,显然处于两难境地:“这……尚书大人确实下了严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这时,叶空青轻声开口:“若你们因一时疏忽遗漏了什么重要线索,导致三皇子蒙冤,这责任你们能承担得起吗?”
守卫闻言更加犹豫不决,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可是……小的只是遵照命令行事,还请二位大人见谅。”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气氛愈发紧张之际,一位身着官服、气度沉稳的官员从宫殿内缓步走出。
“这位想必就是常大人吧。”官员拱手作揖,语气中带着几分敬重,“在下乃刑部尚书丁运,奉皇上圣谕前来调查三皇子身亡一事。不知常大人此刻到访,有何贵干?”
常良骥听到他话语中的关键词,心中一动,看来皇上也认为此事有蹊跷之处。
他连忙回礼,恭敬答道:“尚书大人,是这样的。我们正在调查的一桩案件与三皇子似乎有所牵连。三皇子突然离世,其中必定有诸多不明之处,所以我们想前来探查一番,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只是……”他微微停顿,目光转向刚刚阻拦他们的守卫。
丁运听罢,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二位一同前来了。我们也是刚抵达,正需要更多的视角和信息来协助调查此案。希望我们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揭开真相。”
叶空青与常良骥闻言,心中稍感宽慰,连忙向丁运致谢,随后跟随丁运一同进入宫殿。
他们踏入宫殿,只见三皇子宫内的宫人们正聚集在庭院之中,人人皆沉浸在悲痛之中,恸哭之声不绝于耳。
这时,有人察觉到了他们的到来。
一位年迈的宫人蹒跚着步伐上前,声音哽咽地问道:“你们……也是来调查三皇子之事的吗?”
常良骥神色凝重,轻轻点了点头:“正是。”
老宫人闻言,顿时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恳求道:“求大人们一定要替三皇子查明真相啊!他绝非那种人!三皇子一向宅心仁厚,正直无私,断不可能做出此等悖逆之事啊!大人们,你们一定要替三皇子平反昭雪……”说到动情之处,这位老宫人更是泣不成声。
老宫人的恳求如一阵涟漪,在人群中迅速扩散开来。其他宫人们听到后,也纷纷涌上前来,跪成一片,齐声哀求常良骥为三皇子洗清冤屈。
常良骥望着眼前这些悲痛欲绝的宫人们,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不禁长叹一声。
他又何尝不了解三皇子的为人呢?只是如今铁证如山,即便他能平反昭雪,那个曾经善良正直的三皇子也已永远地离去了,再也无法归来。
叶空青原本强忍住的泪水,在目睹这一幕之后,再次夺眶而出。她默默地背过身去,悄悄地擦拭着眼角的泪珠,然而泪水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般,怎么擦也擦不干,不断地涌出。
常良骥见状,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以示安慰。
“诸位请起。”丁运开了口,“本官深知你们对三皇子的深厚情感,也明白此刻你们心中的悲痛。但请相信,本官与常大人定会竭尽全力,查明真相,绝不让任何不实之罪加诸于三皇子身上,更不让任何冤屈得不到昭雪。”
丁运稍作停顿,环视四周,继续说道:“本官已下令封锁现场,所有与三皇子之事相关的人与物,皆在调查之中。本官坚信,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在此之前,恳请诸位保持冷静,积极配合本官与常大人的调查工作。”
常良骥轻轻扶起老宫人,声音充满同情地安慰道:“请您节哀顺变。三皇子殿下此刻身在何处?能否麻烦您带我前去?”
老宫人强忍着悲痛,点了点头,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前走去。
众人紧随其后,穿过曲折的走廊,最终来到了三皇子的书房。
书房内一片寂静,书桌上散落着几本古籍,看起来三皇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寻求慰藉。而此刻,三皇子静静地倒在书桌旁,面容扭曲,四肢痉挛,双眼圆睁,满是惊恐的表情令人不忍直视。
常良骥望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痛。他转头看向叶空青,“烦请叶神医检查一下三皇子因何身亡,为我们揭开真相。”
叶空青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轻轻点了点头。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以便能够专注于眼前的检查。
她缓缓走到三皇子的身旁,蹲下身子,开始仔细地检查起三皇子的身体。
她的目光在三皇子的面容上停留了片刻,随后迅速转移到他的四肢和躯干。她发现三皇子的肌肉异常僵硬,关节呈现出屈曲的状态。这一发现让她的内心猛地一紧,她轻轻摇了摇头,强迫自己保持冷静,继续深入检查。
叶空青轻轻翻开三皇子的眼皮,只见他的眼球已经固定,失去了往日的灵动。她再仔细查看三皇子的口唇和舌尖,它们呈现出一种不祥的青紫色,这显然是中毒的明显迹象。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检查,叶空青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她确认三皇子所中的毒与之前相宁所中之毒如出一辙,这让她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何会有如此巧合?
叶空青看着三皇子的遗体轻声说道:“三皇子所中之毒与之前相宁所中之毒完全相同。”
常良骥闻言,陷入了沉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时,她目光不经意地掠过,发现三皇子怀中隐约露出一角信封。叶空青小心翼翼地抽出那封信,来到常良骥的面前。
“常大人。”叶空青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请看,这是在三皇子身上找到的。”
常良骥接过信封,本想立即拆开,但突然意识到丁运也在场。他微微一犹豫,决定将信件先递给丁运:“尚书大人,还请您先过目。”
丁运点点头,接过信封后谨慎地拆开,展开信纸仔细阅读起来。随着视线的移动,他的眉头逐渐紧锁,表情变得愈发凝重。
常良骥和叶空青站在丁运的身后,目光也投向了那封信。
看到信中的内容,两人不禁心惊,彼此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这封信,揭示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真相。
信中写道:
“敬呈吾皇父:
儿臣自知罪孽深重,愧对天地,今以一死谢罪,望父皇能体谅儿臣之愚行。
儿臣犯下滔天大罪,实为不可饶恕。给您下毒以及毒害御药房太监之事,皆是出于儿臣之手。此等恶事,全因儿臣一心妄想登上皇位,以致胆大包天,做出如此不忠不孝之举。自从父皇废黜太子后,儿臣心中便萌生了非分之想,以为那至尊之位终将归于己身。母后也曾多次暗示,似乎太子之位非儿臣莫属,这更让儿臣心生狂念。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父皇却迟迟未立新太子,儿臣心中的疑虑与日俱增。儿臣不禁开始怀疑,父皇是否已不再宠爱母后,甚至对儿臣这个儿子也失去了信任。每当夜深人静,儿臣辗转反侧,担心父皇会将太子之位传给其他兄弟。这样的恐惧日夜折磨着儿臣,最终驱使儿臣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儿臣绝不允许自己失去一切,于是铤而走险,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儿臣曾信心满满,以为计划万无一失,谁料终究难逃法网,罪行败露。如今,面对这无可挽回的局面,儿臣唯有以死谢罪,方能稍解内心之愧疚。
只盼父皇能念及往昔之情,宽恕母后的无辜。母后一生侍奉父皇,尽心竭力,未曾有半点二心。儿臣之罪,不应牵连到她。愿父皇能够怜悯,保全母后的清誉。
儿臣深知此生已无可救赎,唯愿来世能再报父皇养育之恩。今以此信,告白天下,愿父皇圣体安康,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