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救命,反派又想杀我 > 第113章 不悔

第113章 不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盛是三朝老臣。

也见证了那个未有女子登基的落朝。

那时皇帝膝下几子都无大用,或死或痴呆,唯一能传承血脉的,就只有一公主。

世家于是纷纷想从别处过继,最好是黄口小儿,方便他们把持权力。

太上皇,也就是当时的公主,便是这时展露手段的。

她借口落朝动荡蛮夷必大举入侵,要求戒严皇城。

可偏偏禁卫军头领不知何时已投于她麾下,连当朝大将军最受宠的儿子也在早年被指婚给这位公主。

那日,反对这位公主当皇的大臣的血,淌遍了整个大殿。

公主坐在高位,像是杀遍整个大殿也在所不惜。

终于,有人怕了,问公主:“您今日说的,当您诞下龙儿,便扶他登基,可是实话?”

公主答:“自是实话。”

自此,落朝女子当皇,延续到了现在。

当年公主,也就是太上皇,因早年跟蛮夷开战多次身体受损,只孕育了陛下一个子嗣。

——陛下,亦为女子。

落九州当权后,较之她母皇更甚。

她烧掉女则女训女戒,要女子出门读书。

女子受以往思想觉着“抛头露面是罪”,她便烧掉一切帷帽帷纱,严令此后“唯有罪人才遮挡面容”。

那年,无数抗议的男子、“裹脚”的女子,走上大街。

落九州便下令凡煽动十余人往上者斩,从众者亦要吃十日牢饭挨大板。

无数堪称背弃祖宗的规定,在落九州严刑下推展下去。

顺不顺利两说,但总有流血之灾。

在两代女皇鲜血的堆积下,落朝的女子有除了嫁人之外的其他选择权。

她们可以读书、做官、从商;可以在街上觉着哪家公子好看,走上去交谈;可以三夫四郎,只要自己有能力。

李盛当时听到这政令几乎立刻去找了落九州,他说:“陛下,这如何使得?这怕是要天下大乱啊!”

落九州的话亦是清楚明晰的。

她像是不解:“可这些事情男子做得,凭何女子做不得?凭何女子一做便要天下大乱?”

李盛想答,但落九州的眼神落在他身上,像要透过他的皮囊刺进他灵魂深处,质问他:真的是因为会天下大乱吗?

李盛慌忙移开眼睛。

这时候落九州倒像是未经历过先前的事了,只见她笑笑,对李盛道:“岳父,私下这么唤您也亲切。您也好久未见李郎了,昨日李郎还跟我念过想家,您可要去见见?”

这个名姓唤醒了李盛的柔情。

李盛眉间的愁意竟真的缓了缓,最后,李盛躬身:“那就多谢陛下了。”

-

在初时,给宫里的陛下送儿子,还算是一条比较喜人的路。

太上皇刚登基,宫里单薄,势力大的,也就大将军的儿子,仅跟太上皇孕有一女。

大家生怕太上皇生下的第一位皇子,也是大将军的,所以就想着各种名头,往太上皇宫里塞人。

试图通过这举动,从未来皇位里,分一杯羹。

太上皇初时还表现出一副抗拒样子。

直至大臣们一个个送的儿子,终于不再是谁谁谁、平常连面都见不着的庶子,太上皇才半推半就地收下。

但就算这样,得宠也是难事。

太上皇还是照例跟那大将军的儿子蜜里调油。

一些大臣于是就琢磨着,是不是自己送进去的那个儿子表现不够好?

毕竟这刘家子,可是正儿八经地被刘大将军当继承人,培养了那么多年。

大臣们如此比较着比较着,送进宫里去的儿子,质量就又往上提了大步。

但奈何自家能成才的儿子就那么多。大家虽舍不得把最好的那个送进宫,但比较着比较着、送着送着,还是不免有很多有才华有感情的儿子入了宫。

这时候,便觉出太上皇厉害了。

这么多些孩子,竟真的大都最后对太上皇情根深种,还成了太上皇推行各种政策的助力。

皇位,如同悬在这些大臣面前的一张巨大的饼。

大臣们总觉得他家儿子虽有机会,但我家儿子也不差。

谁知妥协着妥协着,就等到了太上皇唯一的子嗣——落九州的及笄。

太上皇仍未诞下任何子嗣。连公主都再未有。

刘将军一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落九州新一轮的拥趸。

并且,落九州及笄那天,李盛最看重的儿子李绝,跪到了他面前,说:“父亲,孩儿心悦公主。”

李盛听到这话的时候都要气笑了。

他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什么时候跟当朝公主搅和在了一起。

但他的藤条没有打散儿子的遐思,倒是打来了当朝唯一的公主。

那位公主就那样直立立地站在自己儿子身前,替他挡下了一鞭,说:“李尚书,我心悦您家公子,想恳请您同意我们的婚事。”

那一瞬间,李盛心里闪过了很多想法。

或许是觉着自己可以像那当朝的大将军。

又或许是那落九州挨下一鞭后,跟自己儿子对视的眼神,实在令人动容。

在后来种种事件的加持下,李盛答应了。

落九州成了落朝历史上第二位女皇。这间接导致了李绝的死亡。

那日,李盛去见李绝。

他本来是很高兴的,自家孩子虽然跟陛下没有儿子,但好歹有了个公主,而且这公主,还是落朝现在唯一的公主——留着李家血脉、有可能登基的公主。

李盛高兴地问李绝:“孩子呢?抱过来给为父看看。”

谁知却听到李绝一句:“孩子……死了,陛下……亲手掐死的他……”

李绝像是也对这个事实接受无能。

有一下李盛扳着李绝下巴要他把话说明白,可直至他强迫孩子把头仰起来,李盛才发现,自己孩子在公主出生的短短一月内,脸颊迅速凹陷下去,一点神采活气不见。

李绝仰着头,一遍遍执着地问他:“父亲,为什么啊……”

那个曾经被一颗石头磕破脑袋见了血都藏着掩着、不肯哭,因为怕哭起来他责罚下人,怕他娘亲也跟着哭的小孩儿。

就这样在长大及冠后,对着从小虽对他严厉、却一直爱护他长大的父亲,哭了。

像是迟到了好些年。

哭得李盛心底都开始发寒。

为什么要杀掉他们的孩子?

仅仅是因为那是男孩儿?还是因为那是带有李家血脉的孩子?

曾经由李绝一遍遍问询他父亲得不到答案的话,现在倒被李盛捡起来问落九州:“老臣自认那些年虽谈不上鞠躬尽瘁,但也算谨守本分,陛下为何就不能放绝儿一命,非要拉他入局?”

从太上皇登基后的种种动作,李盛就看出了那位女皇所谋甚大。

他依然不赞同那位女皇的任何举措,但如果她政令真颁下去、他觐见没用,李盛也未背地搞鬼过。

就连那些相熟的朝臣问他:“你就不往咱那位陛下宫里送点人啊?”李盛也答的是:“我又未有年龄合适的子侄。再说了,陛下的后宫,陛下做主便是。”

尽管他心里想的可能是:送进宫就有用吗?不惧染血的陛下届时就真会乖乖禅位吗?

李盛从未将自己大逆不道的想法泄露分毫。

他只是照常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分内之事,坐等好戏开场。

然后他就等到了自己儿子的:“我同公主情谊甚笃。”“我信公主不是那样的人。”“公主不会负我。”

“我绝儿多惊才绝艳之辈,比起现在百姓盛赞的谢乘风也不遑多让!为你却自请入宫、翻墙爬院、我打断他双.腿亦不惧!”

“甚至连最后知道你杀了他儿对你亦下不了手,只肯让心腹找药自己寻死!还让我勿要牵怪于你!”

“我就问!”李盛像是气急,“落九州!你如何对得起我儿?!”

那一声声质问,还有那好久未曾有人在她面前提起的名字,让落九州怔在原地。

人人都道当朝陛下对那李家公子用情至深,在打赢蛮夷、得胜归朝、得知李家公子的死讯后,竟当场呕血。

可只有落九州知道,情是真的。

利用,更是真的。

母皇打小告诉她:“未来你会继承朕的皇位。”

然后抱着她走到象征九五之尊的皇位面前,问她:“你想要坐吗?”

落九州当然想要。

她的名字、她的欲望、她的愿景,皆来源于此。

九州九州。

这天下是她的,她的身影早晚要踏遍九州!

这天下没有一处是她不能去的,也没有一处是这天下女子不能去的!

落九州出生时女子处境远不如现在。

母亲因为是当朝公主身份尊贵、且惯会在祖父面前讨乖卖巧,尚得到几分自由。

可母亲带着她溜出宫时,街上是看不见世家小姐的。

母亲幼年时,是必须读什么狗屁女则女训女戒的。

女子见外男,是要浸猪笼的。

女子不幸遇到早死的丈夫,是要守活寡、挣贞节牌坊的。

女子大笑是不雅的、走路是要缓步的、饭菜是不能多用的……

女子女子……落九州都不知道为什么劳什子女子是要有这么多要遵守的?

男子不能多吃饭因为要身形苗条才能被妻子喜欢?男子不能多读书因为男子无才才是德才能考状元?男子生病不能看郎中因为被见到相貌便是没了清白便活该被打死?

为什么这天下处处是规训女子的事?就没规训男子的?

落九州有太多不理解、也不想去理解的事。

所幸,母亲让她看到了另一种活法。

落九州打小便去练武因为讨厌没有力量,落九州打小便读很多书因为治国需要脑袋。

她幼年时没休憩过一天,满脑子所思所想全是怎么才能接过母亲的权力,让其他跟她一样的女子也拥有跟男子一样的权力。

李尚书是个还可以用的尚书,但他一直没有亲族入宫。

刘将军的儿子是我父亲,现在支持我登基或许没问题,但我的女儿要不要继续迎他下下代入宫。

朝上还有一些朝臣没有把柄,能不能以后强硬地挑选他们的后代子嗣入宫?

于是,在种种思虑下,在李尚书势力慢慢壮大下,落九州找上了李绝。

落九州当然是特别的,特别得能在一次次“偶然碰面”下,让李绝非她不娶。

一切都在按落九州的计划稳步推行。

可偏偏,她生了个儿子——一个能让她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的男孩。

那日,她的贴身侍女她的心腹问她:“陛下,要不然奴婢把这孩子送到宫外,交由其他人抚养?”

落九州没说话,她只是看着那个自己费劲心力生下的孩子。

然后,命人把他抱到她身前来。

孩子哭得很凶。

落九州却伸手掐住他柔软的脖颈:“不用。”

落九州的声音很冷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所以——

“朕确实愧对李绝。”落九州看着面前的李盛。

她扬了下手,暗处的箭矢便已对准了李盛的眉心。

不知为何,这一下,落九州竟从李盛的眉眼中,看到了年轻时候的李绝。

李绝对她亦步亦趋:“我真的不能进去陪你吗?我听说女子生产都是要往鬼门关前走一遭的!你可别拿‘污秽之地’的话诓我,这话说出来你自己都不信。”

可不过闭闭眼,什么都消失。

落九州就继续直视着面前的李盛:“但是,朕不悔。”

甚至由衷地庆幸自己做了这个决定,落朝只有落朝大皇女落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