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总裁死后托梦告白 > 第35章 自戕

第35章 自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视野愈发模糊,陷入黑暗,宁聿在古宅的房间缓缓睁开眼睛。注视上方阳光普照的屋梁,终于确认这不再是梦境。

这一晚信息量大得惊人。

他揉按太阳穴,缓了会儿才起身穿衣裳。

出门看见横在堂屋的棺材,宁聿顿了下,上前手轻轻搭在棺材顶,四周挂满的祈福绳结在阳光里随风轻晃。

“怎么样?”

凌亚芸拉着灵婆急匆匆进门。

宁聿转眸望向他们,神色严肃:“凌董,您知道凌序小时候是被亲生父母抛弃在这里的?”

没想到他开口是这件事,凌亚芸神色异常,显然清楚事情的真相。

宁聿有些生气:“那么小的孩子,那是杀人。”

凌亚芸无力叹了口气:“当初警察调查过,确认他们那晚为了躲避监控专走小路,遇上泥石流,已经埋在群山之间无法追责了。”

不过,这种死法也算恶有恶报。

宁聿抿唇:“当初那些领养家庭里死去的女婴,又是怎么回事?”

听见这件事,凌亚芸脸色忽然极度难看,开始深呼吸,甚至需要坐到旁边的椅子上才能稳住身形。

宁聿拧眉,就在他心中质疑起山村、死婴以及凌亚芸之间的关系时,一旁的灵婆叹气,为其解答疑惑。

“我们这边重男轻女很严重,以前穷山恶水,法制无法时刻规范到位,家里生下女婴不想要,掐死埋掉是常有的事,没人会说什么。尤其是墩子埠村,恨不得一个女孩也不留,以至于如今婴灵盘踞十分棘手,同行里除了爱多管闲事的老道士,谁遇见了都绕道走。”

灵婆摇摇头道:“要不是因为她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女子,此次单纯只为儿子处理事情,这个活儿我也不愿意掺和。”

宁聿看向椅子上深呼吸的凌亚芸。

凌亚芸颔首确认了他心中所想,嘲讽地笑道:“一步一杀机,我至今也难以想象自己在那里是如何活下来,还能考上大学离开的。”

其中的困难与苦难可以想象。

宁聿为刚刚的猜疑而道歉:“对不起。”

凌亚芸摆手,逐渐平复心情:“说说我儿子的情况吧。你知道了这么多事情,昨晚他去找你了吧?”

宁聿点头:“就像之前一样入梦。”

灵婆询问:“与以前有没有什么不同?态度上,内容上,任何方面的不同之处都算。”

态度还是那样,至于内容……

宁聿耳朵唰地红透:“是有点儿不一样。”

灵婆追问:“哪里不同?”

“内容。”

“以前的梦里都是什么?”

宁聿脑袋顶开始冒烟,舌头打结发不出声音。旁边的凌亚芸了然,委婉地帮他解释:“那个,凌序暗恋他十几年。”

灵婆顿了顿露出了然神色,揶揄笑了几声问:“那昨晚哪里不同?”

梦里那点儿事终于还是败露到人前,宁聿有些生无可恋:“昨晚都是一些过去真实经历的回溯。有一部分我知道,另一部分是他……”

“不对。”

他忽然反应过来:“应该说,全部都是属于凌序的经历。”

由于之前凌序的痴情表现与百条流氓愿望清单,宁聿一直认为,那些回顾的记忆都是他在提醒自己曾经从未注意过的细节,是“我喜欢你你听见了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梦中前半段记忆属于他。

后半段属于凌序。

现在重新思考,或许那些全部都是属于凌序的记忆碎片。

正因如此,他的存在才会在每个场景中都如此强烈而清晰,宁聿仅依靠直觉便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对方。

听完他的话,灵婆一拍大腿哎呦道:“不好!”

凌亚芸焦急:“怎么了?”

灵婆叹气:“他这是要消念,对鬼魂来说等同于自杀。”

听见这话,宁聿原地僵住。

他喉咙上下滚动,迟钝地问:“之前有位朋友请大师帮我看过,对方说只要我给予凌序回应,就能让他拥有更凝实的身体,不受任何限制地待在我身边。之前的相处也的确帮到他……”

“婆婆,只要我跟凌序待在一起,不断给予他回应,是不是就能阻止他?”宁聿期待地看向对方。

然而,结果令他失望。

灵婆摇摇头:“之前他是为了加深与你的羁绊,实现相对于你的绝对存在。这次,你不觉得更像在消解自己的存在与执念吗?”

人生的倒带,执念释怀。

当执念之鬼失去偏执,他的存在便也失去了理由。

宁聿脑中浮现梦境的最后一段。

孩童坐在石阶上听见青年未来相见的承诺,再次提出请求:“那这一次,你会陪我等到妈妈来接我吗?”

宁聿在梦中爽快答应。

青年陪着被抛弃的小孩在古宅前静坐。

暴雨倾盆,雷声轰鸣,不远处的泥土向山下坍塌。青年一直陪同被抛弃的小孩,在古宅前静坐。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迎来晴空。

一群村民自山下出现,经过一阵惊讶与讨论后,年迈的老村长上前将小凌序从地上抱起来。

记忆向前加速奔跑,宁聿应承诺跟随小凌序换了一个又一个新妈妈,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怨念深重的鬼婴。

终于在某次小孩被丢弃在村前坟堆顶的那个夜晚,手电筒闪烁靠近,年轻的凌亚芸出现,弯下腰用方言轻声问:“你是哪家的娃娃,这么晚怎么不回家坐在这里呀?”

妈妈等到了。

宁聿的视野蓦然黑暗,耳边传来男人释然般的轻笑。

……

原来那声笑是这个意思。

宁聿站在棺材旁,心中涌动出莫大的自责与愧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