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当美强惨受确诊绝症以后 > 第23章 喵喵喵

第23章 喵喵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张桂琴,女,五十八岁,

林岭民间老年艺术团的主心骨,退休以后,和老伴学习唱本地戏剧,在这座小城市唱出了响当当的名气。

同时,她也是一名癌症患者。

不过,张桂琴此人除了比同龄人稍微瘦一点以外,在外表上并没有太多特殊地方。

甚至从她的精气神上完全看不出来,这位烫着小卷儿,头发染成棕黄色的“时尚弄潮儿”,居然还患癌。

“诶哟,多亏你们替我打发了。”

“这些人可难缠得很,我早不愿意拍了,人家非不干,一定要拍。”

她一边抱怨,一边带着陈觅一行人,穿过七拐八拐的走廊。

推开屋子门,赫然是一副新天地。

屋子里面,简陋的红色条幅在墙顶一糊,上书几个大字:

“热烈庆祝林岭艺术团第五次公益巡演圆满成功!”

条幅正下方,略高的台子上,一男一女穿着最最普通日常的冬季衣服。

虽然设备简陋,戏服也没有,可表演的热情却分毫不减。

陈觅凝神,仔细听来,是在唱包公:

“古来呀清官顶数包公,执法如山不徇私情;赤胆忠心为民众,除强盗铲不平;多少冤案理的清…”(1)

他们一行人静静地站在屋子的后门,等待落幕的时刻。

一出戏唱完,现场掌声雷动。

观众都是街坊邻居,人数不算多,但真心实意的笑容和用力到手心发红的鼓掌远远胜过了一切溢美之词。

张桂琴站在角落,旁边就是灯的开关。

她啪地一声,伸手把屋顶大灯给打开了。

屋里一下子亮堂起来,演员早已各自下台。她穿过挨挨挤挤地坐在各自小板凳上的“观众”,抖开手上的的小笔记本,拍了拍话筒,发出“砰砰”的回音:

“喂,喂,我来讲一下之后的安排啊。”

台下的这些“观众”,不仅仅全是观众,里面不乏艺术团的工作人员。

“下周,咱们要去隔壁县表演,给三院的老哥哥老姐姐们募捐,顺带慰问一下子那边的兄弟姐妹们。”

她扬了扬下巴。

“老三,老林,你俩好好准备,咱们艺术团的面子,主要就是靠你俩了啊。”

底下应声的是一个微胖的大爷,乐呵呵地冲台上点点头。

“其次,谈谈咱们这段时间排练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张桂琴眯着眼睛,看着自己本子上的字,颇有两分吃力的味道。

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显出她的年纪来。

不然平日里任谁来看,都不觉得她像一个接近六十的病人。

底下突然有人发言:“对了,我看楼底下那帮拍片的,那群人,这几天带着东西都跑了?”

“可不是么。”一个瘦高个马上接过话头来,“我今天早上去看给他们用的那个屋子,全走空了。”

“肯定是老张你太难搞了,前几天骂的整个院子都听见了,人家可不得跑么。”

此话一出,底下笑声一片,顿时七嘴八舌起来,说什么的都有。

不问还好,提起这个来,张桂琴满肚子的火。

“就那种坑蒙拐骗的东西,谁稀罕拍似的。”

“不拍了!按我说,清清白白做事才是根本道理,哪有这么造假的。”

“好!”不知道谁开了头,又是一片鼓掌声。

“还是我们张团长说得好,省得坏了我们艺术团的名声。”

“就是!这里里外外谁不知道咱们,等这什么纪什么的片播出来,发现咱们说谎,我这老脸要往哪里搁?”

“纪录片。”一旁的人补充道。

“哦对对对,纪录片。”出声的人摸了摸自己短短的头发,憨厚一笑。

张桂琴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没什么反对意见,脸上表情也好看了许多。

“好了,那大家都没意见,咱们就散会。”

“解散!”

**

柳如棋能撤的这么痛快,一方面是托陈觅的福,另一方面确实是张桂琴太难搞。

这个北方女人,是一根绝顶难啃的骨头。

骂得他脸都挂不住了,陈觅给了个台阶下,柳如棋立马就溜走。

笑话了,又不是只有这一家的故事好拍,他们纪录片的预备素材多了,难道只指望你一个吗?

张桂琴也觉得舒服了。

一开始,这个摄影团队只是打着电视台的名号来采访,而他们艺术团确实也需要名声和钱——

表面上,他们是一个民间自发组织的地方艺术戏团。

但实际上,这个艺术团不仅仅为各省市的绝症患者提供慰问服务和公益募捐,同时,她们的成员也大部分都是癌症患者。

除了微薄的退休金收入以外,艺术团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

张桂琴本来以为,这次的拍摄也是照常。

她们艺术团在本地可太有名了,来过好几波新闻记者。

东西也就是普普通通到有些无聊的一问一答,不过虽然播出的寥寥无几,但也为他们争取到了一点点聊胜于无的收入。

“搞这个东西呢,我就是觉得,人不能天天在病房里垂头丧气的。”

这是陈觅第三次来探望张桂琴。

她今天有治疗任务,正穿着病号服盘腿坐在床上。

“反正我不喜欢这样子,那太没劲儿了,都不能算是活着。”

“你说咱们能活的就这么些天,乐呵儿的也是一天,愁眉苦脸的也是一天,还不如高高兴兴地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儿,有意义的事儿。”

陈觅及其专注地听她说话,坐到轮椅上,还在帮她分开黏在一起的台词本内页。

张桂琴过两天有演出,正在勤勤恳恳地做最后的复习。

人年纪上来了,记忆里就远不如年轻的时候。

可一个合格的戏曲演员,必须要对台词滚瓜烂熟,因而她下了比旁人多一百倍的功夫,用来记住这些短短的词句。

严豫川则一如既往地站在陈觅身后。

陈觅算不上爱出门,却三番五次地来探望这个非亲非故的人。

他知道,看见张桂琴,陈觅就总是能想起爸爸来。

和张桂琴得了一模一样病症的,早早撒手人寰,把陈觅一个人留在世上的。

陈觅的父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