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月晨物语:病骄少女之重生守护 > 第1章 书香门第,命运初章

第1章 书香门第,命运初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入书房,光线在木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书桌上,一本深棕色牛皮封面的日记本静静地躺着,封面边角微微泛旧,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日记本旁压着一封信,信封上的字迹优雅:“给我最敬爱的林医生——雨萱。”

信封的纸面已经泛黄,仿佛在无声地守护着某段被时光掩埋的记忆。

一个七岁的小女孩踮起脚尖站在书桌旁。

她的身形纤细瘦小,柔顺的黑发披散在肩膀上,发梢微微卷曲。

那张小脸白皙细腻,如精雕细琢的瓷娃娃,黑亮的眼眸清澈如水,却流露出一丝与年纪不相符的沉稳。

她穿着一条淡粉色的丝绒连衣裙,裙摆缀着一圈细小的蕾丝边,裙子的领口绣着精致的花纹,袖口处还有一圈轻盈的绒毛装饰。

整个人看上去优雅中带着天真,一如她的出身所传递的矜贵。

小女孩的小手扶着书桌的边缘,指尖在桌面轻轻摩挲,像是在鼓励自己。

她的目光牢牢锁定在日记本上,眼神中透着好奇和一丝怯懦。

她慢慢伸出手,动作轻缓而小心,仿佛怕惊扰了这片沉静的空间。

指尖触碰到日记本时,她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积蓄勇气。

然后,她用两只小手将日记本抱在怀里,转身走向书桌前的红木椅子。

椅子宽大厚重,对她来说显得笨拙而高大。

她拉住椅子的扶手,小腿一蹬,费力地爬上了椅子,终于坐稳在柔软的椅垫上。

她轻轻调整坐姿,双脚悬在空中,轻轻晃了两下,随即安静下来。

她将日记本放在桌面上,双手小心翼翼地打开封面。

阳光洒在纸页上,那一行娟秀而坚定的字迹映入她的眼帘:

“林渊,若有一天,我不在了,请记得,不管发生什么,爱是我们彼此之间的纽带,它会一直守护着你和孩子。”

小女孩的小手停留在“守护”二字上,指尖在字迹上来回摩挲。

她小声念着:“守护……守护……”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她微微皱起眉头,像是在努力回想。

“老师昨天教过……守护,是保护的意思吗?”

她喃喃地自言自语,语气里透着些许天真,又夹杂着疑惑。

她抬起头,目光落在墙上的全家福照片上。

照片镶嵌在一框雕花的金边相框里,在晨光中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丝温馨与庄重。

这张照片拍摄于一个春日的午后,那时紫藤花正开得繁盛,淡紫色的花影点缀在背景里,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花香笼罩。

照片中,林渊温润如玉,身穿浅色针织衫,微笑着站在画面中央。

他的眉眼俊朗,五官如雕刻般分明,眼神中透着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

他的双手轻轻搭在旁边女人的肩膀上,那姿态看似随意,却散发出无可忽视的保护意味。

站在他身旁的女人身穿一件淡蓝色的长裙,腰间束着一条白色丝带,柔美而高雅。

她的长发松松地盘在脑后,几缕碎发垂落在耳侧,随风轻拂,为她的面容添了几分妩媚的柔情。

她低垂着眉眼,温柔地看向怀里的孩子,唇边漾着浅浅的笑意,仿佛整个世界都因为这孩子的存在而鲜活明亮。

女人怀中抱着一个两岁的孩子。

小女孩穿着一件白色棉布连衣裙,柔软的短发贴着额头,脸上挂着灿烂无邪的笑容,露出几颗洁白的小乳牙。

她的胖乎乎的小手紧紧攥着母亲的衣领,似乎害怕稍稍松开就会失去这份依靠。

另一只手抬起,挥舞着一片花瓣,天真烂漫得如同这个季节的花朵。

一家三口站在一起,姿态自然而亲密,画面中流淌着难以言说的温情。

父亲的手像是一道屏障,母亲的怀抱是最柔软的港湾,而孩子无忧无虑的笑容则是这一切幸福的核心。

那一刻的幸福,定格在照片中,静静挂在墙上。

如今,那温馨而幸福的画面对女孩来说,是遥远的梦境——那种她无法触碰、只能遥望的存在。

小女孩呆呆地望着这张照片,眼神里有着说不清的情绪,嘴唇翕动:“如果……有一天月儿生病了,像妈妈那样,爸爸会回来看月儿吗?”

“爸爸,您在哪里?” 她轻轻开口,声音里透着小心翼翼的试探,仿佛害怕得不到回应。

她的眼神依然紧紧锁住照片中的男人,语气里带着无助的渴望:“月儿好想您……您什么时候回来?”

她咬了咬唇,努力不让眼泪流下来。

她的眼睛渐渐泛红,小小的胸膛微微起伏,像是在拼命压抑着情绪。

她的声音变得更低:“爸爸,月儿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会拿到全科满分。到那时候,您会不会开心?您会不会回家?会不会夸月儿?”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

她慢慢地低下头,将鼻尖轻轻靠近日记本的纸页,仿佛试图从中找到一丝母亲的气息。

翻动的纸页间,一片干枯的紫藤花瓣悄然滑落,轻飘飘地落在桌面上。

小女孩怔了一下,伸出小手捡起那片花瓣,将它放在掌心,指尖小心地触碰着。

她的目光渐渐变得柔和,却又透着无法言喻的深沉。

那是超出她年龄的沉思,夹杂着几分孤独和依赖。

她把花瓣捧在手心,像是捧着某种唯一能抓住的温暖。

她低声对自己说:“月儿会守护好妈妈的东西,也会守护好家……等爸爸回来。”

窗外传来一声鸟鸣,清脆而悠远。

晨光洒在她瘦小的身影上,将书房映照得如梦似幻。

她的背影显得那样渺小,却又倔强得让人心疼。

林家,自清末以来,便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敏锐的商业眼光闻名,被世人誉为“书香富商世家”。

百年风雨中,这个家族始终坚守“家风传承,文商并重”的理念。

一方面,他们培养出一代代文人学者,延续书香门第的荣耀;另一方面,他们在商业领域开疆拓土,将家族事业从传统工艺扩展至现代金融与高科技领域,奠定了显赫的社会地位。

林家的根基,不仅在于财富,更在于传承——一种深植于每一代子孙心中的精神力量。

他们以“琴棋书画修身,商道用世”为家训,不仅要求子孙熟读古今经典,掌握艺术修养,更要具备敏锐的商业头脑和担当家族重任的品格。

从幼年起,每一位林家子弟便要在严格的传统与现代教育中磨砺自己,为延续林家的辉煌而准备。

这一切的中心,是林老太爷林世霖。

作为林家的掌舵者,他的智慧与果断带领家族在动荡的时代中崛起。

他常说:“一个家族的长久兴盛,不仅在于财富的积累,更在于文化与品德的传承。”

在他眼中,家族的根基是文化,家族的未来是责任。他将这一理念深深植入家族的每一个人心中,为林家的每一代铺就坚实的道路。

林世霖对长孙林渊尤为器重。

这个从小聪颖沉稳的男孙,曾一度追随自己的医学梦想,却最终选择在家族需要之际放下理想,扛起家族重担。

林渊用医学学习中培养的严谨与逻辑思维,将这些理念融入家族商业的管理中,不仅为林家的商业版图注入了新理念,还成为家族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林家大宅,坐落在一片松柏环绕的山脚下,占地广阔,依山而建,风水绝佳。

远远望去,宅邸隐匿在苍翠松林之间,仿佛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低调而大气。

整座宅邸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建筑风格,青砖灰瓦飞檐翘角,与中式庭院的古雅韵味完美结合。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是林家百年来积淀的传承与荣耀。

主宅是大宅的核心,正门上悬挂着写有“德厚流光”的匾额,象征着家族的厚重与荣耀。

庭院中央,青石板路两旁松柏挺拔,四季常青,幽静中透着大气。

主宅正中居住着林老太爷林世霖与林老夫人,与他们同住的还有长子林正国夫妇与小儿子林源。

林正国沉稳干练,全面负责家族生意;林源性格洒脱,虽未成家,却以自己的方式默默承担家族事务。

林渊是林正国的长子,已成家并搬出主宅。

偏宅则是林渊一家的居所。

偏宅,坐落在林家主宅的西南,被一片幽静的松林隔开。

这里不像主宅那样庄严肃穆,反而多了一份生活的烟火气与自然的温柔。

对于林渊和他的妻子端木雨萱来说,这里不仅是家,也是他们用心打造的心灵归处。

花草低语,阳光洒满庭院,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彼此的珍惜。

每到春天,庭院中的紫藤花攀满廊柱,淡紫色的花串垂挂下来,风拂过,花香弥漫,沁人心脾。

院中央那棵樱花树是雨萱亲自种下的,她总说:“它会一直开花,见证我们的日子。”

春日里,樱花如云似锦,落英缤纷,连小池塘的水面也会映出一片嫣红。

雨萱喜欢在池塘旁的石桌边泡茶、作画,而林渊常常拿着书,坐在她身旁,一边翻阅,一边陪着她,感受岁月静好。

走进屋内,房间的设计简洁雅致。整体以白墙红木为基调,传统风格的家具配以柔软的布艺点缀,显得温暖而舒适。

雨萱亲手绘制的画作装点着偏宅的每个角落,大厅正中挂着一幅:繁茂的紫藤花下,两只雀鸟依偎,画风细腻,色彩柔和,仿佛能闻到花香。

她总说:“家就是要多点柔软的东西,能让人心安。”

书房是偏宅的核心,也是这对夫妻最常待的地方。

推开雕花木门,一阵淡淡的书香扑面而来。

整齐的红木书桌上,砚台、毛笔与几本古籍摆放得井然有序,阳光透过窗棂洒下,为这间书房增添了几分宁静的美感。

书桌对面是一整面墙的书架,藏书琳琅满目,分门别类地排列着。

书架右侧摆满了中医经典与现代医学名著,泛黄的《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被小心翼翼地摆放在一角,似乎在诉说着医学传统的深厚与珍贵。

而它们旁边的现代医学书籍则更加引人注目:《现代药理学》《病理学原理》《人体解剖学图鉴》《临床病理学诊断手册》等,书脊上微微卷起的边角显示出它们被频繁翻阅的痕迹。

左侧的书架,是雨萱的文学与艺术藏书,从《红楼梦》《浮生六记》到《绘画技法大全》,她的素描本和手抄诗稿也静静地躺在书架的一角。

书房内的每一本书,仿佛是两人生命交汇的缩影:一侧是林渊对医学与生命的探索,另一侧是雨萱对生活与艺术的热爱。

这种和谐与融洽,让偏宅成了林家最温暖的地方。

阳光洒入,将一家三口的照片笼罩在金色的光辉中。

照片中的人眉眼含笑,目光交汇,似乎在诉说着某种不言而喻的温情。

然而,这样一幅看似完美无缺的画面,却成了命运的谶语。

没有人会预料到,这个曾经象征着温暖与幸福的偏宅,会成为一个幼小心灵无法释怀的伤痛。

在这个七岁的女孩记忆中,这偏宅曾经是她心中最温暖的家。

庭院里的紫藤花开得恣意,淡紫色的花影映在母亲温柔的面庞上。

母亲总是坐在廊下,手执画笔,低头描绘着她最喜欢的场景,有时会抬起眼看她,目光温柔得仿佛能融化人心。

父亲则坐在一旁,翻阅着书,或是低声给她讲故事。

那些故事她从未听懂,但父亲的声音低沉而笃定,总让她觉得安心。

那是她所有美好的归宿,带着花香、笑声,还有一家三口的天伦之乐。

如今,庭院中的紫藤花依旧年年盛开,花串垂挂廊下,依然美丽如初,却缺了一份熟悉的温度。

母亲不再坐在廊下作画,也没有人用低沉的嗓音在她耳边讲故事。

书房里,医书依然整齐地排列着,阳光洒在书桌上,一切安静得仿佛时光从未流动,却又好像失去了某种温度。

七岁的她还不明白,为什么家会变得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