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看书 > 玉带歌 >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此次回京,除了与西戎交涉,判断朝局让即将征战的我有无后顾之忧,最重要的还是有关萧慈的安排。

她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皇太女。

脱离了政治联姻和束之高阁,琴棋书画只不过是满足闲时风雅的陪衬,女德女训仅仅作为从她口中说出来的所有话里的尾音,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当然不能止步于此。

她会受到帝王德行和治国理政的教导,学会做一个帝王,就像她的太子父亲一样。

秋去冬来,我无数次看着萧慈穿着她父亲幼时的衣裳改制过的宫衣,坐在我的书案下方,聚精会神地诵读先朝帝王所撰写的政要,童稚的嗓音在太极殿中回荡,显得有些空灵。

其中偶尔几次也会恍惚,仿佛我的魂魄飘摇回了孩童的身躯,看着作为储君的兄长,在我前方正襟危坐地读着圣贤书。

但也仅仅是一瞬间而已。

用生人来缅怀逝去的人,终究是镜花水月而已。

北凉与西戎的边境并不安分。

甚至于,事情比我想的要严重,边境的摩擦已经无法被遮盖,双方处在战火涌动的边缘,驻守边境的将士已经几次传信,就等着我一声令下。

这并不是个好的开头。

曾经的我确实很想倾尽全力,征战四方,致使自己功绩显赫,可是真的站在了这个位置上,愈发觉得,和平比征战要宝贵的多。

这东西,是不能随便发动的,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决不能对站在对立面的那个存在有丝毫的仁慈——不论如何,我需要对治下的子民负责。

否则多少人都会因为草率的抉择而被无辜地拖下阿鼻地狱,到了那时候,才是真正的罪孽加身。

终于,在确定了出征的日子后,我才把萧慈叫到太极殿,嘱咐她我离开后的诸多事宜。

萧慈问朝中哪个大臣可以托付。

我却把这问题又抛给了她。

看她犹豫的样子,我直接干脆说道:“世家百年荣光,出过多少畜生不如的纨绔子弟,又出过多少治世之才,史书的记录难道还不够醒目?因威严而生信服,因信服而生尊贵,若是无德无能,空有出身又怎样。”

萧慈她比同龄人更为聪明,理解这些话对于她来说,只需要时间。

她问我:“那谢大人呢?”

“她不一样。”我语气笃定。

忽然转换了神态,反倒让她有些疑惑了。我便补了一句:“世家更多的是安抚和平衡,但是人才无关家世,既然任人用贤,就不要被表相迷惑,总之,你只管信谢大人就好。”

萧慈上前拉住我的衣角,摇摇头,表示自己不是想问这个。

“那你想说什么?”

她道:“还会有姨母这样的臣子吗?”

“没有。”

我比上一次还笃定。

“说我什么呢,让我也听听。”谢灵仙端着点心进来,瞧着我和萧慈兀自沉思又同出一辙的样子,忍俊不禁。

我贴住她,瞄了眼盘子上的点心,都是萧慈喜欢吃的,我还没发作,谢灵仙已经预料到我想说什么,“陛下,您的那份还多,正在做呢。”

“这还差不多。”

谢灵仙摸了摸萧慈的脸蛋,拿起一块点心就要喂她,我眼疾手快接过来吃进嘴里,再把盘子接过来,塞到她手里,让她自己去吃。

萧慈站在殿中央,有些手足无措。

我这才咳了声,拿着谢灵仙端好的茶,润润喉咙,又道:“婵婴,我不在的这段时间,要好好听谢相的安排,记住,你已经不是皇女了,你会被所有人的目光盯紧,有多少人仰望着你,就有多少人想要诋毁你,但是你必须做到,用自己的方式令人不敢冒犯你。”

萧慈抿着嘴,小脸严肃地绷着,但是她还捧着一盘新鲜出炉的甜点,让人瞧了觉得好玩。

她仰头看着我,似乎还想问我什么,但最后却说:“陛下,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守好长安的。”

我这才有零星几点笑意。

好容易把萧慈打发走,我和谢灵仙才能说说体己话,但更多时候,我们只是相顾无言,谢灵仙不是个情绪外露的人,这样表现出似有若无的眷恋,已经是她颇为伤怀的时刻了。

我已经快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

考虑的也更多了,但在面对谢灵仙的时候,我们依然是十几岁的心情。

我调侃她:“知道有人说你什么吗,帝女次母,虚凰伪凤,如今你成了摄政宰相,不知道多少人心里妒恨呢。”

原本帝女只是沿用了公主的用意,现在渐渐成了皇太女的代称,和太子并称,时间久了以后,就连禁宫里的宫人有时也称呼萧慈为帝女慈,或是帝女婵婴。

谢灵仙反问我:“陛下心疼了?”

这下我还真说不出来半个字了。

谢灵仙起身,越过小案,窝在我怀中,太极殿外的桃花开的正好,暖风吹动帘帷,有几朵花片落在了我们交叠的衣袍上。

北凉是个疆土辽阔的国度。

即便地方和边境多有战乱,可是依旧强盛。

如此国家的帝王若是不能给人以威严,给人以庄重,又谈何让自己的子民信任这是可以护佑众生的那个天子呢。

数十年前北凉和西戎也曾有过和谐共处的一段时日,可现在已经结束了,就在景宁三年的春天。

我们萧氏,虽然称不上长生长寿,但也算不得短命,用美丽一点的字眼来说,就是像划过天际的流星,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史书上留下璀璨的一笔,但又很快消弭于天际。

萧文珠的母亲二十八才有了这个独生女,四十二岁生了大病,撒手人寰,将位子世袭了下去。

萧文珠得了她的封号后就请旨去这大好河山里四处游历,结识了不少有识之士看到过不少民间疾苦,心智也成熟不少,胸中也生出了大志向,可皇帝正是忌惮萧歧这藩王,心头满是疑虑忌讳。

她也借口无心政事在江湖中韬光养晦多年,于是乎在刺探情报和伪装身份上,萧文珠有她自己的一套办法。

昭阳善武善战,她麾下有支娘子军便能利用女子善于伪装易容,小巧灵敏使其放松警惕遮蔽视线,几次大捷下来还有哪个武臣不服,有几个通文墨的臣子还想扯嘴皮,被昭阳拿拳头教训了一顿也就闭上了嘴巴,所以说因材施教才是正道。

你以为男人不知道各种利弊,以为他们是不开窍的朽木,实际上大错特错,他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只是不够聪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