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荫道的那次尴尬之后,林依感觉自己和沈延之间的氛围变得有些微妙。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偷偷看他,也尽量减少和他的交流。每次和他说话,她都会想起那天自己差点说出口的表白,以及他那句“我得去看看苏晓雅”,脸上就忍不住发烫,心里也像被什么东西堵着一样,闷闷的。
沈延似乎并没有察觉到她的变化,依旧是那副冷淡疏离的样子,上课、做题、偶尔帮她解答一下问题,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仿佛那天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但林依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她把那个粉色的信封从书包里拿出来,藏在了日记本的最后一页,用胶带粘得严严实实。她告诉自己,就这样吧,就让这份喜欢,永远封存在这个信封里,封存在这本日记里,不要再去想了。
为了让自己彻底放下,林依开始刻意地“骗”自己。
她会在看到沈延时,在心里对自己说:“林依,你看,他又在看苏晓雅了,他们果然是一对,你就别再自作多情了。”
她会在沈延帮她讲题时,故意表现得很冷淡,心里却对自己说:“他只是出于同桌的义务,别想太多,他对谁都这样。”
她甚至会在日记里写下:“今天看到沈延和苏晓雅一起走了,他们看起来很般配。真好,我终于可以放下了。”
可是,骗得了别人,骗得了日记,却骗不了自己的心。
每当夜深人静,她翻开日记本,看到最后那页被胶带封着的粉色信封时,心里的那份喜欢,就会像潮水一样,汹涌而来,将她淹没。她还是会想起他第一次对她笑的样子(虽然只是很淡的一个微笑),想起他帮她指错题时专注的眼神,想起那次数学课上,他们短暂的对视……
那些美好的瞬间,就像烙印一样,刻在她的脑海里,怎么也抹不去。
乔语看着她强装平静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依依,你别这样,”一次自习课,乔语偷偷给她传纸条,“喜欢就是喜欢,放不下就放不下,干嘛要骗自己呢?”
林依看着纸条上的字,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她拿起笔,在纸条上写道:“不骗自己,又能怎么样呢?他喜欢的是苏晓雅,我算什么呢?”
“你怎么知道他喜欢苏晓雅?那都是别人传的!”乔语又传回来,“而且,就算他现在喜欢苏晓雅,也不代表你就一定要放下啊。喜欢一个人,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要因为他有没有回应,就强迫自己放下呢?”
林依看着纸条,沉默了。乔语说的话,她何尝不懂。可是,那种明知道没有结果,还要苦苦坚持的喜欢,太累了。
她想起那天在林荫道,沈延转身离开的背影,那么决绝,那么毫不犹豫。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和他之间,是不可能的。
“我累了,乔语,”她在纸条上写下这几个字,字迹有些模糊,“我想……就这样吧,骗自己也好,真的放下也好,至少,不会再这么难过了。”
乔语看着纸条,叹了口气,没有再回。她知道,林依是真的受伤了。
从那以后,林依真的开始努力“放下”。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每天埋头刷题,让自己忙得没有时间去想沈延。她不再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不再偷偷看他,甚至在他和苏晓雅一起出现在她视线里时,她都会刻意地转过头,假装没看见。
她告诉自己,沈延只是她的同桌,一个普通的同学,仅此而已。
她在日记里写:“11月10日,星期三。今天模拟考成绩出来了,我进步了几名。沈延还是第一名。很好,这样很好,我们本来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11月15日,星期一。看到沈延给苏晓雅送了生日礼物,是一个很漂亮的音乐盒。他们站在一起,真的很般配。我没有难过,一点都没有。”
“11月20日,星期六。周末在家刷题,很累,但很充实。没有想他,一点都没有。这样的生活,真好。”
她一遍遍地在日记里“骗”自己,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扼杀心底那份顽固的喜欢。
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每次写下“没有想他”、“一点都没有难过”的时候,心里是怎样的翻江倒海。
那份喜欢,就像埋在心底的种子,即使表面上被她强行压下,根系却早已在泥土里深深扎下,只要有一丝阳光雨露,就会重新破土而出。
她以为自己可以永远放下,却不知道,有些喜欢,一旦开始,就很难真正结束。它只是被暂时藏了起来,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重新席卷而来。
而林依,还在固执地骗着自己,以为这样,就能和过去的心动,彻底告别。